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高原现象是个体在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一种普遍现象,高校成人教师也不例外。职业高原现象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成人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不利于高校成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高校成人教师职业高原特征、成因的探讨,从个人、高校和社会等方面寻找预防与缓解成人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有效策略,不但有助于高校成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且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成其 《成才之路》2009,(19):19-20
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教师中存在的“职业高原”现象展开分析,提出了如何克服小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发展对策,旨在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从而真正实现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英语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英语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比较普遍,该现象会对学生的培养及教师的个人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晋升职称受阻、社会上巨大的职业压力、家庭生活的多重压力等。职业高原现象消解的路径是:教师不断地加强学习,保持乐观的心态;坚定个人的职业信念,提高职业认同感;教育主管部门实行岗位管理,制定出更加细化的职称晋升制度;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优秀教师有国外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4.
教师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热情耗尽、教学情感淡漠、职业角色模糊等。其产生根源有工作内容,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等三个方面。教师在"职业高原"阶段如果不能有效突破,不仅有碍于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更不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解决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要从个人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高原现象”是美术特长生专业学习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继续深入,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其专业的发展.通过对“高原现象”进行界定,并理性分析“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突破策略,包括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正视“高原现象”的存在,优化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魏玲  连榕 《福建教育》2006,(11A):8-10
福建师范大学的连榕教授和他的学生一直从事教师成长的职业心理专项研究,目前正着手教师职业高原研究的综述以及教师职业高原测量量表的编制与分析工作。本刊特邀他们从专家视角分析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深入浅出地阐述教师应有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指出跨越职业高原期的终南捷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心理学阐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中出现的,由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所引发的有关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暂时停顿的心理与行为状态。它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承诺动摇、职业情感萎缩、职业角色模糊等。其产生根源可归因于职业生涯进步机会的缺失、巨大职业压力的持续作用、社会比较的不协调应答和个体因素等。解决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应从教师、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职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关键期,新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职责.文章在明确职初教师职业适应期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职业适应期教师的支持策略体系,并对各支持策略进行了较详细的阐释,以期更好地促进职初教师的职业适应.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男教师出现高原现象的比例高于女教师;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出现高原现象的教师比例有显著增加的趋势;随着职称的晋升,教师的高原现象也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学校教育管理实践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特殊教育教师在其专业化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多种职业压力,严重阻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降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特殊教育教师主要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扩大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加强特殊教育教师自我调适、扩大特殊教育教师认可度、提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四个应对策略,以期缓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促进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