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学习.有效的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创造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文就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探究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郑青岳 《物理教师》2000,21(8):38-40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就应当从问题开始,并以进一步的问题为转折.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将物理教学的过程设计成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问题有优劣之分,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大相径庭.为了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顺利地展开教学过程,对于物理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应注意如下几点.1问题的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问题的难度应当做到控制得当,使之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能力层次相接近.问题的难度是创设…  相似文献   

3.
曹光平 《考试周刊》2011,(58):77-7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几种创设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恰当的思维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本文从①用“实例”创设思维情境,②用“故事”创设思维情境,③用“活动”创设思维情境,④用“媒体”创设思维情境四个方面对课堂情境的创设进行阐述,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5.
解题教学中如果把解题过程直接抛给学生,容易使学生养成思维惰性,产生思维定势,遇到新的问题情境时,往往束手无策.教学中设置悬念创设思维情境,给每个学生留有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为整节课的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它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它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探索、解决问题,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因此,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应注重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并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到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问题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本文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升课堂效率.问题是探究教学的起点,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探究,正是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才能积极思维,从而产生探究欲望.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并非一开始就能发现并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由此可见,“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探究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尝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组织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对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思考.一、创设“问题情境”与激发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强调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推崇学生个性发展。本文以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为牵引,结合作者多年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课堂中开展多元互动教学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关注互动情境创设,夯实教学氛围基础;关注互动问题创设,激发教学思维灵感;关注交流合作创设,提升互动探究层次。  相似文献   

9.
刘丽君 《湖南教育》2005,(17):35-35
一、创设适宜问题情境问题是对心理活动的一种刺激。要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必须使学生面临一种“令人困惑的”“、充满张力的”环境,或是说给学生一种“刺激”,并使这种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形成差异,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主体学生只有面临新的未知的知识或情境才会产生问题,引发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能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数学环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发掘他们质疑、猜想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遵循如下基本要求。首先,要以一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则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人的情感体验往往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唤起情感主动,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1注重情境创设,问题得当《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因此,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情境的创设,数学情境创设通常有问题情境的创设和为解决问题而设计的思维情境的创设.在这四个课例中,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四位教师都非常注重问题情境和思维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12.
变式教学法,它的核心是利用构造一系列变式的方法,来展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数学问题的结构和演变过程,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创设暴露思维障碍情境,从而形成一种思维训练的有效模式.它的主要作用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在相同条件下迁移、发散知识的能力.它能做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尝试到成功的乐...  相似文献   

13.
陈佩龙 《考试周刊》2012,(80):147-148
世界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波普曾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验,去观察。”可见,问题在人的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问题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始至终地沉浸在对知识的探究中。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对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学科更是彰显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锁定注意.积极思维,在问题情境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探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有人给问题情境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对客观方面的问题作出主动反应,觉察到一定的目的而又不知道如何达到这一目的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困境,是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定能形成问题情境,能否形成问题情境,关键是看问题能否刺激并引起主体主动作出反应,并进入上述一种心理状态。那些不需要经过思考,单凭简单记忆就能解决的问题,显然不能形成真正的问…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学行为有了较大变革.问题情境创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起了很好的作用.然而,笔者在平时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发现,部分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方面做得“过度”了.虽然部分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探究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有时偏离主题,盲目地追求“量”,缺乏思维层次要求的“质”;课堂教学活动显得热热闹闹,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本文就谈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设置问题情境的策略1.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设置问题情境。知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强烈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鼓舞学生主观能动地思维,自觉积极地参与。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体会:一、创设惊奇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案例1、在教学对数的计算时,可创设如下惊奇式教学情…  相似文献   

18.
肖蕊芳 《学周刊C版》2014,(8):130-131
实施新课程以来。英语教学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近几年来.在课堂上我不断地尝试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使英语课堂变得异彩纷呈、生趣盎然。本文我主要就英语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阐述,与大家分享四种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活动情境,激励学生参与:创设对话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创设表演情境.激扬学生表达。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确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思维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时,就会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教师问题情境的设计,若能与情境创设巧妙结合,就一定能更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深层次地解读文本,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