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行教材十一册第三单元“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一、引导学生明确“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意义,是学生学会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基础“稍复杂分数应用题”中“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意义比较抽象,但又对解题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学生如不明确这句话的意义,就确定不了正确的解题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例题教学时,要结合题意和线段图引导学生明确“甲比乙多(或  相似文献   

2.
本节教学内容为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材第83~84页例4、例5),第1课时,新授课。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里的“稍复杂”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数量的两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例4),以及两个量之间,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少)几分之几的关系(例5)。这一类应用题,在以往的教材中是安排用2课时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1 说课的内容 :浙江省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第89—93页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第一课时“求一个数与它的几(百)分之几的差是多少”的应用题例及练一练第1—8题。2 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稍复杂的“求一个数与它的几(百)分之几的差是多少”的应用题 ,是全册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是前面简单的分数和乘法应用题的发展 ,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应用 ,也是进一步学习相应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掌握这一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  相似文献   

4.
<正>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它比整数、小数应用题有了扩展,数量关系抽象复杂,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对此,教师在教学前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的意图,了解所教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困难的原因,设立"基础训练"环节,为学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分数应用题特别是分率不直接对应的稍复杂的应用题 ,学生无法找准单位“1”的量对应的分率 ,往往束手无策。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解分数应用题的思路呢 ?一、分析题意写数量关系式分析题意找正确数量关系是列方程的依据 ,也是列算术式的依据。在教学时 ,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 ,写出题目中所求的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写出题目中已知数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数量关系 ,再把数量关系式用等式表示 ,对未知所求的量用“ ?”表示。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就会这样地去分析 ,并列方程或列式进行解答。例 1  …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79页分数应用题例3,实际上是“和倍”问题的变形,在数量关系上与“和倍”问题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仅仅是把已知条件的倍数关系变成了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那么这节课如何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把整数应用题同分数应用题统一起来,为今后学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做准备呢?我认为,教师除了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外,还应扮演好“欣赏者”的角色。一边欣  相似文献   

7.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整、小数应用题有了扩展,数量关系抽象复杂,解题方法难以确定,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新课前,必须加强以下基础训练,以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一、说的训练“分数的意义”是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起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依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8.
<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最抽象、学生最难理解的数学知识之一,也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内容之一。怎样帮助学生学好分数应用题,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使学生学会、理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法。一、让学生用不同思路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求: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一性质把分数化成指定的分母而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为以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打下良好基础。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学生动手分火柴棒。①把12根火柴棒子均分成2份,并说明其中的一份是总数的几分之几?数数有几根? ②再把12根火柴棒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数数有几根? ③把12根火柴棒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3份,  相似文献   

10.
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抽象,历来是应用题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教法是分类型,给出解题模式,学生机械地、表面地分析,结构形式稍有变化就感到束手无策。这样的教学形式既不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了突破这一教学形式,多年来笔者积极尝试运用整体原理,利用方程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统一起来,从而揭示解题规律。一、在学习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为学习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作铺垫分数乘法意义是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思维的依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而分数应用题则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相当复杂 ,乘法、除法易混淆 ,又由于受整数应用题“比多”、“比少”的影响 ,“甲比乙多几分之几”常被误认为“乙就比甲少几分之几” ,从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如何学好这部分内容呢 ?关键是找准“1” ,利用“1”。掌握了“1” ,就等于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灵魂。这里的“1”指的是单位 1,又叫标准量 ,它是对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的概括表述。在实际应用中 ,如何辨认单位1,就成了解题的突破口。首先 ,可以从题目中反映两个数量之…  相似文献   

12.
张瑞才 《云南教育》2002,(25):41-42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分数应用题,通常指那些运用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答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及相应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些应用题数量关系抽象复杂,学生不易理解,是教学的难点。能否正确地判断单位“1”,正确地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联系运算的意义正确地选择运算方法,是学生能否顺利地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决定因素。本册教材强调了方程解法的重要作用,引入方程统一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法,删去了原来的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算术解法,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突…  相似文献   

13.
分数复合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易把握此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笔者以为如果能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问题是可望得到解决的。一、在“共性”中寻求基本思路分数复合应用题尽管千变万化,但它总不会离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个知识“点”。较繁杂的分数复合应用题中,学生认为难度大“的是题目条件中没有直接给出表示单位“1”的数量的题目。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是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教材通过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架起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例1是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时通过教材中的“想”,根据题中叙…  相似文献   

15.
对应法     
《红领巾》2009,(9):34-35
有些竞赛题是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题目结构复杂,能不能找到一把钥匙去打开千变万化的分数应用题的大门呢?我们分析一下分数应用题的特点是,一个数量对应着一个分率,也就是一个数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这种关系叫做对应关系。找对应关系的思考方法,就叫做对应法。运用对应法可以打开分数应用题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些同学一看到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就头痛,感到无从下手。就其常犯错误看,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受整数应用题中“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影响,误以为甲比乙多几分之几,乙就比甲少几分之几;另一种是不能正确判断数量关系,乘法除法分不清楚。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抓住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没有弄清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规律。因此我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找准整体“1”,做到量率对  相似文献   

17.
分数乘除应用题分“基本题”和“稍复杂的题”两种。“稍复杂的题”的解题基础与“基本题”相同,但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主要是已知数量或要求数量的“对应分数”没有直接给出。因此在练习时,首先要做好有关的基础知识的复习整理工作,使学生掌握好解题的关键。1.找对应分数的练习某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几分之几?(1/5)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第九册47页例1(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二、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掌握解答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49页的例2是一道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苍海号捕鱼船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4)。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学生默读例题,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接着:教师 A 这样组织教学,指着线段图问:“六月份捕鱼吨数相当于五月份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解答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掌握形如a×(1±n/m)=b这类较复杂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与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对数学语言“a比b多(少)几分之几”所表达的数量关系不容易分辨清楚。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呢?下面是五年制第九册49页“应用题”例2的课堂教学程序。 (一)抓住重点,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