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校园,本该是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土。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校园暴力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校外不法势力对在校学生实施暴力,二是学生间相互实施暴力,三是师生间实施暴力。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出现在网络或媒体醒目版面,有关发生于各地校园的、令人不安的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今天,摆在教育者、家长、社会面前的是个异常沉重的话题——校园如何远离暴力?  相似文献   

2.
近些时候,一些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小到打架斗殴,大到伤害人命,一桩桩伤害事件触目惊心,大学有、中学有甚至小学也有。校园原本是个纯洁的地方,怎么就染上了这些血腥、暴力、恐怖?我们在为这些暴力事件感到震惊、痛心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反思,寻找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根源,探求避免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将校园暴力事件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校园暴力的发生与校园文化和学生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究竟如何有效应对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本文从学校角度阐述了反校园暴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很多施暴者将其施暴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分享,影响恶劣。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校园暴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校园暴力引起重视,直到今天,校园暴力在日本仍被视为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日两国校园暴力现象发生的原因,给出一些相对合理的解决措施,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五个维度预防我国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沈林 《上海教育》2001,(23):54-55
近年来由于校园情况的复杂,校园内暴力事件呈上升趋势,伤害程度也有加重的趋势。如何避免、减少校园暴力,是学校当前必须正视,并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校园暴力,从涉及的范围来看,暴力形式主要有:发生纠纷的两个同学之间的打架,即通常所说的单打独斗;几个同学的小群体之间的纠纷,相互发生打架;跨班级、跨年级、跨校外。  相似文献   

6.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常看到发生在中小学校园的暴力事件,轻的恶语伤人,重的还会出人命。校园暴力是怎么回事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范呢?  相似文献   

7.
校园暴力同学校的历史一样久远,是在学校实施正常管理和教育职能期间,发生于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随着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逐步升温,校园暴力事件对青少年、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学生、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自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探索怎样的校园保护体制来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是现阶段解决校园暴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所谓校园暴力是指校园内外发生的学生侵犯学生人身、财产等权力的强暴行为。近几年来,中专校园频频发生暴力事件,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中专学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已成为加强学生管理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且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扰乱社会发展,给国家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2015年法制监测中心统计结果显示,山东省校园暴力事件的爆发率为全国各地之最。本文希望通过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其发生率,给青少年一片成长净土。  相似文献   

10.
一 校园暴力,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校园及其附近的以学校教师或学生为施暴对象的恃强凌弱的暴力行为。校园暴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世界性现象,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如南非、巴勒斯坦等,校园暴力事件非常频繁,给教育的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在我国,校园暴力也并非今天才出现,但近年来有日益频繁、日益严重之势,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当前中小学暴力事件的特点、原因,并提出对策。 当前,在一些地方,校园暴力时有发生。尽管  相似文献   

11.
当前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防范校园暴力成为了一项急需解决的课题。校园暴力存在着案发地域范围广泛、手段残忍、性质严重、低龄化等发展趋势。立法系统性较差、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不畅、违法犯罪成本低都是校园暴力屡禁不止的法律因素,本研究认为,迫切需要完善法制遏制校园暴力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2.
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校园暴力是指校园内外发生的学生侵犯学生人身、财产等权力的强暴行为。近几年来,中专校园频频发生暴力事件,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中专学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已成为加强学生管理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校园暴力成因分析 校园为什么会有暴力行为存在?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具体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电影、  相似文献   

13.
校园暴力归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至今,学校一直被视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乐园,而非充斥着暴力和冲突的场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已悄然侵袭了宁静文明的校园,层出不穷的暴力事件在各类学校屡屡发生。本文拟就学校这个角度对校园暴力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所谓的“校园暴力”是近年来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是指侵犯师生人身、财产等权利的暴力行为。它大体分为:校外人员对师生的暴力行为、师生间的暴力行为和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校园理应与戾气、暴力和杀戮相距甚远。然而,在校园暴力事件中,施暴者既有教师,也不乏学生,还有社会闲散人员,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历史数据显示,每一场暴力事件发生前,都会经历一个从预谋到发起的过程。校园暴力事件通常源于不满情绪的蔓延,然后发展到某种特定恶意,之后便会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为暴力抗击或防卫作规划和准备。有因必有果,校园暴力事件固然与青少年暴力心理特征及其所处的特殊成长阶段有关,而家庭教育的失当、学校管理失察和社会环境失守同样难辞其咎。父母的过度溺爱和过于  相似文献   

15.
李玥瑶 《教师》2019,(2):61-62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在各大高校,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及治理校园暴力事件,但收效甚微。文章从心理预防机制建设角度研究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措施,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四方面分析校园暴力形成的心理诱因,对预防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校园暴力事件却层出不穷,这严重影响着校园未来的发展。校园暴力中语言暴力出现的频率远比肢体暴力多。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纽带,是叩问心灵的钥匙。语言暴力造成的心理伤害是难以磨灭的,尤其是对于正处在发育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校园中的语言暴力现象。本文将校园中的语言暴力分类并探究其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保护未成年人、防止校园暴力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7.
校园暴力频发,那么,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的常见导火线有哪些?什么因素导致校园暴力越来越频繁?学校、社区和社会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应充分了解产生校园暴力的家庭、学校、社会原因,正确对待施暴者,关注弱势群体,分化瓦解团体,有效防范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如今校园暴力事件偶发,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关注也日益增高,校园暴力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家庭教育对于校园暴力的防治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对校园暴力进行阐述,对校园暴力产生的家庭因素进行分析,对校园暴力主体行为与其家庭教育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校园暴力的界定 校园暴力的概念究竟是怎样的,各国学者众说纷纭。美国的Andson.M认为,凡是在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举办的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暴力行为都可归结为校园暴力。从广义上来讲,校园暴力既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也包括校外人员在校内与老师或学生之问发生的暴力行为。而狭义上的校园暴力一般仅指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日本法学家将校园暴力解释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暴力事件(殴打教师);二是以集团或集团的威力为背景而发生的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如学生之间互相打群架,欺侮弱小学生等);三是毁坏学校设备等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