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新闻报道真实,观点正确,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新闻报道虚假,就谈不上新闻的可信性、公信力,也就失去了新闻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失去了大众对媒体的信任.新闻也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报道出现的失实或虚构,夸大和片面性报道,不仅新闻工作者失去了职业生命,而且社会影响恶劣,负面作用广泛,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加强从业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在采访中还要深入实际,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在采访和组织稿件的工作中,处理好"短、快、活、强"与"真"的关系,避免新闻报道的失实.  相似文献   

2.
高阳 《今传媒》2015,(3):43-45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的真实性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真实,超出一定范围的真实就失去了意义。近几年,伴随着与新闻相关的产品的产业化的发展,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显现出来,即新闻失实这一现象。各种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削弱了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程度,影响了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公信力。新闻从业人员作为社会公器的运用者,应该加强自身的新闻自律,更加自觉地在法治范围内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本文将以虚假新闻和新闻失实为例探讨加强新闻自律,防止新闻侵权,保证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全面推动下,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迅猛,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对其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新闻工作者必须要鉴定信念,应对挑战,如若不然就会使新闻丧失真实性,让假报道充斥媒体之上,严重地误导公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有损媒体公信力.发生这样的情况会使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蒙羞.因此,我们可以说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不论是在何种情况之下,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要遵守真实性原则,并努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本文先是介绍了真实性对新闻写作的重要性,继而介绍了影响新闻写作真实性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如何确保新闻写作的真实性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德泉 《青年记者》2007,(15):77-77
放弃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也就意味着牺牲了媒体的公信力,失去了这两点,传媒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之所在。坚持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之一。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在长期的新闻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被受众信任的气质。它是媒体的立身之本,社会责任感高低的表现。①在2013年1月4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要提高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②媒体公信力的建立来自于诸多方面,如新闻媒体对信息公  相似文献   

6.
虚假报道、虚假信息不时地通过不同渠道屡屡出现在不同媒体上,歪曲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也失去了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所以坚决遏止、封杀、杜绝虚假新闻已经势在必行,必  相似文献   

7.
郭燕 《新闻采编》2006,(6):37-38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新闻报道真实,观点正确,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总则。新闻报道虚假,就谈不上新闻的可信性、公信力,也就失去了新闻应有的作用,失去了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显然也不会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新闻报道失真,新  相似文献   

8.
一、"三贴近"是求真求实提高新闻媒介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对新闻媒体来说,新闻的真实性也是新闻媒体的生命.新闻媒介存在的最大价值和最大的社会意义就在于真实客观地对"新近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真实性是取信于民的必备条件,是新闻媒介存在之本.  相似文献   

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不容置疑的.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绳.它不仅关系到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也是新闻工作者诚信度的试金石.但是,长期以来,违背新闻真实性,凭空捏造,恶意杜撰的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中宣部等五部门多次下发通知,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打击虚假新闻的力度,官方媒体的虚假新闻有所遏制,但由于网络大军的加入,微博的兴起,使虚假新闻蔓延之势从整体上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介公信力的基础,也是新闻工作者基本准则。失去真实性的新闻对受众而言无任何价值,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古往今来,探讨新闻失真的著作文献有很多,他们从各种角度论述了新闻失真现象的成因。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叙述学的视角,对几十年来无法解决的新闻失真问题加以思考。文章通过分析媒体采编播工作中的"叙述"环节,从叙述学角度探讨媒体中的不当叙述可能导致的新闻失真现象,旨在用叙述学知识指导媒体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减少新闻失真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林绮云 《新闻传播》2004,(10):70-71
公信力包括传媒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其中真实是取得公信力的最重要要素之一。假新闻与新闻发展要求相悖而行,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因此,网络媒体要提高其公信力就先要遵循新闻发展规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性的新闻,也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保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责任和素质。  相似文献   

13.
参加今天的"维护新闻真实性、提高媒体公信力高峰论坛"暨"十大假新闻"评选十周年研讨会,首先要向<新闻记者>十年打假走过的历程表示敬意.<新闻记者>用它的行动阐述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铸就公信力,公信力铸就影响力的真理.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严重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也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公信力,危害新闻事业健康发展。虚假新闻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它的出现不仅是新闻界之耻,更是整个社会之辱,是必须铲除的毒瘤。  相似文献   

15.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多年以来各种虚假新闻经常见诸各种传媒.本文分析了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产生的根源及危害,提出了杜绝虚假新闻、维护新闻真实的具体措施,为提升媒体公信力指明了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媒体的毒瘤,而今一些假新闻不仅泛滥于地方媒体,也开始出现于国家级权威媒体,致使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痛打假新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媒体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透析假新闻的成因,阐释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使大家识别假新闻,痛打假新闻,消灭假新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假冒伪劣成了一大社会公害,就连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中也有假货。这种情况虽属个别,但影响很坏:编采人员在"吃官司"的同时,媒体也失去了公信力。因此,新闻安全成为各个媒体关注的问题。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也是新闻诸多属性中最刚性的、毫无回旋余地的属性。媒体工作者应该树立怎样的新闻安全生产观,遵守怎样的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如何避免假新闻和新闻官司。为此,本期选登几篇相关论文与大家共同思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常河 《新闻世界》2008,(9):27-28
新闻的真实性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同职业生命。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真实性越来越受到冲击。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放松了新闻职业道德,使得媒体应有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9.
找准做假新闻源头 多管齐下打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向是新闻的根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正确舆论导向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但不容避讳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这些或捕风捉影、凭空编造,或夸大其辞、违反常识的虚假报道,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20.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媒体的毒瘤,而今一些假新闻不仅泛滥于地方媒体,也开始出现于国家级权威媒体,致使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痛打假新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媒体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透析假新闻的成因,阐释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使大家识别假新闻,痛打假新闻,消灭假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