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教育家,一位是孔子,一位是陶行知。毛泽东称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说他是“一位毫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江泽民同志也称他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体系的内涵。他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我之学校观》、《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创造是中国教育之完成》等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作。他从1927年起先后发动四个教育运动——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教育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民主教育运动。这些运动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孔子与陶行知德育思想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作为“新中国教育之父”,他们在教育史上,都是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人物。作为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两人都有过深辟的论述,在思想上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不同,两人所站的阶级立场各异,因此他们的德育思想也有所差异。本文拟从德育的作用、内容、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孔、陶的德育思想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德育的作用孔子非常重视德育的作用,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德育不论是对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都有重要作用。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解,闻义不能徙,不善不…  相似文献   

3.
孔子和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有着世界知名度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和陶行知的思想既有一脉相通之处,又打上了各自的时代烙印.从孔子到陶行知到新课程,其教育理念之所以有诸多相通之处,是因为他们教育理念的终极追求都是以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为鹄的,我们可以具体地解读为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目标的基础性以及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等.  相似文献   

4.
孔子和陶行知都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我国教育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他们的教育思想有各自的时代烙印,也有相通之处,那就是他们教育宗旨都是实现人的发展。这些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来焕发现代教育鲜活的生命力,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当代教育实践有着深刻的启示。本文从德育、教育公平和爱心教育三方面来阐释孔子和陶行知在教育理念之上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是杰出的中华本土教育家,具有卓越的实干精神,他是校长的典范。孔子办过一所私学,武训办过三所学堂,而陶行知亲手办过六所,在他的推动下更不知办了多少学校,他要使社会办成大学校。陶行知是教育管理的“全才”与专家,一位拥有教育自主权、办学自主权的说话可以算数,有权威、有个性的校长。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活力表现在“办学”“、创校”方面,如果束缚起他的手脚,不允许他办学,那么他将什么也不是了。新中国为什么出不来杰出的教育家,难道是中国人愈来愈笨了,不,是校长缠了足窠了头,变成三寸金莲,三寸金头了。上苍不许人…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我也常听人们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我想说,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一位好校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作为一名校长就要时刻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创新、坚持教育创新,办创新型教育。俗话说:创新就是对历来陈旧意识的革命。学校的发展也一  相似文献   

7.
一、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一)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他的教育民主化思想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来者不拒”民主教学思想及“仁者爱人”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潮对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三)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吸取了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合理因素。总之,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是在近代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中而形成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史上有两位顶天立地的伟人,恰恰又是旧中国教育浑沌初开和行将灭亡的首尾两个时期的特殊人物,一位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到目前为止已有国家的专门学校在宣传他、研究他,他就是活跃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代宗师孔夫子;而另一位是生活于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或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陶夫子,堪称“万世师表”。尤其是陶行知,他继承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又吸纳了外国先进教育思想,并以超乎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将儒家思想与教育融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对当时乃至当今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教育界无可争议的鼻祖。近现代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其"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堪称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两位生活的年代相隔久远,但经探究比较可知,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最根本的理论就是生活教育理论.对于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只会读书,而不关心其他的情况,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他提出的观点中无论是"生活即教育"还是"社会即学校"或者是"教学做合一",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陶行知曾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无刻都在变化,换句话说,生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在产生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孔子处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而陶行知身处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期,二者作为中国教育领域的开拓者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故理清他们的教育思想的不同发展走向,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认识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从教育宗旨上看,孔子与陶行知尽管有着一样崇高的理想目标,可后者经过了现代思想的洗礼,明显较前者有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这直接带来了后者在教育思路、教育内容等各个方面对前者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我国儒家教育思想的开创者。是一位历经2000多年至今仍对我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乃至现代教育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可以说,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传统的教育理念,甚至最基本最宝贵的教育原则和方法,都是孔子所奠定的。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今天我们仍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与背景郭沫若曾在纪念陶行知去世的挽联中写有这样的一句名言."2000前孔仲尼,2000年后陶行知。"陶行知可谓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既有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孔子)的继承与发展,同时还有对西方当时先进教育理念(杜威)的吸收和改造,从而建立起赋有时代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教育新理念—"生活教育论"。人类社会的历史车轮已经驶入了  相似文献   

14.
选择民办学校,为的是追逐成为教育家的梦想。我和我追逐的梦究竟还有多远?思考自己9年多来走过的道路,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其实我一直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我一直都在向着我的目标前进,我所做的哪怕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在成就着我的梦想。中国能称上教育家的古有孔子,近有蔡元培、陶行知……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曾面对面地教育学生,他们的生长点都是在学校。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能把自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2017,(6):101-108
段力佩与陶行知,两人有过一段短暂的交往。陶行知办教育的精神,"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等教育思想,甚至教育思想的表述方式,都对段力佩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段力佩在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能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对教育进行改革发展。两位教育家有不少相似之处:都能对各自所处时代的教育课题作出积极回应和有益探索;都能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都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都有着崇高的品德和风范,毕生献身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6.
李世宏 《今日教育》2006,(7S):89-90
如今,一提到中国传统教育,许多人就不住摇头。不要说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朱熹了,就连近代的陶行知、蔡元培,许多人也都是一脸茫然,不知其为何许人也:其实这只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面临危机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我国古代德育历来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教育。孔子的“仁”学,以及统治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整个儒家思想,始终把伦理道德及与人为善放在第一位。历代教育家、思想家,从孔子、荀子,到韩愈、朱熹,都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等,都极力倡导教书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办学往往都有各自的妙招。"真人"教育就是陶行知先生办学的一大妙招。陶行知先生的"真人"教育从理论到实践达到了高度的完整与统一,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树起了教育家办学的巍巍丰碑。一"、真人"教育目标:教人做人,教人做真人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真人"教育也成了他毕生追求的目标。陶行知先生自己首先是一位"真人",从来不做假,对自己及家人的率真要求简直可以说有点严酷,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是祖国人民一份珍贵的财富。认真地学习它,对当前教育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加速“四化”建设人才的培养,都有积极性意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重大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创造性。他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继承中外教育思想遗产,为改革旧教育服务。这种精神是极为可贵的。目前教育、学术界多注意研究他创造性地继承外国的教育思想,而忽略了他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古代自孔子以来的传  相似文献   

20.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这是郭沫若当年祭陶行知先生的诗句,真诚地表达了他对痛失万世师表的哀悼,也为我们道出了陶行知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渊源关系。陶行知专门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不多见,但在他的不少文章中,却常常提到孔子,在进行教育的实践时,则注意继承孔子学说中的精华,借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使之具有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