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许长 《兰台世界》2016,(15):34-35
依法治国背景下,现行的过于强调公共利益性质的人事档案法律制度局限性日益显现。从公权与私权制衡的角度,分析人事档案法律制度中公权与私权关系失衡的表现,并从树立"以人为本"立法理念、重构人事档案法律体系、保护人事档案个人信息权等方面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
从法律关系角度审视人事档案的所有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事档案所有权问题是档案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仅从人事档案的形成过种中,人事档案与人事档案的本人、人事档案的形成单位和保管单位,以及相对于规定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简要分析现阶段如何审视人事档案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3.
人事档案遗失救济属于民事救济,应当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范体系内展开。人事档案的国家所有权属性不应成为主张遗失损害赔偿的阻却事由,档案管理者违反档案管理法规造成档案遗失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行为。人事档案遗失损害赔偿满足个人信息侵权的构成要件,适用过错推定归责原则,损害结果上包括财产性损害与非财产性损害。若人事档案可恢复原状,应当优先适用重置、补办档案等责任承担方式;财产损失包括预防后续损害所支出的费用与因档案遗失发生下游损害所受到的间接损失。因人事档案个人信息泄露而直接侵害人格权,或者单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情形均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具体数额的确定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酌定。  相似文献   

4.
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可行性研究及法律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界围绕人事档案所有权及知情权方面的争议颇多.文章针对人事档案国家所有而形成的人事档案信息的封闭式管理模式,提出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的可行性,并对人事档案管理中心遇到的新的细节问题进行法律探索.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3,(S6):140-141
<正>长期以来,我国人事档案的管理特别强调保密,保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公民个人的隐私利益也得到有效的保护,但这种过于刻板的保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讲却是以牺牲个人信息权为代价的。推行人事档案与本人见面制度,将知情权引入人事档案的管理之中,实现人事档案的知情权与保密性的有机统一,体现的是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  相似文献   

6.
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传统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与档案信息本人见面制度,制定科学的鉴定、更正和更新程序,明晰人事档案管理主体、人事档案形成单位、档案信息本人的权责关系,建立个人信息监督、保护机构,建立“人事立户”的存档新模式等设想。  相似文献   

7.
个人信息权保护及其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毅 《档案管理》2005,(6):39-41
本文在分析个人信息权的内涵和基本构成的基础上,对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现实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反思,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设想。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方式,对个人信息权予以明确规定,完善我国民法关于人身权方面的法律规定,完善我国侵权责任法方面的法律规定,并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律法规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人事档案是与公民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档案。本文分析了处理好人事档案纠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研究了人事档案纠纷形成的原因及人事档案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据此找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数字化档案开放利用中个人信息权保护面临的难题,试图探讨数字化档案开放利用中对个人信息权进行有效保护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人事档案所有权到底该归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人事档案的管理在档案学界、法学界、社会学界、人力资源管理学界都引起了很大反响 ,特别是去年《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多家报纸对当今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的采访和报道 ,更是在社会上引发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的呼声 ,近几个月的档案期刊中对于人事档案的讨论之声不绝于耳 ,笔者希望借此文初步探讨一个基本问题———人事档案的所有权问题。所谓所有权 ,法律上解释为 :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人事档案所有权是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问题 ,但我国现行的人事制度恰恰在此问题上似乎还…  相似文献   

12.
人事档案是与公民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档案.本文分析了处理好人事档案纠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研究了人事档案纠纷形成的原因及人事档案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据此找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兵  杨婌娴 《中国出版》2023,(17):26-31
“删除权”(right to delete;right to be forgotten)指在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情形下,信息主体可以请求信息处理者及时删除相关个人信息的权利。“删除权”在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均有所规定,其行使对于保障数字时代个人信息的完整性与自决性至关重要。然而,我国现有删除权法律规定更多是一种昭示性和象征性阐述,具体适用规则不尽清晰,给后续司法裁判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本文将基于国内外典型司法判例和“删除权”法律文本,对其法律适用中的权利义务主体、行使方式、限制因素等规则予以明确和构造,以期为未来我国“删除权”的立法细则和实践落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个人信息被遗忘权作为一种新型私权,是平衡言论自由和隐私自主的重要途径,其在欧美国家的立法进程中均有重要体现。[方法/过程]从欧盟与美国对“个人信息被遗忘权”法理逻辑和立法进程的历史考察入手,探讨欧盟与美国“个人信息被遗忘权”法理逻辑差异的缘由,并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被遗忘权”的法理逻辑再定位进行考量,以法律逻辑再定位为切入点,对被遗忘权的权利空间布局进行细分,以应对数字时代的新挑战。[结果/结论]信息控制者在收集和处理公民个人信息过程中必须履行审慎义务,构建个人信息利用中的主动保护模式,不断与国际个人信息保护趋势接轨,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许长 《山西档案》2006,(6):35-36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员工在社会流动过程中,有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在人事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的,以备查考的各种历史记录的集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已制约员工的合理流动。笔现结合个人信息权的有关理论剖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宪法>、<民法通则>、<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探讨档案所有权与著作权、保管权、开放利用权、公布权的法律界定.全文共分以下四部分内容:一、档案所有权与著作权慨说.  相似文献   

17.
人事档案管理侵权行为主要体现为对资料内容正确性原则、安全保护原则和个人参与原则等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的违反.应当将人事档案关系人时其人事档案的合法利益,规定为法律上的人格权.在司法救济上,应当注意人事档案关系人对其人事档案的合法利益中的精神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保护,既要给予受害人因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侵权行为导致的经济损失(物质损害)的救济,也要给予受害人因该侵权行为而导致的精神损害的救济.  相似文献   

18.
1.私人档案所有权主体对其所拥有档案的占有权。私人档案所有权主体享有对其档案的绝对占有权利,档案所有权人也可将档案占有权委托国家或私人机构代为保管,但私人所有权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2.私人档案所有权主体对其所拥有档案的使用权。私人档案所有权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未明确给定不予公开的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与国家秘密范畴,致使权利边界模糊不清,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审查、公开信息过程中,隐私权与知情权、信息获取权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权发生冲突。研究认为,冲突的解决方式是重新厘定不予公开的隐私信息、商业秘密、国家秘密范畴;建立严格、合理的保密审查机制及法律问责机制;修订《保秘法》;出台《隐私权法》与《商业秘密法》。  相似文献   

20.
李玉梅 《兰台内外》2023,(20):10-12
随着国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越来越依赖信息化系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服务。“互联网+”时代特征是对各类海量数据处理的多样化和层级化,人事档案是个人信息数据的承载体,通过将档案实体与“互联网+”相融合,人事档案的大数据管理模式也日益成熟。鉴于此,本文重点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构建,有利于优化创新档案管理模式,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数据质量和开发利用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