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最早把休闲提升到文化层次的是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早在1983年他就指出我国对体育竞赛是很重视的,但对体育之外的竞赛和游戏研究得很不够,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没有一门研究游戏的课程,没有开一门游戏的专业,没有一个研究游戏的学者。他认为,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本刊开辟“休闲文化”栏目,拟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倡导休闲的科学化和艺术化,并推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本期继续刊登于光远先生的文章,供读者参阅。本刊欢迎各界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1休闲体育的概念界定当代我国最早提出休闲文化理论的学者是于光远先生。他为"玩"正名,指出"玩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技术~([3])。"并于1995年成立了"六合休闲文化策划中心",带动了我国休闲理论的研究。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定义休闲体育呢?于涛在其《体育概念研究中的哲学基  相似文献   

3.
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钱学森同志,就“公元二○○○年的中国”的研究等有关问题谈了自己的意见。他特别强调未来研究要有中国特色,要联系中国的实际。一马克思主义未来学,首先是一门科学的未来学。于光远同志在《未来与发展》创刊号上的一篇文章中说,要科学地预见未来,我很赞成。这句话很概括,其实科学的未来学和科学地预见未来中之所谓科学,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4.
张微 《金秋科苑》2012,(9):120-122
研究发现,老人有“收藏”的爱好,能治高血压、胃病、神经衰弱,“收藏”己被20多个国家列入“心理疗法”的正式科目;常玩成人益智玩具的老人能延缓思维退化;就连购物、烹饪、做家务等日常活动,也能预防老年痴呆。事实上,几乎所有高寿的老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玩经”。世界著名科学家牛顿年老后,最喜欢用麦秆对着阳光吹肥皂泡,那绚丽的色彩总能让他如痴如醉;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更称自己为“大玩学家”,研究“玩”几乎成了他的第二专业,玩电脑、写博客、玩智力游戏,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相似文献   

5.
我的孩子今年6岁,正是上幼儿园的年龄。星期天,闲来无事,他非要我陪他下“四块子”不可。这种游戏我们在小时候是经常玩的,对我来说已没有什么新鲜感了,我很不乐意陪他,但终究拗不过孩子,只好遵命。“四块干”,如图一所示。棋盘画法、棋子选材都非常容易;走法直来直去,两块于对齐吃对方一块子。棋局的样式变化多,一棋所需时间短。所以,这种游戏是短时消遣的好方法,在群众中有很深的影响。孩子很熟练地画着棋盘,帮我找齐了棋子。刚开始,我随心所欲地走棋,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小孩吗,只要不走错就行了。没想到,前二棋我都…  相似文献   

6.
“偷菜”为何风靡网络?它会对现实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某大学社会心理学教师晓静对此进行了分析。 游戏本身很成功 晓静身边许多同事和朋友,都在玩“偷菜”这款游戏。对于“偷菜”的风行,她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卢鹤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国际知名学者,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成绩斐然,被翊为“中国核能之父”。他十分重视理论的创新与科学的社会实践,认为“一个科学家要有新的突破、新的发现”,“理论预言指导实践是当代重大技术发展的特征”,“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精神也是没有国界的”。他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献身科学、热爱和平的科学精神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吉罗姆·波什敲了敲秘书的房门,然后把门推开。 “我要离开几天,杜波特太太,”他说,“这个人……” “是一件意外事情,对吗?” 她好像很害怕。她可能想象些什么呢,他想。可是我不能把真相告诉她。我不能说在一小时之后我就要飞上天空,向巴哈马进发了。 “不,”他突  相似文献   

9.
休闲: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年6月由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山西大学科技哲学中心、《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在北京联合主办了一次“2004—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正>电话一拿起,那头就传来迫不及待地求救声:“我儿子疯了!天天打游戏,早上打,晚上打。我把平板藏了,就问我要手机,我不给他,他就凶相毕露,跟我喊、跟我叫,还威胁我,说不给他,他就去死。我真的很难受,眼见就要升初中了,怎么办?”经过了解,孩子之前成绩还不错,也没有玩游戏的习惯。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由于父母双方都上班,在家无人监督,课程结束后他在平板上这点点、那玩玩,下载了很多游戏玩,作业都是马马虎虎交差。由于目前阶段孩子的自律性和分辨力还没完全建立,很容易陷入网络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1.
一位知名作家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态度冷淡,一言不发。“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作家问道。“他一直都这样。”朋友说。“那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作家又问。“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与作家的朋友不同,大多数人都把“快乐的钥匙”交给别人掌管。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中玩够了种菜、“偷菜”的游戏,你是否想在现实生活中也玩一把种菜的游戏。近年来,随着菜价的上涨和对食品安全的忧虑,一些人家开始利用自家的阳台和庭院来种菜。此外,一些写字楼的白领们也玩上了种菜的游戏,开始在写字楼里种起蔬菜来。  相似文献   

13.
新保守主义的理论与情感──评胡国亨先生《独共南山守中国》邓晓芒香港学者胡国亨先生在其近著《独共南山守中国》中,开宗明义便提出:“要推动中国文化的复兴,首先要恢复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信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XI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然而,...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在世界和中国成了一门跨世纪的“显学”。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对发展理论一般是这样定位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任务,并非在于揭示社会历史的一般发展规律(这是历史哲学的任务),而是研究世界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尤其是揭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现代化的客观规律。我认为,要在总体上研究(在某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游戏     
一提起游戏,我们可能会想到自己儿时同伙伴玩过家家、玩打仗的情形。的确,游戏往往在人或动物幼时发生,难怪有人称游戏是“孩子”的标志。那么,你是否知道,我们人类的近亲——活蹦乱跳的猴子,大智若愚的猩猩也有类似的行为现象呢。游戏作为一种行为类别,最早是由柏拉图提出的。他认识到游戏在幼小个体的  相似文献   

16.
严永驰 《科教文汇》2008,(20):242-242
中国式英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中国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习惯用汉语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并把汉语的规律应用到所学的目的语,从而出现一种不标准的英语变体,可以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等各个层碗,人们称之为中国式英语。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式英语是由于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引起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学者们提出一个“迁移”这一概念。根据Odlin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按照这一理论,中国学习者学习英语必定会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作为教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在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里,我们请了几位学者谈关于“科学传播”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科学巨大的影响力,“科学传播”本身也开始为一些学者所关注和研究。今天许多中国的大学里设置了这一专业,北京大学的吴国盛先生认为他们开设“科学传播”与  相似文献   

18.
应中国未来研究会的邀请,日本创造工程学(Creativity Science)副理事长村上幸雄先生于十月五日来我国讲学,受到中国未来研究会长杜大公、秘书长秦麟征、《未来与发展》编辑部负责人徐炽的热情接待。在讲学过程中,村上先生向中国从事未来研究的学者们介绍了“创造工程学”这门学科的学科体系及其研究方法,交流了两国在创造工程学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一.只是个游戏 我一直在想我这个题目是不是不太恰当,因为我下面要介绍一个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不但晚上杀人,白天也杀人。这个游戏的特点是需要许多人一起玩,所以玩一次的时间比较长。如果你遇上有一大帮喜欢闲聊和争论外加推理的朋友,大家无所事事没有话题,但又找不到足够的扑克牌开上好几桌(玩我这个游戏大约只要一副扑克,甚至一副也不用)的情况,可以试试我这个游戏。 首先得声明这个游戏并不是我发明的。大概是在1995年,我去参加一个数学报告会,吃完晚饭后大家来到招待所的大厅里,看看有什么事情可做。那天晚上大家好像对下棋打牌都没有兴趣;所在大学离市区很远,像个孤岛,周围没有什么可以逛  相似文献   

20.
老顽童费曼     
月方 《知识窗》2014,(9):35-35
物理学家费曼一直是个顽童,小时候为了玩福特线圈差点把房子点着;为了研究蚂蚁的觅食线路,用彩笔把浴缸边缘画满线;上大学后偷了宿舍的门,却让人无法相信他“门是我偷的”的大实话;加入哑巴团跟入学当哑巴;喝完咖啡把装满清水的空杯子倒扣在桌上让服务员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