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常常对人讲,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有了很好的教学法,如果不会运用,也是白搭.把教学法运用得很好,取得很理想的效果,需要有很好的技巧,也就是要掌握教学的艺术.比如,各种先进的教学法都反对灌输式,强调启发式.可是如何运用好启发式,这里边大有学问,是一种艺术.启发式包含两个主要方式:一个方式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另一个方式是学生发问,教师回答.这两种方式,如果不善于运用,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有时候会答非所问,引起同学的议论,把问题引入歧途.学生发问也往往会问得不在点子上,教师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为此浪费时间,耽误教学的进程.所以教师提问一定要做到能发能收,运用自如;学生发问离题,教师要能够因势利导,纳入正轨.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当我们为别人提供了方便或对别人有所帮助时,对方会说声“thank you”。那么,我们该如何回答呢?下面我就来介绍几种方式。1.Y ou’re welcom e.这是美国人最常用的一种回答方式。2.Thant’s O K.尽管中国人学习英语时常常用它,但和其它回答方式比起来略显生硬。此回答多  相似文献   

3.
谢鸣和钱小惠两人拿了三根竹竿问王老师,为什么用这三根竹竿首尾相接造不出一个三角形?王老师不直接回答,却反问:“联结两点的线中,什么线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是几何中的一条公理,所以她俩回答得很快.  相似文献   

4.
会写与会想     
学会写文章,是同学们学语文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怎样才能达到会写呢?这问题相当复杂,不是一下子能讲清楚的.但如果简单地回答,也就是两个字:会想.这就是说,会写是由于会想.乡里人说:"文章是心头发派出来的".这"发派"也就是"想"的意思,就是讲文章是心里想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张庆 《初中生》2002,(3):75
英美人做客与送礼的习俗与中国不同.在西方,当你受到盛情邀请时,如无特殊情况就应欣然接受邀情,并回答对方说:"Thank you.It'svery nice of you to inviteme.I'd love to come."这是英美人回答邀请时的习惯用语.宴请时,菜最多也不过三、四个.这和中国人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许多饭菜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Unit Fourteen第十四单元一、情景 1.说明。本单元接上单元继续练习颜色的提问及回答,当然,在练习的过程中,句子结构、单复数变化较多,同时颜色词也相应增多。此外,本单元中Whose…?问句及回答是一大要点。Whose问句有两种句式,如:Whose book is this?和Whose is this book?回答中的代词也相应有两种使用方式,即:This is my book. 和This book is mine. 两种代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02,(Z5)
英美人做客与送礼的习俗与中国不同。在西方,当你受到盛情邀请时,如无特殊情况就应欣然接受邀情,并回答对方说:“Thank you.It’s very nice of you to inviteme.I’d love to come.”这是英美人回答邀请时的习惯用语。宴请时,菜最多也不过三、四个。这和中国人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许多饭菜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高分低能是当前高中教育面对的一种社会评价,考虑到应试的存在与选择方式的现实,经历从高能到高分的途径,可以有效地对这一社会评价作出回答.从目前的现实来看,从数学解题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从高能到高分,是一条基于现实的理想选择,也是一个可操作性较强的思路.而这一研究的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高分的可能性;二是高能的应然性.高分的可能性回答了现实角度高中数学教学的有关问题,而高分的必然性则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回答了从高能到高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指路     
1.图上有哪两个人?他们分别是什么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结合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想一想:这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谁在向谁问路呢?3.想象一下,然后展开讨论:图中的解放军叔叔会怎样问路?小朋友会怎样回答?  相似文献   

10.
张海波 《华章》2007,(8):73
英语反意问句和一般疑问句中否定形式的回答常使初学英语者感到迷惑不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是两种语言在语法上的差异.解除这一困惑并非难事,将所有的否定形式当作肯定形式来回答,完全可以获得异曲同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人格分析的单元--特质、动机及其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人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性一直是人格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寻求恰当的分析单元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也构成了人格心理学发展史的主要线索。在这一历程中,特质取向与动机取向的探索分别回答了人格“所有”和“所为”两个方面的问题,成为互相补充的两个方面。当代的研究融入了新的元素,力图对人格研究的这两种取向加以整合,以形成全局性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研究是数量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敏感性问题,有时由于在调查时受公开场合或调查人身份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统计调查质量低下,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本文提出了解决这类社会敏感问题的两种主要方法,即随机回答法和无关第二问题法,文章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科学论证和相应的运用说明。  相似文献   

13.
一个数学家拿出三顶帽子让甲、乙两学生看清楚:两白一黑,然后用布蒙住两学生的眼睛,将其中两顶分别戴在这两个学生的头上(两人戴的均是白帽子),再去掉蒙住眼的布让两人根据对方头上帽子的颜色来推断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两学生看了对方头上的帽子,彼此沉默了几秒种,不能回答。忽然,学生甲立刻断定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诸位不禁要问:学生甲怎么知道自己戴的是白帽子?答曰:他用了反证法: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学生乙再笨也能马上断定自己戴的是白帽子,(因为只有一顶黑帽子),然而学生乙未作立刻回答,说明自己戴的必是白帽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有一句格言,“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这句名言,概括地,精僻地说明了外语的重要性和作用。然而,不同立场、观点、国籍、地位、职业的人,对外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却有不同的回答.假如你对我们中国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回答的是为四化建设学习外语.如果你对日本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最简单的回答是,因为上一级学校入学考试有外语.你如果到东南亚去,若不懂英语,不要说当商店店员,连旅馆的服务员也当不上.如果到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各国去,你就会知道英语、法语、德语等和这几个国家的国民生活密切结合着的.  相似文献   

15.
议论文阅读专练 ①弗雷德里克·桑格是一位英国生物化学家,曾经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世界上第四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以及唯一获得两次化学奖的人.1958年,他第一次获奖后,采访记者蜂拥而至,其中有记者问道:"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一意外惊喜的?"因为在这之前,桑格仅是个普通的助理研究员,一直默默无闻.桑格十分简洁地回答说:"惊喜都不意外."随后他就销声匿迹,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实验室里待了二十多年.1980年,他再次获奖后,采访大军更多了,又有记者提出关于惊喜的话题,桑格也再次回答说:"世上所有的惊喜都不意外."  相似文献   

16.
议论文阅读专练 ①弗雷德里克·桑格是一位英国生物化学家,曾经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世界上第四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以及唯一获得两次化学奖的人.1958年,他第一次获奖后,采访记者蜂拥而至,其中有记者问道:"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一意外惊喜的?"因为在这之前,桑格仅是个普通的助理研究员,一直默默无闻.桑格十分简洁地回答说:"惊喜都不意外."随后他就销声匿迹,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实验室里待了二十多年.1980年,他再次获奖后,采访大军更多了,又有记者提出关于惊喜的话题,桑格也再次回答说:"世上所有的惊喜都不意外."  相似文献   

17.
她叫小桃.她是我们美术班的"偶像",人长得很正,功课也好,个性也很大方.我们男生都喜欢找机会和她哈啦两句,她总是笑笑的回答.我知道很多人跟我一样,对小桃有意思.  相似文献   

18.
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问:什么动物早晨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 俄狄浦斯回答:人。 斯芬克斯跳崖自杀了,俄狄浦斯取得了胜利。 然而,人到底是什么?俄狄浦斯却没有回答,他也回答不了。因而,随后他自己也陷入了困惑之中,“斯芬克斯之谜”也就成了迄今未解的难题。千百年来,斯芬克斯的幽灵仍以多种不同的声音逼问着:人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是社会的整体变动,这种变动既有社会革命导致的社会形态的更替,也有同一社会形态内阶段性的质的飞跃.社会转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但人们用"转型"来标示这种现象,则是一种主观的意识活动,暗含着对"型"的分类与价值指涉.因此,由于分类的标准和价值立场的不同,对"何谓社会转型"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要从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方式这两个维度来界定社会转型,由此观照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及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学校文化生态建构与转型期社会文化生态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一天,某个皇帝,他想让人们回答三个问题:1.什么时间是最重要的?2.工作中谁是最重要的人?3.什么事情最重要?皇帝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布,谁能回答这些问题会得到极大的奖赏。很多人都进宫回答这三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皇帝对他们的回答都不满意。经过几昼夜的思考,皇帝决定访问山上的隐士,听说他是很有智慧的人,皇帝想向他提出这三个问题。他听说隐士从未离开过山区,他周围只有穷人,他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