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社会将传统道德资源弃之不用,造成道德倒退甚至衰败。由于缺乏传统道德资源作为理论基础,现代道德教育陷入自身难以克服的困境。超越现代道德教育之路在于与传统道德资源对接,重建现代社会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源相对急剧变动,道德资源的剧烈变动表现为道德生态不容乐观。因此,涵养道德资源是当前至为重要的任务。加强道德建设的传统思路存在着单一的个体主体性倾向与道德教化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弊端。当前我国在涵养道德资源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发挥宏观社会力量即社会关系资源尤其是社会制度体系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潜涵于社会生活层面与社会制度层面的善的可能性,积极创新道德教化的方式,以提高道德教化功效,以尽快优化社会道德生态,消解社会道德危机,涵养社会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是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嬗变过程,它不是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而是对传统文化转换创新,发挥其现代潜能,实现两者的和谐共振,最大程度满足了现代化的道德吁求.杨时的道德教化思想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对崇高理想人格观、重义轻利节操观、主战斥奸爱国观和仁政惠施民生观的伦理阐述和道德教化,为当今社会现代化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4.
广西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包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资源的广西本土化部分、少数民族道德文化资源和红色革命道德文化资源。广西传统道德文化资源为广西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智力资源和价值导向。从高校道德教育上来说,广西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有利于促进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野的拓展和理论提升。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现代性道德教化转向的历程乃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纠缠的过程,生命、生命意识的遮蔽与凸显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交互性主题。今天,我们一方面要反思威权性教化传统在现实中的沉积,同时又要警惕消费主义、重商主义和流行文化等可能构成的对个体生命的新的遮蔽。  相似文献   

6.
战后发达国家在推进民主政治体制现代化的过程中,关注道德文化的现代化,包括社会道德教化的调适。道德教化是社会道德重塑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人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意识并不可能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校、家庭教化与社会影响的结果;宗教是西方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道德是西方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基础之一;社会道德教化,家庭道德教育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媒体的引导与教化的作用十分突出,除了各种报刊杂志、书籍、音像资料之外,一些国家还开设有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电视台或电视频道节目,主要讨论公众关心的社会道德问题;社会文化氛围,尤其是高雅的文化环境的陶冶作用不能忽视;国家统一管理指导道德教化,较能有效运用行政与法令的力量,协调道德教化的所有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更有效地实现道德教化的目标。就现代社会的道德教化的某些普遍规律而言,发达国家的道德教化的不少做法,仍然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与法制建设并举;社会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一规划,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道德教化协调配合;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礼乐教育是传统儒家道德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突出特征。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在道德严重滑坡的现代社会,重新发掘礼乐教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礼乐教化的现代开展路径,其理论的终极指向是通过对礼乐精神的培养重建中国人的德性生活。  相似文献   

8.
传统传媒与公众对网络游戏的责难远多于理性考量,相关研究也大多强调其对青少年道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可否认,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成长确实存在消极影响,但是,网络游戏的传媒性和技术特性,决定了网络游戏作为道德资源之一种及其教育利用的必然性和优势。网络游戏的角色、内容与任务设定及其社区化,都是可资利用的道德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为政”思想,可以诠释为以爱人为管理的实质,以明确职责范围为管理的基本原则,以道德教化为主要管理手段,以举用贤才为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的管理思想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睿智.足以成为当今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教化”含义初探教化思想萌芽于周代,至战国末始形成理论形态,到汉代,教化作为统治阶级的治民术而全面推开。教化是一种政治、道德和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统治术,它的基本要点有:(一)强调各级统治者、管理者本身的道德典范作用。(二)强调统治人民的策略基点在“得...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加强高校德育,要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文就高校德育与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运用好课内课外两大载体和发挥好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等多种力量.  相似文献   

12.
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及其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品格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当代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美国品格教育复兴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发展转向的客观需要;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道德现实反思的必然结果。当代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是:要重视吸收和借鉴品格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要重视并建立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道德规范体系;要重视发掘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在思想道德、伦理价值、审美趣味、生活习俗等方面,蕴含着多重内涵和德育价值。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开发乡土文化德育资源,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对中小学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德育工作校本化、特色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学语文》德育资源发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大学语》是高校非中专业的一门公共必备修课,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继承优良道德传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开辟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传统道德规范在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方面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蕴含着丰富而有价值的德育意蕴,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可供吸收和借鉴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和方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当代高校的德育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利用传统道德资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理论前提在于二者的同质性,科学合理地利用传统道德资源有利干增强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具象性和反思性,从而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开发西南民族地区优秀传统德育资源,要遵循开发性、创新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原则。树立开发意识,培养开发与运用传统德育资源的文化主体,实现传统德育资源与学校课程的转化,在开发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节日是道德的寓所,道德成就了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历久弥新,文化底蕴深邃,德育价值丰厚。国、家、人既是人们自我定位、民族认同、追根溯源的重要单元,也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分析与整合的重要线索。国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根",家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线",人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