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就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予以纠正和防范。  相似文献   

2.
上网成瘾有其特殊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在于社会、网络本身、家庭、教育及个人等方面.上网成瘾影响大学生学业和身心健康,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会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王叶华  桂守才 《文教资料》2007,(27):180-181,131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互联网的使用当中,其中相当多的大学生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互联网而对网络产生依赖,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本文首先探究网络成瘾的含义,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生心理特点、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是大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尤其在消极层面上,严重破坏了大学生的学习规律、生活规律和身心素质。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来源,在特定的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网络成瘾和网络暴力又加剧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对三个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并通过介入引导法、崩溃厌恶法、激发潜在责任心三种具体方法来改善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大学生由于沉迷于网络而造成的家庭、学业、工作以及身心健康等问题的困扰日益严重,网络成瘾己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出发,并试图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讨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以期能够帮助及预防大学生网路成瘾的想象出现。  相似文献   

6.
张文颖 《考试周刊》2012,(2):157-158
当代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取大量资源和信息的同时,网络成瘾已成为危害其身心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防治对策应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入手,分步骤实施,具体可采取分析人格特征、需求因素、积极引导认知、关注家庭环境和加强外力监督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现象的高发人群。通过调查广东5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现状,揭示了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并从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个体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提出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薛春香  路永慧 《考试周刊》2013,(92):163-164
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有网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因素,也有中学生个性特点和生理因素。所以社会、学校及学生家长必须多方参与,积极配合,避免网络对中学生的毒害。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科技成就,有其突出的作用和价值。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日渐突出,并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需要社会、高校、家庭通力合作。具体可以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教育引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制定预警机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措施来化解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原因探析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成瘾,尤其是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策略可从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健全大学生人格、完善高校教育体制和增强家庭对社会责任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害羞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校大学生649人为被试,采用《害羞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害羞大学生网络成瘾、社会支持的状况,分析害羞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对害羞学生网络成瘾易感性的可能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害羞、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各维度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社会支持、网络成瘾各维度在害羞组和非害羞组之间均差异显著;大学生害羞程度对其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害羞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郑州市中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状况及影响因子的调查结果显示:27%的中学生有网络成瘾倾向,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社交网络成瘾,且初中生成瘾倾向高于高中生。上网年限与时间越长,社交网络成瘾倾向越严重;上网获取的信息越多,社交网络成瘾程度越低。而且,上网年限与时间能很好地预测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学生存在网络成瘾的现象。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有网络、社会的因素,也有中学生个性特点和生理的因素。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除采取有关心理学家提出的干预方法外,团体咨询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还有家庭人文关怀也是不可或缺的,以及某些药物治疗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元分析技术对国内近7年间20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 示,(1)理工科男生是网络成瘾的易发群体,但人口因素对网络成瘾影响效应量非常小 (| r |<0.184);(2)外在因素中的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内在因素中的应对方式、口EPQ人格 特质、心理健康、抑郁、孤独和自尊均会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但影响效应量均为小效应量 (| r | <0.278);(3)大多数有关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结果存有显著的异质性 (P<0.05).在一定条件下,每位大学生均可能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现象是人类生物本性使 然;大学生网络成瘾并非由某一因素单独作用所致,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 该领域以往研究结果异质性的原因是研究工具、测试方式和研究对象相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寻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差异,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总结,进而在父母教养的角度上提出干预和预防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的思路和措施。研究结果:1.高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缺乏沟通和情感支持,更多是采用惩罚、拒绝否认和严厉的方式进行教育。2.父亲对男女大学生在情感温暖、拒绝及惩罚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母亲对男女大学生的教养方式在各个维度上没有达到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网络成瘾,明显地影响其身心健康、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稳定的发展趋势,对莆田学院7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性别、上网条件、压力、社会支持、抑郁、孤独、自尊等是影响网络成瘾的内在和外在因素,重点就这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手机成瘾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助长攀比之风,加重了经济负担;削弱学习动机,耗费学习时间,影响着学业、人际交往以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导致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因此,防治大学生手机成瘾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全方位关注;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选取五所大学的1183名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采用的问卷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问卷.研究发现: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大学生网络成瘾显著相关;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而对心理需求网络满足有正向预测作用;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是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而非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