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榜钱眼     
《华夏星火》2016,(4):17
中国化工跻身农化巨头3月8日,中国化工公布要约收购书,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100%股权将于3月23日在瑞士和美国同时启动。根据要约收购书,要约收购将会在今年5月中旬结束。中国化工与先正达官方都预计,本次收购交易在今年底完成。据了解,先正达现有管理层将继续运营公司。交易完成后,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任建新将就任董事会主席。收购先正达一举也让中国化工迅速  相似文献   

2.
彭亮 《华夏星火》2010,(9):68-73
8月11日,全球最大的钾肥生产商、加拿大 Potash Corp of Saskatchewan(POT.N)董事会以“严重低估”为由,否决了全球第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主动提出的每股130美元收购要约。  相似文献   

3.
公司     
《华夏星火》2011,(1):6-6
中国化工拟收购全球最大基因农业化学品生产商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向全球最大基因农业化学品牛产商Makhteshim—Agan Industries Ltd.提出收购后者控股权的要约。  相似文献   

4.
榜天下     
《华夏星火》2016,(9):9-9
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获美国安全机构放行
  据外媒8月22日报道,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周一称,其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杀虫剂及种子公司先正达的交易计划已经得到了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放行。该交易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最宏大的海外收购案,仍然需要等待反垄断以及其他监管机构的审核。不过,得到美国CFIUS的首肯意味着该交易的最大阻碍之一已经被消除。CFIUS是美国一个跨部门的委员会,有权力禁止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交易。此前,中国化工集团和先正达在一份声明中称,预计该交易将于年底前完成。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方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并购的方式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各种并购方式各有优缺点。本文通过对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的并购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国企业目前横向并购居多,纵向并购与混合并购偏少;现金购买式并购居多,单纯的承债式与股权交易式并购较少;协议收购较多,要约收购较少等结论。从而提出了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选择相应的并购方式;政府应立足于本职工作,为企业的交购提供环境保障,完善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为多样化并购方式的展开创造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健 《华夏星火》2010,(12):62-65
日前,全球最大的普通农药供应商一以色列马克西姆·阿甘公司(Makhteshim Agan Industries)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已经就并购后如何保证员工利益与工会组织达成了和解协议。这无疑对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来讲是个利好一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目前正在与马克西姆~阿甘公司进行洽谈,希望收购马克西姆一阿甘公司70%的股份,涉及的交易金额大约为27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朱湘 《华夏星火》2014,(10):78-79
7月3日凌晨,泰森食品与Hillshire Brands公司宣布,双方已达成并签署最终协议,泰森食品将以每股63美元现金收购Hillshire所有流通股份,含Hillshire所有未偿债务在内,该交易总额达85.5亿美元.另外,泰森食品需支付1.63亿美元终止费用给Pinnacle食品公司.Hillshire曾在今年5月初达成交易,以43亿美元收购Pinnacle Foods Inc..竞购Hillshire董事会已经收到并接受了Pinnacle食品公司发送的终止交易通知书,双方先前宣布达成的所有交易随之终止.不过,Hillshire表明,未同意有关收购.另一家有意收购Hillshire的Pilgrim'sPride,暂时未有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8.
在收购或并购研发型企业时,知识产权通常是交易的核心部分,知识产权的交易好坏,往往会影响整个交易的成败。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收购企业的专利布局的强弱通常会影响收购的价格,以及被收购企业在收购方眼中的价值。本文将提供一些尽职调查操作步骤方面的实用建议,指出在收购或并购活动中潜在的知识产权圈套或陷阱,以帮助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者规避一些由于不谨慎而导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是企业国内并购的延伸,是跨越国界的兼并与收购活动。近年来出现了一股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热。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止2003年底,中国已累计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470家公司投资了33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发生在1997年之后,从1988年到1996年,跨国并购年均仅有2.61亿美元,而从1997年开始跨国并购额逐渐增加,2003年高达16.47亿美元。尤其是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大规模跨国并购事件频频发生,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联想集团并购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部门,等等。但是,跨国界的企业并购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而不是一个铺满了玫瑰的温床。有许多企业的跨国并购失利了,据统计,一般并购的平均成功率只有40%,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只有20%~30%,“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几。跨国界的企业并购障碍重重,我们必须冷静应对。  相似文献   

10.
亢淼 《华夏星火》2016,(7):94-97
德国制药和化工巨头拜耳公司收购美国农业化学品公司孟山都,这场德国公司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交易因为涉及了两大行业巨头而吸引了全球目光.然而拜耳第一轮价值620亿美元的全现金收购提议却被孟山都否决:孟山都公司网站发布声明称,该公司董事会一致认为拜耳的提议不完全而且报价不足,不过公司仍愿意继续进行建设性对话,以评估能否达成一项交易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2005年6月,中海油宣布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这是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多的一次中国企业收购海外企业的行动,但以失败告终。中海油和优尼科之间的交易行为是一种复杂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行为,双方是根据对方作出的行动来判断其私有信息的,因此本文采用信号传递博弈理论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得到影响这次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优尼科对中海油作出行动(发出信号)后的贝叶斯修正的后验概率估计以及美国政府的影响。模型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形也基本吻合。本文的目的在于:在中国企业大胆“走出去”的海外业务拓展中,对并购实践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反并购决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企业在受到要约收购的威胁时,如何应对来自并购公司的并购,是目标企业战略选择和策略创新的一个重大问题。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从应否反收购、如何反收购、反收购有何影响、反收购如何规制等四个方面全面地展示了如何进行反收购决策,希望能为我国的反收购理论研究、实务操作以及政策立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知识获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取知识通常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之一,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中国企业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障碍.分析了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先进知识的可行性,探讨了海外并购中的知识荻取机制.基于Gupta和Govin-darajan(2000)提出的概念框架,评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知识获取的效果,指出中国企业面临以下四个主要问题:被收购企业知识存量价值不高、被收购企业的激励意向不强、传输渠道运作不畅、母公司的吸收能力偏弱.最后针对中国企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296个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事件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了17个因素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价值创造的决定作用.结果表明:并购企业所有权性质与价值创造显著负相关,即民营企业并购绩效显著优于国有企业;并购双方相对规模、文化距离以及治理因素中的并购目标对抗董事权力指数对海外并购价值创造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并购交易值以及治理因素中的集中度、法律体系等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累计超常收益有显著负面影响.此研究结果对于引导我国企业有效进行海外并购,推动“走出去”战略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首家美国纽交所上市乳品企业 2003年5月,飞鹤国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于2005年4月转到纽交所,成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乳企.但从2009年起,飞鹤国际股价自每股40多美元的高位一路下跌,最低曾跌至每股2.2美元,其余大半时间徘徊在每股6-7美元之间.  相似文献   

16.
亢淼 《华夏星火》2016,(11):96-99
2006—2012的六年间,中国对澳洲农业资产的交易收购仅完成10项,累积向澳洲农业投资10.5亿美元,但这一数字在近两年来出现了井喷式增长。随着近来澳洲农田价值不断上升,农业领域并购不断,中国买家成为对澳农业投资的最活跃分子。  相似文献   

17.
林笑 《华夏星火》2015,(1):44-46
2014年,中国企业延续2013年迅猛势头,在全球并购市场上继续发力,全球并购市场中屡现中国买家身影. 近日,数据统计机构Dealogic的并购数据显示,2014年初到9月初,中国农业领域并购规模高达98亿美元,是2013年全年的7倍,创出中国农业并购史上的最高纪录.同时,数据也显示,98亿美元的并购总额占到全球2014年农业并购金额的近60%,美国则以35亿美元并购总额以及21%的全球占比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18.
原本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与并购并不足为奇,只是海外并购涉及传统农业行业相对较少,而在电器、能源及IT行业等较多,例如海尔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大连万达收购好莱坞传奇影业多数股权;吉利收购沃尔沃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8年发生收购兼并的147家中国A股上海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现金流量总资产收益率为主要指标来衡量和检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绩效,其中采用了描述统计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和检验了与并购绩效有关的并购动机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并购公司股价变化、关联交易的并购,并购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以及行业间的并购。研究发现一些并购发动者的动机并不是给企业带来绩效上的改善,而更有可能是借此来炒作股价;企业并购前的现金流量、并购参与者的行业相关性与公司并购后的绩效不存在统计上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中,不能不提一下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2003年,京东方斥资3 8亿美元,成功地收购了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韩国现代)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业务,将大量的专利和无形资产同时并购,使京东方在TFT-LCD技术领域缩减了与业界领先企业之间的差距,为京东方全球经营扩张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