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语的助数词在翻译成汉语时会采取多种翻译方法,它不能简单地对应为汉语的量词。本论文通过对具体的语料的分析,对日语助数词的翻译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日译汉时,日语助数词可以直接顺译为汉语的量词,当日语中的助数词表达多种语义时则可以采取不译或变译等翻译手段。  相似文献   

2.
日语里的助数词绝大多数都来自汉字词汇,但日语、汉语量词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助数词学习时,常出现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通过对母语在助数词学习中正负迁移现象的分析,达到提高日语助数词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日语助数词和汉语量词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两者无论从意义用法还是形态结构上都有共通之处,但在运用范围和类别区分上存在很大差异。日语助数词在修辞功能和独立性上较薄弱.因此语言的形象性和灵活性不及汉语量词。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语助数词与汉语量词出现新的构词特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数词无论是在表示物量还是表示动量时一般都需与量词连用。从汉语史的角度考察,古汉语中数量词用法比较复杂,在表数量上有一个由数词单用到数词、量词连用的过程;而且数(量)词的句法分布比较多样与现代汉语多有不同。本文主要考察古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情况和在不同时期的用法现象,从而描绘出数量词的使用发展的演化脉络。  相似文献   

5.
时间量词是现代汉语量词的一类,与数词组合用来表示时间量。其中存在一部分词既可受数词修饰又可受数量词修饰。一些学者把该部分词看做"时间量词兼时间名词"。在陆俭明、张雪涛判定的"时间量词兼时间名词"中,发现有些词只受数量词修饰,且受序数词修饰后表示具体时间点,应当把该类词看做"时间名词"。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一个"的使用十分常见,它主要作数量词修饰体词性成分,有时也可修饰谓词及其结构."一个"在现汉里主要作数量词组使用,即是说,"一"是数词,"个"是量词.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有些成语不用数词表数,本又想谈谈这类成语的表数方式、作用及维译。一、汉语成语的表数方式有五种,在维译时也有所不同。1汉语省略数词。在汉语中这些成语为了凝成四字格,省去了"一"和其他成分,如"目不识丁"是"不识一丁"的变式,省略了"一"。这类成语译成维语时,有的用"bir"译出了汉语中省略的"一",有的则采用意译法译成了维语相应的词。如:杯水车薪qongyaninnibirqθqksudaθqurmkboptu.寸草不留birtalgiyanimualdunnasliK.目不识丁elipningsunuinibilmaydian.2汉语用含数量的名词(包括方位词)表数。2.1表时间。常用年…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中的数量词跟现代汉语中的数量词在用法上差别较大,总地说来,古汉语中的数词用法相当灵活,而量词却不发达。现结合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高中第二册知识短文《文言词的一些用法》中“数量词的用法”这部分内容,就古今差别较大的方面,谈谈古汉语中数量词的一些特点。一、数量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直接用在名词前边,也可直接用在名词后边,但一般不用  相似文献   

9.
刘永辉 《考试周刊》2009,(51):128-128
现代日语中助数词种类繁多,日语初学者往往难以掌握其发音规则,以及在何种场合使用哪一个助数词。日语中的助数词发音可根据其音读和训读来确定数字的发音,应用则可根据其描述对象的性质加以甄别和分类为生物、人为特征物、有形状物和抽象事物。理解各个类别的共同点,可以帮助学习者较快地正确使用助数词。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74):96-97
量词在日语中被称为助数词,放在数词的后面,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量词多而复杂,是日语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困扰日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日语中,称人时最常用的量词有两个:一是"人",二是"名",另外还有"者"、"方"、"氏"等,表示群体时有"組"、"群"、"隊"、"団"等。本文利用yahoo.jp搜索引擎搜索例句,通过例句,探析了这些用于人的量词的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借用了相当数量的日本语词汇,除日本社会上产生的新词、流行词及汉语音译的词汇外,还有日本人创造汉字词音译、意译西方语言的词汇和日语借用古汉语词的形体或是在古汉语词的基础上增加汉字意译西语的词汇,并将其赋予新的含义,这类汉字译词和被日语翻新的古代汉语词又被汉语借用过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从报刊杂志上收集的实例,对日语的助数词"回"和"度"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两个词虽然意义很相似.相当汉语的"次""届"等,但在用法上并非完全一样,有些情况下可以互换,有些情况下是不可以互换的.对比分析发现,下列情况下,一般不用"度":当和接头词"第"、"全"一起使用时:数词有小数点或数词为零时;在规定的时间或期间内有规律地反复或持续的行为动作的频度;表示行为动作的连续、合计和比例时;下次的行为动作可预测时.  相似文献   

13.
在日语助数词中,存在着像“一海—”、“一刺し—”、“一寸—の光陰”这样的情况,本稿称之为特殊助数词,本稿以日本现在最具有权威性的《俗信故事ニとゎさ大辞典》为资料,整理出该字典中所有特殊助数词并划分出其类别。  相似文献   

14.
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汉语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数量相对较少。在实际的日汉翻译中,日语中的一部分拟声词和拟态词在汉语中都有相对应的翻译,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有一部分是无法对应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翻译。  相似文献   

15.
邹婷 《海外英语》2014,(5):158-159,163
数词在语言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因此也构成了很多形象生动的数词习语。数词习语是指由序数词和基数词构建成的习惯用语或表达法,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由数量词组成的习语。正确的理解英汉数词习语的意义可以让人们更加准确的使用数词习语。该文主要从在英汉文化背景下如何正确理解英汉数词习语的含义及英汉数词习语翻译技巧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数词和量词是汉语词类中极有个性的两个范畴类,尤其是数量词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篇章指代功能,学界的考察还相当不充分。文章立足认知语法,试图重新发现数量词独特的个性,先梳理数词的基本语义及其句法变异,而后探索量词的基本功能及其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解析数量词篇章指代功能产生的理据,运用相关构式(construction)的"强制"(coercion)效应来解释此类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八」「八九」八个概数词为关键词,对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制作的<中日对译语料库>(第一版)中所收录的日本原文(文学作品22篇,文学以外作品14篇)及其对应汉语译文进行了检索,并对捡索到的词例从使用频率对比和汉译倾向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使用频率对比上,「二三」的使用频率最高,词例数达233条;在汉译倾向上,「二三」之外的概数词基本都采用了直译,「二三」则呈现出不同特点,即虽汉语也有"二三""两三"(如"十二三岁""两三天")的表达方式,但日语「二三」在汉译时,却有一定比例的词例根据上下文采取了将原文数词精确化或模糊化、省略等变译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日语中,「手伝う」和「助ける」这两个动词都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帮助"的意思。很多日语初学者对两个词的区别比较模糊,在使用上经常出现误用现象。本文主要就两动词动作对象的差异,通过具体例句作以简单的分析,希望对日语学习者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很"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其语法功能活跃,使用范围广泛。在日语中与"很"对应的副词非常多,但是它们的语法功能却没有汉语的活跃,可以说"很"的日译是一个难点。文章从"很"修饰形容词、修饰动词、修饰"不+形∕动"结构、修饰成语、修饰一部分名词五个方面讨论了"很"在翻译成日语时可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前"在日汉语中是较为常见的汉字,方位词是它最为常见的使用方式,空间义是它的基本义。日、汉语中"前"的空间义基本相同,"前"这一方向都是根据参照物决定的。在时间领域,日、汉语的"前"既可以表示过去又可以表示未来,但两者"前"的时间隐喻具有不对称性,日语常用前后轴来隐喻时间,而汉语则既使用前后轴,也使用上下轴。"前"在社会地位领域和状态领域的认知意义,在日汉语中基本相同,但日语"前"还存在向助数词转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