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杨长芬 《广西教育》2014,(33):99-9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群体是教师不可忽视的教育对象。学困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比较薄弱,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怀和帮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他们能够跟上班级里其他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质量。一、转变思想,将学困生转化工作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抓手(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82):57-58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学困生是教师必须面对和重视的群体。学困生转化工作事关整体教学成效和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滞后的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弥补语文学习薄弱环节、强化学习技巧辅导以及纠正学习态度等措施,有效转化语文学困生。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使学生得到发展,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落实素质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往往是消极的,不利于学生面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步。因此,作为当代的一线中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19):105-106
学困生转化工作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全面提高学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语文教师应根据学困生具体情况,找准学困成因,积极应对,想方设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督促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实现对语文学困生的帮助和转化。  相似文献   

5.
徐丽丹 《考试周刊》2013,(80):33-33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教学成效的提升是极为关键的。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技巧不足和学习基础差异等问题,教师要从多方面人手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强化教学方式手段的改革,并注重学困生的转化,从而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深入贯彻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科学有效地加强教育,改造学困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应当重视学困生群体。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困生转化,将每一位学生当作平等的个体,越是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越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怀和关爱,将学困生转化作为语文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环节。一、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困生出现学习困难,与多个因素有关,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学习基础薄弱。有些学生在上一阶段的学习中基础薄弱,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阅读理解和作文能力也存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的发展,促使教育也发生了重要转变,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就会出现学生之间的分化。"学困生"这类群体的产生更加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教学要求,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主张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开发学生智力,不断地提升语文素养,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将"学困生"转化,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困生,指的就是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因为不认真听讲而导致语文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这一部分学生的存在,给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教师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采取合理的措施促使学生都能够得到全方位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视角出发,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学困生"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转化策略,从而促进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是重要的学习科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数字计算,还需要对相关的运算规律及数学思维进行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差异,其学习效用也会有所不同。部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这部分学生称为学困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困生赶上学习进度,就需要对其进行转化,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对其转化方法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转化成效,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和谐师生关系缓解学困生封闭心理;二是以正面积极评价增强学困生学习自信;三是以分层教学要求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四是以结对帮扶形式提升学困生投入程度;五是以课外专题活动鼓励学困生走出自卑。  相似文献   

12.
为了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启示、教育,辅之以爱心、耐心、真心,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此外,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学困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学困生是教师必须高度关注的群体,这一部分教学对象学习成效的高低直接关系语文整体教学效果的强弱。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更需要来自教师的关心呵护与帮助,他们才是教学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倾注更多的情感关怀,让学困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并整合力量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技巧、夯实学习基础,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困生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促进因  相似文献   

14.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学困生是教师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群体,其学习成效与整体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将学困生转化工作作为重要抓手,推动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学困生语文厌学情绪是教师必须密切关注的方面,要对其现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教育。一、高中语文学困生厌学情绪成因简析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一些学困生呈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烦躁、悲观。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语文"学困生",如何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使这些"语文学习上弱势群体"也能快乐地学习语文,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欢乐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一是要诱发他们学习需要,培养学习动机,重新唤起和稳定其学习兴趣,从中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教师要掌握帮助"学困生"脱困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做好"学困生"的脱困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教育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均可得到有效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对非智力学困生这一群体给予关注,对其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引导非智力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步更新了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并且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由于兴趣爱好不同,以及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程度有所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一定的区别,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引导与帮助。所以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数学,学习潜能生,根据其认知情况以及学习情况予以有效引导,切实启动学海搁浅之舟,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充分彰显数学学习潜能,有助于提高班级整体数学教学水平。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如何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要想提高学困生学习语文的水平,首先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造机会,通过其自身体验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感受公平,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被尊重;体验成功,让学困生重塑自信;分层教学,勿操之过急,在循序渐进中施教;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要尽量生动有趣。"言传身教"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佳方式。只有一位阳光自信的老师,才能将学困生带出阴霾,走进阳光。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对班级语文学困生的帮助力不从心,时间、精力等方面都明显受限,容易导致这一群体成为语文学习中的边缘化地带,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语文教学的整体成效。对于这样的学生,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爱护,积极搭建平台、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互助作用,有效转化学困生,促进整体教学成效提升。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含着无穷的学习潜力和未被发掘的宝藏,学困生也是如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关爱学困生,想方设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促使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教师可通过寓教于乐,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赏识激励,帮助学困生重拾信心;通过强化意志,培养学困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