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说:“者”字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还列有“词气词‘者’”一项。 这大体代表了语法的一般说法。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将者字结构分成两类:  相似文献   

2.
词的本义,即词的原始意义。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一词多义的问题,而且知道不论一个词有多少项意义,几乎都是由它的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申演变而来的。如: “左、右”,甲骨文里一个象左手,一个象右手,这就是其本义。后来除了表示方向的意义以外,转化为助手、帮助、协助的意思。如《尚书·毕命》:“周公左右先王”。如果字形加了人旁,词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右手力大,专指神的帮助,写作“佑”或“祐”,《尚书·汤诰》: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上蹿下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到处蹿蹦”。例如:“小松鼠上蹿下跳,寻找食物。”另一个意思是“比喻人到处活动(含贬义)”。例如:“他上蹿下跳,煽风点火。”有的词典写作“上窜下跳”。这种写法不妥。从表示动作来说,“蹿”是“向上或向前跳”的意思,“窜”是“乱跑、逃亡”的意思。所以,“上蹿”跟“下跳”是对应的;“上窜”不仅意思不明确,也跟“下跳”不对应。而且,“蹿”跟“跳”的感情色彩是中性的,而“窜”却是贬义的。因此,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写法,写作“上蹿下跳”比较妥当。是“上蹿下跳”还是“上…  相似文献   

4.
“蒙古”一词之涵义,说法不一,有沙漠说,勇敢说,山名说,王国维均以为无稽。据今人道润梯步研究,“蒙古”一词是由蒙语“长生天”和“炉灶之火”结合而成。长生天的蒙语读音为。炉灶之火的蒙语读音为,表示氏族部落的象征。由于语意和谐律的支配作用,取长生天的,加上炉灶之火,遂演变为“蒙古”。《黑鞑事略》载;蒙古人所为,“无一事不归于天,自鞑主至其民,无不然”。所以道润梯步教授认为“蒙古”一词象征着蒙古是个敬天的民族,而天是一个永恒的存在,所以有长生天之意(见新译简注《蒙古秘史》卷一P~2)。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反义共存”现象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经常会遇到同一个词兼有正反两义的现象.如《荀子·天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里“乱”与“治”相对.但是“乱”又可作“治”解.《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唐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治理之臣有十人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乱”字既当“混乱”讲,又当“治理”讲,表示相反的意义.这种正反两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就是“反义共存”.训诂学家称这种语言现象为“反训”.自从晋代的郭璞提出“反训”以后,历代的注释家、训诂学家有的沿用它、赞成它,也有人反对它.笔者认为“反训”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词义经过发展演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的语言环境可以兼有相反或相对的意义.在客观现实中,相反的现象和两个对立的事物常常相关,这种对立统一也必然反映在语言现象里.事实上在古汉语书面语中,这种“反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较为常见,因此了解和掌握这种语言现象,对我们正确理解文言文词义是大有稗益的.本文不准备对“反训”这一训诂学术语的是非再作评论,只是试图通过词例引申分析证明这一语言现象的客观存在,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内因,即主要从词义引申角度作一点尝试性的探讨.现举例如下:受有授予的意义.《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相似文献   

6.
《商君书》的《徕民》篇有这样一段意思,即本篇的作者向秦王献策说,只要秦国用免租免役和给以田宅的办法招徕韩、赵、魏的人民,那末,“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在看到的一些《商君书》注释本中,对于这个“山东”的注释,都欠妥当。一般的注释,都认为这里的“山东”是指殽山以东或华山以东。这两种注释,前一种,从地理位置上说是对的,但没有说明其政治意义,后一种,不管从哪方面说都是不正确的。战国时期的“山东”,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殽山以东的地方;其二,是对主张  相似文献   

7.
《阅读》2011,(4):23-23
在汉语中,以“同”字组成词,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很多,而且十分有趣。同父母的孩子称为“同胞”,如“同胞兄弟”“同胞姐妹”等。广义的“同胞”,指同一国家或同一民族的人,如“港澳同胞”“台湾同胞”。  相似文献   

8.
“君”字的上部分是“尹”字,表示手执棍棒使人做事。《说文》:“尹,治也。”尹字下加“口”,表示手执棍棒发号施令,象征奴隶主支配奴隶的情况,后来用来指称统治人民的君主。封建社会的诸侯、大夫都可称君。“子”是古代男子的尊称,《谷梁传·宣公十年》:“其曰子,尊之也。”《注》:“子者,人之贵称。”多作名词后缀,如“君子”。“君子”一词最早意义指君主、诸侯和大夫。“君子”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出现较多,但义项  相似文献   

9.
熟视无睹(72页——指《毛泽东选集》第五卷页次,下同) 熟视:仔细地看,逼近地看。《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睹:看见。无睹就是看不见。熟视无睹:看了也和看不见一样,或看来看去看不见的意思。有时也被引申为置之不理,不负责任。鳏寡孤独(117页)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矜(读官,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丘是一个复辟倒退狂。他认为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只有五帝之时,才是“大同”世界。那时“天下为公”,世道太平,没有妻子的男人(鳏),  相似文献   

10.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说:“者”字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还列有“语气词‘者’”一项。 这大体代表了语法界的一般说法。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交代”也有“交待”。其中“交代”包含三个义项:①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②嘱咐。③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交待”只有两个义项:①同“交代”的“③”。②完结(指结局不如意的,含诙谐意味)。表达“交代”的前两  相似文献   

12.
粤方言词“乌龙”源自博彩游戏,与博彩用语“青龙”相关,意思是“糊涂”。“乌龙王”是在“乌龙”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惯用语,用来指称非常糊涂、老出差错的人。连环漫画《乌龙王》最早刊登于1946年春的广州《针报》文艺版面。《乌龙王》连环漫画一定程度上揭露和影射蒋介石集团统治下的社会黑暗,但本质上反共拥蒋,且内容媚俗,格调低下。《乌龙王》连环漫画的主人公是一个糊涂愚蠢、荒唐可笑的角色,其性格特征与粤方言词“乌龙王”的语义相符,这正是作者将该漫画及其同名漫画杂志命名为“乌龙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谈谈“读”     
“读”是语文教学中使用得很频繁的一个字眼,可见大家对“读”是很重视的。“读”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这可用《大纲》中的几句话来诠释:“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大纲》第2面):“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  相似文献   

14.
“重言”是古汉语中连绵词的特殊形式。因为“重言”除了象其它连绵词一样,组成该连绵词的两个字存在着双声、迭韵的关系外,还必须同形。所以重言连绵词是既双声又迭韵且同形。 “重言”在汉语词汇中是很早就出现的双音单纯词,甲骨卜辞和西周钟鼎铭文中巳经出现了它们的用例。但在《诗经》中,使用频率之高是惊人的!笔者曾对《诗经》中的“重言”(注:包括少量迭字在内。笔者认为“重言”与迭字是有区别的,详下文论述,为统计方便,故暂且相混。)进行统计,凡666次,它们的分布是:凤,226次;小雅,234次,大雅,126次;颂,80次。但还必须对其它几个有疑义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能”、”可”、“欲”、“敢”等词的用法,对《左传》一书作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这些词被人们认为是助动词,其语法功能是帮助动词的看法是不对的;实际上它们也是动词,具有一般动词的基本属性;因为是表示“能愿”的动词,它们还必然地、经常地以动词或动宾词组作宾语,这是和一般动词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任存金 《阅读》2012,(10):38-39
"there be"和"have"都有"有"的意思,他们两者有何区别,让我们一起来作个比较吧。一、there be的自述"there be"表示某地存在某人或某物,其基本结构为:there be+人或物+地点。be动词要与"某人或某物"的单复数保持一致。请看下面的具体实例:1.当be动词后的人或物为单数或不可数名词时,be动词用"is"。  相似文献   

17.
说“阿”     
一个名素前冠以“阿”字,这种构词形式此自古然,魏晋以后受佛经的影响其风尤盛.这个“阿”一般认为是发语词或前缀,对此我们不持疑义.但是一般说来作为缀(一)它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也就是说它有源可寻,且从语源看,“阿”和它后面的实素的语义结合具有可解释性.那么,“阿”虚化之前的词义是什么呢?(二)它是一个不自由语素,只能与另一个单音节词构成一个双音节词,不能游离于词以外自由运用,那么“阿”有无以词的形式自由运用的情况,并以此来证明它的初始义呢?我们认为这两个问题有讨论之必要,且本文就是围绕以上提出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的.我们认为前缀“阿”的来源至少有四个:(一)同“(?)”,(二)梵语或其它外来语A或uo的音译,(三)第一人称代词“我”,(四)疑问代词“何”.  相似文献   

18.
也谈“情绪”“情感”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教科书中,关于情绪、情感的定义问题引起了许多同志的质疑,大家都感到目前尚缺乏一个明确、概括而令人满意的界说。比较流行的意见认为: “情绪和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曹日昌主编:《管通心理学》下册,第4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一个人对当前所面临的事物与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或已形成的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的切身体验或反映,就叫做情感。”(杨清:《心理学概论》,第415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  相似文献   

19.
源于李绅《拜三川守诗序》,用“棍”称坏人在唐代就已出现,从“棍”的“无赖、坏人”义产生构成了一系列“X棍”族词.词族“X棍”是一个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形式是模槽“X”加模标“棍”,意义上的统一是表示一类具有共同属性的人;从语用功能方面分析,“X棍”族词都属于认知称谓名词,这个词族能够表达丰富的语义内涵,印在指称人时带有明显的性别指向,语义上表达的是对男性的鄙视,并且含有骂詈的意味;词族“X棍”的形成是语言中的类推机制和经济原则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选编了柳宗元的《童区寄传》。课本中对一句话是这样逗断的:“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关于这句话,课本上有一个注释:“[虚所]集市。虚,同‘墟’。”还有一个练习题:“解释下边加点的词”——“之虚所卖之”。 根据课本对这句话的句读和练习题的要求,《教学参考书》作了相应的处理: 首先是“解释下边加点的词”:“之虚所卖之(前一个‘之’,动词,相当于‘往’、‘去’。后一个‘之’,代词,指区寄,相当于‘他’。‘所’,名词,相当于‘处所’、‘地方’。) 其次是“补充注释”:“[去逾四十里]去,离开(不应解成为‘来去’的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