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作文评改"少、慢、差、费",而非指导性作文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教学思想和方法.把这种理念渗透到作文评改中,帮助学生建立作文评改小组,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作文评改工作,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互评,互改、自评、自改中真正领悟写作的奥妙,激发其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把作文评改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改文章的活动中,学生才能把修改习作当成自己的事,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本文从教授评改方法、激发兴趣、以互改促自改、循序渐进训练等几方面阐述了把作文评改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把作文评改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改文章的活动中,学生才能把修改习作当成自己的事,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本文从教授评改方法、激发兴趣、以互改促自改、循序渐进训练等几方面阐述了把作文评改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改革:教师基本不改作文,发动学生相互评改。 我为什么要采取这一措施呢?主要平时有感于教师评改作文费时费神太多,而到发给学生时,他们的注意力早已转移,不甚热心阅读思考,作文水平提高有限。改革就是要把教师从作文评改的繁重劳役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从相互评改中真正懂得作文之道,从而获得比教师评改更好的成绩。 作文互评互改的过程和方法是怎佯的呢? 首先,宣传作文相互评改的意义,让学生坚信,相互评改以至能自我评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金光大道。我讲名家主张,课本相关说法,教师评改的利弊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评改中,我首先交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评改符号,并把我以往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和步骤介绍给学生,同时进行了评改示范。“每人都当小老师!”好奇心促使学生去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他们基本上学会了一查、二读、三问、四比、五议、六改、七批、八辨、九定、十审的作文自评互改方法。首先是自查:一查作文初稿,中心是否明确;二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加强了从写到改的实践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同时,学生要进行作文评改,必须对所选的材料进行再分析,再认识,然后根据评改要求,通过对自己和别人的文章进行评改,提高认识能力。评改这一过程是学生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大纲指出的“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的教学思想。一般而言,学生进行作文评改可以分为示例评改、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互评自改四个步骤进  相似文献   

7.
邹丽 《吉林教育》2008,(6):47-47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彼此的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一论述,确定了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性地位,既是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新要求,也是突破现行评改瓶颈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作文批改以及对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批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自改作文的能力,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改,让学生自己掌握评改作文的权力,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写评语的讲究,注意多用激励性的语言,灵活处理每一个学生的作文。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的体会,无自修自改便徒劳无益……假如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这是终身受用的。”叶老先生这几句话明确指出了作文评改的方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自己学会修改作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的作文批改作了大胆的尝试,根据新的小学作文理念要求,打破了以往作文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一传统模式,把作文的评改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目标导向下互评互改,取长补短。这样充分调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一直沿用的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作文教学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本文阐述了教师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要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评互改""师生共同互改",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既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使学生在评改中逐渐摸索与领悟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作文水平和鉴赏美文能力,使学生在习作互动评改中共同进步成长。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参与评改作文的方法很多 ,可互批互改、分组批改、自批自改等。不论哪种方式 ,学生参与进来 ,改变了作文教学中陈旧的思维模式 ,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 ,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另一方面 ,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文过程中 ,能逐步领悟到写作的真谛 ,从而逐渐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另外他们在相互找毛病的同时 ,也激发了彼此的竞争意识。但需要指出的是 ,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老师一定要及时给以方法的指点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开始教师可以挑选几篇不同类型的 (好、中、差 )作文做示范批改 ,指出错别字、不恰当的标点和病句…  相似文献   

13.
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切身体会到学生作文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并不是说学生写不出较为规范的作文,而是缺乏个性,没有生气,千篇一律,不够新颖。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新目标,作文评改是一个重要问题。一、教师批改与学生批改相结合学生交上作文,教师粗看一遍,选出好、中、差作文,详细批改。讲评时,教师重点讲作文要求,然后,把其余的作文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们进行自改或互改。互改时,可以同桌互改,也可小组交换互改,教师巡视抽查批改情况,最后重点讲评几篇共性的,指出其解决的方法。学生们在相互讨论中也就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学生…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大胆创新作文评改方式。学生自评自改、小组互评互改、教师复评反馈这三种评改方式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有利于建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在作文实践中大胆采用新型有创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改:注重学生的参与.小组互评、互改、批改时坚持鼓励性原则;批改后选取典型作文、长善救失;最后检查评改效果,完善评改环节。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作文评改,目前仍未摆脱以教师评改为主的窠臼,没有发挥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没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写作规律,提高写作兴趣和水平,因而收效并不明显。由于传统观念作祟,人们长期的思维定势,学生作文,老师评改,天经地义。相当多的学校领导和家长迷信精批细改,使得教师既厌恶精批细改,又不得不操持精批细改的方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精批细改这一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的弊端也显露无遗。首先是这一作文评改方法忽视乃至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到了一个不恰当的位置,致使作文评改中师生的双边活…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最能突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写作教学中又强调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它是这样要求的:“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明确强调了在写作教学中,在重视作文指导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作文评改的要求。所谓作文评改,笔者认为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评价,第二是修改。这两个方面都是学生…  相似文献   

18.
评改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传统的评改方法禁锢了教师的手脚,窒息了学生思想的火花,教师苦不堪言,学生收效甚微,叶老早就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育书简》),叶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传统的批改弊病?叶圣陶先生又强调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将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47页~148页〕,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互改作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认为,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广泛交流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评判能力,通过互评,取长补短,克服只重分数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最能突出语文综合能力的写作教学中又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具体要求是:“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明确强调了在写作教学中,在重视作文指导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作文评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作文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这方面,教师要认真地加以指导。一、明确标准,让学生掌握评改尺度作文评改要先评后改,为评得有理,改得恰当,我们根据《大纲》要求制订了作文标准,并把它交给学生,让他们按标准评文、改文。标准如下: 思想健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中心明确,不能多中心和无中心;内容具体,详写的地方具有真情实感,体现中心,略写的地方为详写服务;条理清楚,段落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句子通顺、连贯、紧凑;用词准确、搭配合理;书写工整,没有错别字,标点准确;符合训练重点,体现训练要求。二、授以方法,进行多步评改学生掌握了作文标准,教师要授以方法,培养学生自评自改作文能力。评改的基本方法:先检查布局谋篇,再检查遣词造句、标点的使用;随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