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电视(MTV)是一种较常见的艺术形式。上世纪80年代产生于美国,1993年,央视连续几届举办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极大地推动了它在中国的发展。如今,音乐电视已经成为一门成熟且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它不再是音乐与画面的简单组合,而是真正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具有时代感、艺术性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现代音乐电视是将歌词的内涵与思想、音乐的主题与情感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一种复合性艺术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双重结构特征:音乐与画面相互贯通,相互交融,形成音画合一的整体。而音乐电视追求的最高境界亦在于应用电视手法构成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电视画面,呈现独特的艺术美感。一、以“音”传情:音乐电视的听觉想象有人说,歌曲是  相似文献   

2.
陈月明 《新闻界》2005,(4):83-85
自上个世纪末,我国电视上的饮料、运动休闲服装广告(如可口可乐“0%的限制“、百事流行鞋“Hip-hop也有中国工夫“等广告)率先采用音乐电视(MW)形式后,越来越多的商品广告呈现出MW的风格.快速切换的画面、音乐伴随的形象、难以连缀的事理、语言信息的缺失,这些MTV表现手法的运用已成为当今电视广告一种新的创意取向.……  相似文献   

3.
施翌 《现代传播》2005,(5):112-114
一、音乐与画面,谁主谁辅音乐电视是由视觉(画面)和听觉(音乐)两个层次构成的。抛开纯器乐作品不谈,大多数MV音乐中包括音乐与歌词两个元素。音乐是时间艺术,它以结构化的声音材料在时间中展示其过程,所创造的幻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情绪性和意境性,但“它暗示出来的情绪总是模糊不清的,并且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而画面是具体可感的,它能创造出直接的视觉形象,在画面空间中易于展示捕捉和领悟情境和内涵。传统的电视音画关系,是画面语言主导音乐语言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电视音乐是电视画面内容有机的深化和艺术化的延伸。无论是在专题…  相似文献   

4.
付岩 《声屏世界》2007,(6):46-47
电视语言是由“声画字”共同构成其表意系统的,是整体传达“视听读”的平面思维。电视纪录片就是根据电视特有的表现手法来纪录一段生活流程,来展示生活的原貌,让受众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又以另样的角度来审视生活。因此,电视纪录片必须遵循纪实的叙事原则,同时不排除艺术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据《北京晨报》报道,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维亚康姆公司日前与中国国际电视公司正式签约,从4月26日起正式通过广东省有线电视网全天24小时循环播出该公司旗下MTV音乐电视频道的独家节目。MTV音乐电视频道是得到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在内地落地的第一家国际电视媒体———早在1999年该频道就已经获得了在三星级以上酒店和涉外小区的落地权。MTV全球音乐电视网国际总裁毕龙毅表示:“MTV全球音乐电视台在广东的落地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广东的MTV音乐电视频道是依照中国年轻观众的口味,融合MTV全球的节目资源设计和制作力量,以音…  相似文献   

6.
李飒 《记者摇篮》2004,(11):7-7,25
电视要“电视化”是近两年提出来的一个新观点。所谓“电视化”.就是运用各种先进手段,让电视观众在屏幕前看到其他媒体无法表现,而且观众平时又很难看到和感受到的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更有冲击力的画面,听到更真切的现场音响。在这方面,音乐电视(MTV)、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电视文艺等等,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的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MTV 中的画面剪接、特技的运用,不仅衬托出音乐的情感氛围和环  相似文献   

7.
音乐电视,顾名思义,是由歌曲和画面构成的。歌曲和画面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融洽、相互交错、相辅相成的关系,一首成功的MTV作品必定是这二者有机和谐契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是一个由多符号系统构成的叙事文本,其中影像符号是赛事转播文本中的主要构成符号之一.影像符号具有选择性和抽象叙事特征,因此体育赛事转播也就具有了叙事主体(电视导播、摄像师)的可阐释空间,叙事者的叙事风格形成,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叙事方式选择也才具有了现实可能.NBA电视转播的影像符号系统构成方式以及符号编码方式,不仅可以保证对比赛的忠实再现,同时还强化了赛事的影像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9.
音乐电视是一种以音乐为主,画面为辅的电视形式,本文主要从它的主要艺术构成旋律、歌词、画面和演员的二度创作来讨论音乐电视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0.
音乐电视中,画面融于音乐中而表现作品主题,必定要有与音乐手段的不同分工和发挥不同的功能。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只能是以音乐形象语言表达一种发自内在的情绪、情感、意境。如歌颂、赞扬、抒发、抒情、叙述等等。而其中歌词只是加上了文学语言而使音乐表达更具体化。音乐艺术的表达,可激发人们自己内心的共鸣和想象然而画面,作为视觉手段融于音乐中除加强音乐表达的情绪、情感、意境外,更重要的还是能以视觉画面的艺术形象更深刻地体现作品的思想内涵,就是说,这个画面表现不是从属音乐歌词且被动地为之图解,而应该是与音乐手段共…  相似文献   

11.
电视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作用于观众的感知,视觉和听觉构成了电视语言的两大要素,它们的相互配合,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即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其中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  相似文献   

12.
第三届中国音乐电视MTV大赛在全国各界的热切关注下,于九五年岁末揭晓,金、银、铜奖各有得主。广西金海湾音像实业联合公司精心制作并选送的音乐电视作品《母亲》在全国600多个参赛作品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拍好音乐电视,首要的基础是有好歌,歌不好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一次我们在广西电视台播放的文艺节目中,看到了由魏敏作词、张文明作曲、特邀总政歌舞团郁钧剑演唱的歌曲《母亲》,发现歌词新颖,情深意浓,婉转动人,便确定拿这首歌来拍一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MTV 一台’93中国音乐电视(MTV)作品大赛的颁奖晚会,把电视观众带入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从这台晚会播放的获奖作品中,观众看到了我国MTV现在的水平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自从MTV这种音乐传播形式诞生以来,流行音乐就从广播扩散到了电视,而这种声画合一的音乐结晶体已经成为年轻人钟爱的节目类型,同时MTV的出现也为电视增添了不少生动鲜活的“血液”。 总的来看,有美国的MTV音乐频道在统领全球MTV的潮流走向,香港的Channel[V](音乐电视频道)则在亚洲地区MTV传播领域稳坐第一把交椅。而在大陆地区,MTV这种相对新兴的电视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各级电视媒体的青睐。中央电视台的《音乐电视六十分》因其特殊的地位,每天播放由它领衔生产的大量国产MTV。做为美国MTV频道的有力触角,一个名为《MTV天籁村》的流行音乐节目正以全国有线电视台联网的方式伸向各大中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另外有香港电视音乐节目克隆版的湖南卫视的《音乐不断》着实为看不到Channel[V]的大陆观众解了把馋。余下各省台甚至地市台的此类节目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最近,国内最具国际化的城市——上海,又诞生了一个上海有线音乐频道,领先一步开创了大陆电视媒体开办专门音乐频道的先河。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使地方台的流行音乐节目办出特色,是编辑们急需考虑的问题。我以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看清自己手中掌握的节目素材的特征。做流行音乐类节目比较理想的状态是随  相似文献   

15.
正电视是一门综合的视听艺术,它是以画面为基本元素,与声音共同构成了电视语言。如今,电视节目的种类多种多样,而电视纪实作品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电视纪实作品,又称为电视专题片,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如果说新闻节目是电视台的支柱,那么,电视专题就是电视台的血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大批堪称艺术精品的电视纪实作品《沙与海》、《西藏的诱惑》、《最后的山神》、《藏北人家》和《望长城》已经冲出国门,并掀起了中国纪实作品的新运动。电视纪实作品中的声音主要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三部分,也叫做声音三要素,语言是用来表意的,音乐是表情的,音响是表真的,他们一同构成了丰富的声音世界。电视  相似文献   

16.
<正>电视画面是指由摄像机拍摄的图像,非常直观生动的可视画面,也就是电视的视觉语言,一切可以诉诸观众视觉感受的电视图像元素可称为电视视觉语言。以其视听结合、以视为主的基本特征,是电视新闻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一、电视新闻画面的构成电视画面既是视、听同步的,又是时、空一体的。视觉语言的形象表现一方面是指把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正MTV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相信,21世纪是电视音乐的时代。它用现代视觉艺术与现代听觉艺术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视听世界。现代社会使生活艺术化,艺术大众化、生活化,MTV无疑就是艺术生活化的最显著标志。当代中国MTV的发展必然带来拍摄和剪辑在技巧和风格上的发展,带来对传统意义上的MTV的突破。蒙太奇(法语Montage),原意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在MTV的创作中,根据其情节的需要、还有观众的注意力和关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它是以视觉艺术为本体的,它的故事、情节大都通过画面语言来表现。纪录片的画面语言是指电视画面的叙事方式和表意系统。本文基于纪录片的三种语言,分别阐述在纪录片中的作用,用于指导纪录片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姚志文 《今传媒》2016,(11):25-28
以身体奇观为中心架构电视故事,通过连续报道建构电视戏剧,这是电视报道恐怖事件的基本叙事范式.这种叙事范式是恐怖主义以身体暴力展示权力、以暴力冲突吸引社会关注的行为特征与电视媒体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媒介特征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常江  王晓培 《现代传播》2015,(4):102-106
本文使用"再现"理论与叙事学方法,对近年来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制播的11部(共24集)以"中国崛起"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尝试解读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加以建构的意识形态机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勾勒西方电视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主要叙事模式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在特定的国际社会与文化语境之下对其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