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琦 《黑河教育》2010,(3):46-46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了解和辨别“领唱”与“齐唱”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能担当其中“领唱”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1、用竖笛吹奏歌曲,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英文演唱。 2、交流、讨论关于友谊的诗歌和歌曲,在欣赏和演唱活动中知道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3.
教学重点: 1、把握《库尔班大叔喜洋洋》这首歌曲的旋律,用活泼风趣的音乐情绪演唱。 2、通过创设情景了解歌词大意,丰富演唱内涵。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能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读出二拍子的强弱,感受歌曲宁静而平和的气氛。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内容: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彩云追月》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2.用柔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深情地感情演唱歌曲《彩云追月》。3.学习并掌握切分节奏,准确把握波音和前倚音的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用编创,演唱校园歌曲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初中音乐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歌曲《冬瓜和南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理解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教学重点:教师指导学生用愉悦的声音演唱《冬瓜和南瓜》。教学难点:学生感受的二拍子韵律;歌曲中切分节奏XX·和XXX,休止符OX。学习目标:l堵色感受:学生能感受的二拍子韵律,注意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休止符;2.能演唱:学生初步学习歌曲并用愉快的声音演唱《冬瓜和南瓜》。  相似文献   

8.
《秋》教案     
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欣赏、演唱、配乐诗朗诵,体现文化艺术多元化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沉浸于浓郁的诗情画意中。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3.结合教学内容,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比较、总结音乐与文字、美术等姊妹艺术在表现“秋天”同一题材时艺术特点上的相同与不同。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听及对生活的观察产生联想、想象,进行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创作表演。2.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音乐、美术、文学三者在表现“秋”主题共性与特点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秋的精魂、秋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感受畲族的民族风情和音乐风格。 2、正确掌握后半拍起唱的演唱方法,并有感情地演唱歌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重音记号,并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用跳跃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地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情感目标:体会歌曲劳动丰收带来快乐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品质。  相似文献   

11.
[教学年级]:六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演唱情感。二、感受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三、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要爱自己的母亲。[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竖笛、VCD盘、影碟机、大歌片。[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及情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声音训练。(舒伯特的《摇篮曲》音乐)要求:用闭口音mu和开口音a来演唱,音乐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抚之情。学生在演唱时要用真挚的声音来表现,第一遍用mu、a演唱,第二遍唱歌词,师伴奏。二、视唱与竖笛视奏要求:视唱要有感情…  相似文献   

12.
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了教室。大家都知道,在春天里最常见、最受欢迎的就是春雨啦下面。让我们用甜美欢快的声音演唱《小雨沙沙沙》,一起欢迎春雨的到来、春天的来临,好吗?第一遍:跟着录音边唱边表演。第二遍:跟着录音边唱边演奏沙锤。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湘版教材七年级《班级演唱组合》单元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演唱歌曲《青春舞曲》,了解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节奏特点。2.大胆地参与歌曲演唱,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并且能自信地边歌边舞。3.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与他人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怎样在歌唱教学中突破常规,创设意境,能够让学生以情带声地演唱,又怎样体现演唱的主体地位,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能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表现歌曲勇敢自豪的情绪;2、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在教学中我们都尝试过变化单一的齐唱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演唱实践活动中充分锻炼歌唱技能。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这里所说的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评价,包括观念、品质、情感、习惯、态度、个性、创造力等的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我一改以往单一的仅以期末口试为评价手段的做法,将口、笔试相结合,书面测试与考查相结合,并在评价形式上采取了师生互评、学生互评、个体评估、群体评估等形式,简洁客观地评价自己近阶段学习或教学中的得与失、存在的问题,然后师生间用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互相评价,最后互相提出改进意见。以《春来了》和《嘀哩嘀哩》两课为例:这两首歌都是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待学生唱得较熟练后,我增加了一节《辨别2/4、3/4拍的歌曲与乐曲》的综合课,使他们在演唱歌曲时,能更好地注意强弱规律,更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意境,然后对自己的演唱进行自评。可以设计一些提问:  相似文献   

18.
声乐演唱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是以嗓音进行的主要歌声表演。其包含戏曲、美声、通俗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也包括口技、口哨等独特的表演艺术。声乐演唱对表演者的要求较高,是门集表现力、想象力、脑力等于一体的综合体。声乐演唱能力的提高是天赋与后天努力训练的结果。演唱者应该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以一生的努力构建完美演唱。本文就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应该重视的一些问题做了论述,希望对表演者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古至今,无论是远古的民谣、隋唐的诗歌,还是宋元的词曲,大多都可以用歌曲的形式演唱出来,只是年代过于久远乐谱失传,许多已无法将"乐"得以展现了。不过文学与音乐是对孪生双子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感受《我是小小音乐家》的欢快情绪,并用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