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22,(1):67-75
全域旅游是新时期旅游工作的重点。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旅游目的地与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是推动传统旅游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构建旅游目的地和城市发展的耦合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泉州为例,基于2010—2018年共9年有效统计数据,对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泉州旅游目的地与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城市的耦合度处于中度耦合;旅游目的地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在逐步朝着良性方向发展,9年间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轻度失调的转变。但总体上,二者发展不同步,耦合协调度仍然偏低。在此基础上,为全域旅游背景下泉州旅游目的地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全球笫一大产业,旅游开发效应日益加剧,成为影响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不可忽视的因子。旅游开发效应既有其积极效应,也有其消极面;旅游开发效应应是旅游者、旅游产业和旅游目的地三者之间的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构成一个彼此关联又相互作用的机制,旅游开发效应可分为数量演化、旅游开发效应的类型(阶段)演化、旅游开发效应的空间演化等。正确认识旅游开发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演化规律对指导旅游业健康有序地科学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笔认为,开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要重视其生态的保护。通过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使旅游满足绿色需求的同时,又能够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即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旅游。  相似文献   

4.
乡村是由具有亲缘关系或血缘关系成员组成的聚落,也是一种不同于城市的文化环境。乡村旅游开发面临较特殊的社会环境,旅游开发主体的利益矛盾往往制约旅游开发。以利益相关理论出发研究乡村旅游开发主体,从构建参与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投入与利益分配、补偿机制、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机制全面协调开发主体间关系。  相似文献   

5.
旅游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同时也给当地社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应该从旅游社区的角度出发,采取社区主导旅游的开发策略,协调好社区发展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最终实现少数民族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目的地系统是旅游系统中与旅游者联系最密切的子系统,因此将目的地系统从区域系统中单列出来,建立旅游目的地系统具有更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以小尺度旅游目的地丽江市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拓扑图论法、计量地理学等定量方法对其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二大基本要素-旅游节点和区内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地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状态;区内交通网络的连结度只属于低等水平,各旅游节点的总体连通水平较差,尚未形成较稠密的旅游网络,交通仍然是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总之,丽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呈现点轴型空间状态。  相似文献   

7.
以泉州安溪李光地故居为例,在分析其旅游开发可行条件、保护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旅游开发提出几点构想:建立李光地故居旅游开发协调机制;深入挖掘李光地故居文化内涵;形成李光地故居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李光地故居联合开发模式。以期为泉州乃至海西的旅游产业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地方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良好的互动个关系,但目前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开发建设,没有把建设核心放在"乡村"这样一个特殊区域之中,而是将城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参考,使得开发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探讨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基础上,讨论分析了乡村旅游目的开发中存在的面貌"城市化"、环境"园林化"、旅游通道"水泥化"、和旅游专门设施"现代化"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乡村旅游目的地出现"千村一面"现象,提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目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扩大内需及多元化发展的旅游市场背景下,通过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特定的细分市场,能够更好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湖南湘西地区(以下简称"湘西")旅游目的地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和较强的旅游品牌优势。通过对湘西旅游目的地白领女性旅游消费群体进行的相关调查分析,发现该区白领女性旅游市场具有较强开发潜力。从实际市场消费特征出发,提出了湘西白领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泸州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资源的原生态保护较好,具备一定的发展优势。本文通过对泸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进行分析,认为泸州旅游应全力塑造"中国名酒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低海拔山水型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集散中心"的品牌形象,着力打造"生态文化"、"名酒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的旅游精品,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构建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以提升区域高教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互动发展,推进区域高教资源统筹发展为目标。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战略及其自身的深化,为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构建凸显区域主体需求的协作机制;完善基于绩效具备区域导向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构建宏观调控与自主适应的学科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重视区域高等教育过程性质量的监控机制;构建引导高校毕业生区域分布合理的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中,文化产业是二者的契合点,也是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走出困境的成功探索,但是如何科学发展才能使传承与开发并行不悖是重要的课题,因此文章选择"晋北八音会"为个案研究,针对文化产业的实施途径展开论述,希冀能够对其以后的发展保护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英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鄂皖交界处。在发展蚕桑生产过程中,该县探索出了一条“种、养、加、贸”成龙配套的新路子,全县40%的农民靠植桑养蚕脱贫致富,一条现代化的丝绸之路从大山深处的英山穿越鄂东伸向世界各地,这条腾飞的“白龙”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支柱产业。本文就英山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建立保障机制、制定发展标准、提出发展策略,是欧盟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动向。建立规范化的配套制度、明确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创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是欧盟PROFF项目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The alignment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eacher evaluation has been a growing concern i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actices. The issue of how teacher evaluation can help authentic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important in that teachers only learn what is real, useful and valuable to them. Based on our reflections on curr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is article challenges the dominant evaluation-led approach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which much attention and energy of policy-makers and educators is devoted to establishing extensive programmes and standards that might not be relevant to teachers’ concerns. We draw upon Habermas’ notion of system and lifeworld to sense-make and to theorise why it can be difficult for teachers to engage the entirety of their personhood with a policy agenda of pursu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efficiency whereby teachers’ learning actions become strategic. We argue for considering teacher development from an alternative, lifeworld perspective in which teachers and teachers’ subjectivities in striving to achieve what matters and makes sense to them are placed centre stage. Although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plays a role in avoiding the devolu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to mere subjectivism, it is reductive to treat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ot only as distinct but also as requiring evaluation items and overlooking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teacher development as a tacit, authentic process of knowing. We finally juxtapose the two approaches and their contras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describe implications for plann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o that policy-makers and educators can reflect on their mindsets and implementation and modify their programme planning and strategies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有一定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永康模式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揭示了地域文化对产业扣经济发展的内源性影响,寻求建立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共赢机制.  相似文献   

17.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而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必须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并强化城市辐射功能,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强化财政刚性投入。同时还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互动力度,并通过构建城乡布局链接、城乡产业链接、城乡人口互动、城乡生态互动等机制,实现合理安排,科学发展,以让农村真正走上与城镇一体化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在总体和谐的前提下,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区域发展失衡:一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二是区域关系不太协调.从区域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看,二者在各有侧重的同时,互为手段、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因此,深刻理解区域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以社会和谐为核心,以纠正区域发展失衡为契机,及时有效地推进改革.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加强区域发展的各种手段和条件,不断增强区域自身实力,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完善国家整体的区域发展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9.
"技术熟练型"的集体受训模式的消极影响和教师个人职后的专业孤立现状的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厘清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关系,既要反对忽视教师个体主体意向和价值的笼统的、缺乏个性化的"集体主义"的培养和发展模式,也要反对教师实际成长过程中教师个体各自为伍、个人孤立的"个人主义"的专业发展方式,注意在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之间构建起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合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后示范"时期是百所高职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百所高职应抓住机遇,夯实基础,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探索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机制、横向联系,建立校际联动机制、纵向拓展,探索高职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等四方面,促进学院的内涵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