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即师魂。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付出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2.
爱,是人世间一个永恒的主题,爱使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师爱无疆,正是这份沉甸甸的师爱,凝聚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份力量帮助教师做学生的贴心人,这份力量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又要表现出深刻的理智。正因为教师有了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开朗的要爱,文静内向的也要爱。正因为老师付出了爱,学生才能得到爱,在爱的怀抱中,学生们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程庆丰 《新疆教育》2012,(23):67-67
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要上好一节体育课,除了教师要做到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好课,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外,还需要学生积极配合。要切实完成教学计划,学生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学要求,前提是严谨教学,严格要求。但光“严”不行,还必须要有“爱”,只有抓住“严”和“爱”两方面,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师爱是一门很深厚的学问。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重.才能建立起“尊师爱生”的和谐关系。这是因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也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而这些,都需要“爱”的关怀,下面从“宽容之爱”、“信任之爱”和“倾听”三个方面浅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浅谈师爱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多给学生一些“爱”,才能用“爱”激发“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爱”学生要掌握好温和与严厉的尺度,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爱。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学生时,只有严慈相济才能使学生茁壮成长。因为“严”是严格教育学生思想良善、严格规范学生行为端正;“慈”是给学生爱的滋养,滋养学生不断完善,健康发展。教师唯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唯有对学生负责,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他们为祖国优秀的建设者奠基。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育人先知人,知人先知心”。爱是一把钥匙,能开启人的心灵之门。教师只确‘充分了解学生心灵深处的奥妙,真正地爱学生,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学生只有理解老师的爱,“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学生时,只有严慈相济才能使学生茁壮成长。因为“严”是严格教育学生思想良善、严格规范学生行为端正;“慈”是给予学生爱的滋养,滋养学生不断完善,健康发展。教师唯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唯有对学生负责,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他们成为祖国优秀的建设者奠基。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曾指出:要给儿童三种食品,即营养、知和爱。而爱是造就儿童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热爱孩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可贵的职业感情。班主任只将自己的爱无私献给学生,才能搞好班级工作,才能造一颗颗美好的心灵,才能不负众望地托起明天的朵———这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一、进入学生心灵深处沟通师生情感是重要的。无数实践证明:“情感的量是不可想像的。”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这其中“爱”便是根本。班任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时时刻刻眷恋着学生,学生中才会有你这个老师。爱得深、切、诚,才能唤起他们发向…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取得成就的关键。因此,它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条件。(一)要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热爱学生,首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识。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为学生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有了师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有一条心灵的通道。它像一种魔力,具有神奇的作用,深刻地吸引和感召着学生…  相似文献   

12.
“关爱一切学生”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基本准则。“关爱一切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产生无与伦比的神奇而伟大的教育力量。爱学生作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一是体现了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关爱;二是体现了教师对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认知;三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特殊感情及关系。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因为责任和义务,这种爱在本质上是无私的,因而也是神圣的。教师不但要爱“尖子生”,还要爱“后进生”,更不能歧视所谓的问题生以及有某些缺陷的学生,务必抛  相似文献   

13.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但要爱好学生,更要爱“后进生”。因为他们是班级的一分子,而且他们更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14.
严能生威 ,爱能近人。俗话说 :“严师出高徒 ,爱能生英才。”严和爱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教师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尊重关心 ,才能建立一种情理交融的师生关系 ,才能树立和巩固那种倍受敬畏的威信。而要做到这一点 ,严格要求是基础 ,是手段 ,关心爱护是归宿。对学生的“严” ,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管理之中。学生有缺点 ,犯错误 ,教师要指正并督促其改过 ,而绝不能姑息迁就。但是 ,“严”字要把握度 ,切忌“高压威逼”。只有严得合理 ,才有利于学生发展 ;否则 ,即会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那会…  相似文献   

15.
姚娟 《学周刊C版》2014,(1):200-201
正作为教师,我们无论从事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是从事班主任工作,都要做到有爱心,会爱自己的学生,懂得如何去爱学生,要善于爱学生,让学生能体验到教师的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付出,是一种给予,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艺术。教师的爱是学生心中的一道彩虹;教师的爱能驱走学生心中的怨恨;教师的爱能化解学生心中的仇恨;教师的爱能驱散学生心中的雾霾;教师的爱能  相似文献   

16.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贾凤魁 《学周刊C版》2014,(6):206-206
赞可夫指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教育就是爱,没有出自内心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爱才能架起沟通师生间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但这种教育的力量只有爱做基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产生奇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真心实意地爱学生,就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教师爱得深切、爱得恰当,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对学生施爱要讲究技巧。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不同方式的爱施予不同类型的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师同仁在一起爱谈论:“如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话题。时常听到这样的言论:要如何如何管制学生,维护好纪律,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某门课程要如何如何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师应当研究教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要如何如何加大学生的作业练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由于社会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主要是看学生的考分,所以教育质量就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教师对学生的爱尤其是问题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直以来,我学陶师陶,把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实践到平时的工作中,我发现以平等的爱才能温润学生的心灵;以真挚的爱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以真情的爱,才能抚平学生的伤痛。同时,以自己爱的言行感召学生,才能培养学生也拥有一颗爱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