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等教育财政自大学问世以来一直处于变迁之中,变迁围绕着高等教育场域中政府、大学与学生等重要利益主体进行,变迁不仅仅是大学融资方式、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与学生成本分担的变化,还包括高等教育场域内政府、大学与学生等重要利益主体之间财政关系的调整与重塑。在高等教育财政的变化、调整与重塑中,政府、大学与学生的身份也在发生某些演变,以契合高等教育财政变迁所型塑的财政状况。  相似文献   

2.
一在拉丁美洲教育体系中,初等教育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发展中、高等教育和培养各类人才的基础,与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休戚相关。拉美国家的初等教育分为5年制、6年制、7年制、8年制和9年制几种类型,8年制和9年制是把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合二为一。6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把普及初等教育当作发展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增加教育经费、实施教育改革、扩大学校数量和教师队伍、改进教育管理体制、鼓励私人办学和争取国际合作等措施,使初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加强。拉美国家初等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学…  相似文献   

3.
语域由语场、语式和语旨三要素构成,随交际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特定情景中的人物有其独特说明的语域选择及特征。本文从语域分析的角度来剖析《傲慢与偏见》两个英译本中文学人物的言语翻译风格,旨在说明在翻译中把握语场、语式、语旨三者的关系更有利于使译语和原语在内容和风格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学的场域分析视角,可以将英国高等教育视为一种场域。分析该场域中的行为主体如大学、学系和学术人员与科研评估制度(RAE)之间复杂的客观关系网络,可以发现英国高等教育场域不同于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其惯习也与政治、经济场域的惯习不同。因此,从政治场域与经济场域借鉴而来的注重绩效评估和充分竞争的科研评估制度改变了高等教育场域中的客观关系,在取得较大成功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布迪厄的文化权力理论中的惯习(habits)和场域(fields)两个概念来分析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教育公平以及教育再生产功能。通过对高等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两大'误识'的分析,我们认为,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局限于入学机会的均等,而要关注教育能够复制社会等级秩序的这一功能,从文化资本以及社会分层的角度来分析如何...  相似文献   

6.
王平 《柳州师专学报》2012,27(3):129-13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视角,针对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特点,将其培养方案划分前三年与后二年两个阶段,分别采取不同途径进行培养,以探索切合学生实际和适合学生成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语域与翻译     
所有语言根据使用场合发生变化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本文从文本的角度来探讨了语域理论与翻译的关系,揭示了影响语域的三个因素,即语场、语式和语旨,并针对不同的语篇范围和语篇方式以及语旨的变化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场域论下的教师教育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研究并探讨教育转型时期教育场域发生的变化以及场域与惯习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导致教师角色转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教师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印度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自独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近十年来,随着印度本国和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印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规划与设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此,本文在考察了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轨迹之后,从新旧两个方面分析了印度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改革措施,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布尔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分析北京奥运和伦敦奥运报道中媒体场域的变化,以思考新媒体对奥运报道场域的影响.认为奥运报道中的游戏规则在近年来变化尤其明显,特别表现在网络社交媒体的加入上,其从侧面改变了主流媒体报道奥运的方式,使得受众的意见越来越重要,奥运报道媒介场中的张力更大,各种力量的博弈变得更均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教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是在高等教育还是在初等教育中都体现了其重要地位.数学功能大致可分为两类:教育意义(数学文化)和科研意义.人们往往认为数学在初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其教育意义(数学文化),而数学的科研意义则主要存在于高等教育中.其实,这是对数学教育认识的一种误区,数学文化的教育意义和科研意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渗透的.  相似文献   

12.
微媒体的勃兴塑造了强大的微文化场域,成为当下思想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舆论信息的放大器。高校大学生作为微文化场域的特殊力量,以微博、微信等为载体的"微传播"方式成为这一群体主流的信息渠道,舆情的研究视野随之发生转移。研究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演化规律和舆情干预机制,是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3.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用高等教育的视野进行研究 ;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新专业 ,其专业特征一是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 ,二是具有很大的学科综合性 ;相比较而言 ,使用“初等教育”代替“小学教育”作为其专业名称 ,更加科学规范 ,也有利于与国际教育接轨 ;这一专业的培养模式可设计为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和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四个课程平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以场域范式关照高等教育研究是对大学作场域解读的尝试,具有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意义。大学作为场域的特殊形态,遵循权力冲突的场域变迁动力原则。场域范式为大学内外部关系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将大学视为具有自身逻辑与运行规则的知识生产、传播场域,有助于解答"大学是什么"的本体论命题。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市场化筹资是其缓解经费短缺、实现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进程,正在促使高等教育的筹资和融资方式发生新的变化。本文在分析高等教育市场化筹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市场化筹资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6.
省域高等教育系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重要组织支撑和新的发展力量。它在高等教育地方化时期得到有效培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快速成长,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阶段走向成熟。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的成长得益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制度设计、以精英为中心的议程设置方式和决策逻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高等学校竞争式的发展方式。省域高等教育系统通过争取政策试点、学习借鉴同行以及内部自主创新等行动路径,彰显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崛起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发展价值,但也导致省际高等教育非平衡化等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关系既是一种“存在原因”,也是一种“存在范型”,还是一种“存在场域”。作为一种“存在原因”,高等教育关系对高等教育具有发动、牵引、维持和再生的作用;作为一种“存在范型”,高等教育关系与高等教育伴生同出、相互规定、相互寄生;作为一种“存在场域”,高等教育关系是高等教育的生境,它与高等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相互适应,共成高等教育生态。这三种型态的高等教育关系交互作用,形成“存在原因—存在范型—存在场域”三联式复合结构,构成理解、论证、反思、透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本体论前提。这意味着探寻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必须探寻高等教育关系作为“存在原因”的规律、作为“存在范型”的规律以及作为“存在场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如何利用学生信息接触来源的"两微一端"来展开教育工作,通过"两微一端"来对校园微传播圈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重构,成为教育者们所思考的问题。要将"两微一端"打造成一个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服务、心理关怀、就业指导、学生管理、交流互动等功能的平台,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形成校园微传播圈子系统,以此达成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场域的改变。本文以"两微一端"的"矩阵式"重构为切入点,聚焦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个体行为激励动机和集体行动的协调机制,破解高校新媒体整合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夯实新媒体整合发展基础,探寻"两微一端"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及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文雯  王嵩迪  常伶颖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1):112-120;128
生存环境恶化、公共卫生危机频发、地缘政治动荡以及逆全球化趋势等一系列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给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带来考验。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在全球、国家、高校等多个空间场域中被各种主体力量塑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行动场变得愈发复杂。然而,过去十年来的全球趋势是国家的作用愈发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外交战略、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人才规划等方面统筹谋划,以立法、战略规划、资金支持等形式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纳入国家战略,与世纪之交时以高校为主体主导国际化发展的偶发性、碎片化、边缘化特征有较大区别。本研究从国家战略的利益相关者、动因和实施路径三个维度比较了近十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土耳其等九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同性特点包括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国家战略与科技、人才战略成为一揽子战略方案,战略制定动因由“国际贡献”向“国家贡献”倾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战略行动新趋势等;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中的功能、动因、行动路线上存在差异。研究对我国谋划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国家战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学德育课堂生态发生了新变化,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仍存在诸多误区,未能有效实现课程的德育价值,中学德育课程教学品质亟待提升。从本期起,我刊特约请陈光全老师开辟专栏,基于对当下中学德育课程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审度,从课堂场域中的师生关系、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流程中的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