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待学生事故问题,要区分职责与责任两个层面。在职责层面上,监护人职责与学校职责有交叉重叠之处,也有范围和内容的区别。在责任层面上,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承担无过错责任,而监护人对被监护人遭受损害在立法上尚无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明确规定,需要立法上进行完善;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致他人损害或遭受损害只承担过错责任,而不承担无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2.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了遗弃、逃逸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但该条使用了“原饲养人或管理人”等法律含义并不明晰的概念,且操作性饱受质疑,未能有效解决流浪动物伤人的责任承担问题。对《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二条进行适用分析,试图对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环境共同侵权的因果关系复杂、侵权责任形态多样、责任考量因素众多,尤其是环境共同侵权的内部责任分担问题一直属于环境侵权中的难题。《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条确定了环境共同侵权领域的追责标准,但是环境共同侵权的最终责任份额分担机制仍不明确。比例责任具有合理平衡各种复杂因素、满足生态破坏共同侵权的特质和判定基准更具科学性等优势。从类型化视角分析,环境共同侵权适用比例责任具有可行性。根据比例责任的具体适用规则,应在可能性判定标准的基础之上综合考量个案表现出的关联要素和动态体系论的公式来确定最终的各责任人的分担比例。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和法学分析方法探讨我国高校体育伤害事故侵权纠纷解决机制。主要结论:高校体育伤害事故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风险责任的二元结构为主,适用过错责任理论和风险领域理论;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中侵权责任由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构成;风险责任归责原则中侵权责任由损害事实、因果关系构成。建议:建立高校限额赔偿制度;《侵权责任法》中应确立危险责任一般条款;建立健全体育伤害商业保险制度;完善体育伤害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体系,学界主要存在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和四元论四种观点。四种观点主要争议焦点在于过错推定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是否属于独立的归责原则。通过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结合对"过错推定"一词的内涵的分析,以及对公平责任与德国法中危险责任的相似性和其本身特殊性的思考,过错推定责任和公平责任不属于独立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巴黎公社革命一周年之际,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中央机关报《人民国家报》编辑部倡议出版《共产党宣言》新的德文本,联合写了序言,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这篇序言在《共产党宣言》出版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自从《共产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致人损害的形态分为人工智能存在缺陷致人损害、人工智能自主致人损害,以及人工智能使用者过错致人损害。人工智能虽具有自主行为,但在法律关系中处于客体地位,其致人损害的直接责任承担主体为设计者、生产者与销售者。一般的因果关系证明规则难以适用,对此应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责任承担上,人工智能存在设计缺陷,设计者与生产者为不真正连带责任,人工智能自主行为造成的损害由两者承担公平责任,辅之以强制保险制度填补损害。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法主体在从事“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活动”造成损害时应承担国际责任的规则已成为广泛接受的法律原则,但国际损害责任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理体系,应从不当履行国际义务、严格损害赔偿原则、公平责任原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把握损害责任制度的法理基础,使国际赔偿责任真正达到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9.
缔约过失责任应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法律基础 ,它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有很大的不同。从其构成要件看 ,我国《合同法》确定的缔约过失责任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与环境的伦理关系是分析企业生态伦理责任的基础,这样的伦理关系存在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由此产生了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伦理责任。在实际生活中,企业承担生态伦理责任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道德思考可能遇到诸如投入与利润、成本差异与公平竞争、环境问题责任主体的确认等各种问题,相应解决办法也有所不同。从我国的国情来看,除了要根据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外,关键还在于营造一个督促企业承担生态伦理责任的整体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期以来人们对水上交通事故责任的概念界定存在争议,在实践中也存在应用模糊的问题,通过对事故责任和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比较分析,得出事故责任并不等同于法律责任,而是基于对事故当事方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力有无和大小的判定。基于这种认识,从行政处罚、民事和刑事审判等角度,对水上交通事故责任概念在实践中的地位和运用进行辨析,明确事故调查报告和结论应当作为证据来对待。  相似文献   

12.
为正确处理物流经营人之独立型履行辅助人对物流服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问题,对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国家标准、相关格式合同和标准交易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独立型履行辅助人按照与物流经营人之间的货物运输合同、仓储合同、承揽合同等典型合同向物流经营人承担违约责任有法律依据;独立型履行辅助人与物流经营人一起向物流委托人承担由于货物的灭失、损坏或不正确交付而产生的连带责任,而不单独承担侵权责任,符合公平原则及交易安全原则。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广告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名人的虚假广告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名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特别法没有规定时,对于行为人的虚假广告责任可依据普通法的一般规定或基本原则来确定。名人虚假广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名人参与虚假广告违反了权利义务统一性要求。名人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然参与制作或代言的,违背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属于滥用其民事权利的违法行为,构成侵权。同时,名人参与虚假广告突破雇主责任与代理责任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后学生伤害事故第三人侵权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后,学生在校园里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法律责任如何划分,这是开放的学校最为担忧的问题。本文在明确第三人侵权的构成要件,分析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后学校对学生的安全保障义务基础上,指出在第三人侵权的情况下,学校如果有过错,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有关道路交通事故作出了细致完备的具体规定。通过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与相应建立起来的汽车责任保险制度的具体研究,充分认识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并对其进行解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因产品质量引起的事故有增无减,严重地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传统民法的契约和侵权法律制度并不能有效地予以保护。在国外,法律实践发展出了产品责任这一新型的责任制度体系,我国也初步建立了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但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必要借鉴国外立法和司法的先进经验来完善立法,以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应对国外企业的竞争,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7.
危险责任制度是现代侵权法上的一项重要的制度,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危险责任是否应该设定最高赔偿限额、是否应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以及危险责任与过失相抵的关系问题存在争议,在分析评价学术界争论观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危险责任不应该适用最高赔偿限额,危险责任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和过失相抵。  相似文献   

18.
公平责任原则指,"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无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它不同于民法中的公平原则,也不同于衡平。公平责任原则不应作为一项独立的归责原则:它不宜作为原则;它有悖于过错原则和无过错原则;定义中分担的应是损失,而不是责任;它威胁法律安全。建议:在保留类似特别条款规定的同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分担损失加以规定,以保证民法典的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9.
运用法学和保险学等基本理论,从学校体育伤害责任保险的内涵、特点、承保对象及与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区别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设立学校体育伤害责任保险的可行性及作用,使人们意识到设立学校体育伤害责任保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