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历来学术界不认为《封神演义》有“圆形人物”。经过仔细查对,论者发现目前学术界对英国佛斯特“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概念的理解仍有误区,本文对此进行了纠正。在此基础上,对于《封神演义》的圆形人物进行开创性的论述,认为哪吒、通天教主、云霄娘娘是其中最主要的圆形人物。  相似文献   

2.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对人物分析提出了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在小说中的运用,并强调了圆形人物在小说中的重要价值。为了印证这一点,我们可以选取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中的人物来详细解析圆形人物的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安娜与斯嘉丽这两个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便能从中发现圆形人物所富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郭雷  王旭 《文教资料》2010,(14):31-32
《理发》是林·拉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拉德纳成功塑造了,小说人物,使人物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令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用福斯特的小说扁平、圆形人物理论分析《理发》中人物塑造的形象性与艺术性。并从《理发》中独特的叙事观点挖掘拉德纳塑造人物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学术界虽然对《白鲸》中小说人物所特有的深厚内涵与复杂的象征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遗憾的是,其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却始终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本文则正是通过以E.M.福斯特提出的著名人物分析方法为参照体系对这部作品在人物塑造上的整体特点展开分析。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为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白鲸》中小说人物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唐霞  王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6):103-105
扁形人物,指性格单一的人物,是英国小说美学家E.M.Forster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的,圣经中该隐与亚伯即属于扁形人物,福斯特认为,扁形人物就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只有少数一两种固定性格特征的人物,而与之对应的术语是"圆形人物"。在一个复杂的小说中,扁形人物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与圆形人物相结合。只有在二元对立的关照下,扁形人物才有存在的价值。该隐与亚伯就是二元对立关照下扁形人物塑造的典范,这种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有助于揭示人物尤其是扁形人物的性格特征,展露并解决故事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中对爱情的描写十分精彩,同时又耐人寻味。在这些爱情故事之中,既有直观的现实基础,又有理想的爱情升华。作者蒲松龄所书写的爱情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极尽想象之能事,《聊斋志异·宦娘》的人物关系设置极其独特,本文主要从其人物关系入手,对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三国演义》中不少人物均是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智者.然而,亦有不少人认为他们只是一般巫师术士,称不上是智慧的化身.事实上,许多《三国演义》人物皆有巫师的影子,尽管他们缺少了与神相通、驱邪治病的能力,但仍能通过观天象测吉凶、观人相测前途,可见他们之熟谙巫术.虽然神化色彩不及远古巫术般浓烈,但在《三国演义》里仍可体现一种神秘无形的互渗关系,其中占星、通天便最能代表人物之巫术形象.通过分析《三国演义》数个代表人物之巫术形象,可让学界了解到《三国演义》中较少人讨论的人物巫术形象,以及其文学功能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圆形人物"本是一个文学术语。英国小说家爱·摩·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里,将小说中性格较为复杂、往往多义与多变的人物称为"圆形人物",而把性格简单、按照单纯的形式创造出来的人物叫作"扁平人物"。在学校教育中,"圆形人物"是指那些优点较多、缺点明显的学生,甚至是某时某刻会犯原则性错误的学生。如何与"圆形人物"相处呢?一、放大亮点,缩小过失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  相似文献   

9.
张恨水小说的人物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类型化人物和戏剧化人物 ,扁形、圆形人物的角度 ,分析了张恨水小说的总体人物形态 ,指出了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得失成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尝试从认知科学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并指出因为圆形人物的塑造符合大脑对外部世界的经验划分,所以圆形人物比扁形人物形象更丰满,艺术魅力也更持久。  相似文献   

11.
《封神演义》是一部富有争议性的古典小说。笔者论述了它的“重复”问题,认为:一、重复并不会影响其成为经典文学;二、有时模式化的叙事可以起到反复加强、给读者留下极深印象的积极作用。此外,还重点论述了《封神演义》的“反重复”,认为其“反重复”主要是通过意外叙事来实现的:一、叙事上会使用饶有趣味的小技巧,插入小情节;二、讲究战斗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其“反重复”叙事让读者感到新鲜意外,保持较旺盛的阅读精力与兴趣。  相似文献   

12.
紫姬是<源氏物语>众多女性中最为光彩照人的一位完美女性,作者紫式部通过紫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紫式部心目中理想女性构想,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同时,紫姬这一形象的塑造,也最为深刻地体现了紫式部对女性命运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源氏物语》被称为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双璧"之一,作者紫式部在文学领域为中日交流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她在长达54卷的历史故事画卷《源氏物语》中,频频引用中国古典文献,为汉文学在日本文学土壤中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视点出发,通过考察平安时代女性作家紫式部的汉文学修养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尝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借鉴汉诗文的故事原型创作出独特的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曾经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反响。在考察当时特殊政治、历史背景基础上,笔者运用文本细读方法,通过批评家们对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和《春天的童话》两部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分析了《一个冬天的童话》当中被遮蔽的"私人话语"。  相似文献   

15.
平安时代的文学主流是主要反映贵族生活和思想的贵族文学,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源氏物语》是从作者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从妇女问题切入,对整个贵族社会进行审视。她不仅亲身感受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为女人带来的无限灾难,而且作为朝廷女官,又亲眼目睹了贵族社会的极度黑暗,敏锐地意识到了平安王朝在"尊崇"女人的面纱下的冷酷无情。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先生在《大淖记事》中精妙地选择和运用叠音词和摹声词等修辞方式,不仅凸显了故乡高邮的地域色彩,而且在刻画人物、表现习俗、描绘情景中达到了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现从修辞艺术的角度,欣赏《大淖记事》中语音非常鲜明的修辞现象,学习修辞方法和技巧,更好地解读原著,作为今天写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劳动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高尚的品质,劳动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必备的劳动品德,劳动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双城记》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一部力作,秉承了作者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风格.从对宽容、仁爱的赞赏和对复仇者泯灭人性的否定,可以看出作者主张用宽容和爱化解仇恨,反对以暴制暴,从而折射出作者本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终身体育的内涵、发展趋势以及与高校体育发展的关系,探讨了终身体育在高校体育改革中贯彻实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校选择内涵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分析,强调要以教育理念的突破引领高校的内涵发展,同时提出了实施"育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学科立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科技兴校"战略的内涵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