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发展学生特长的教育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中小学的重视。许多中小学将“发展特长”作为学校特色,列入素质教育的目标,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基础教育的进步,是值得称道的。然而,有些中小学,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小学,由于对素质教育内涵缺少深入研究,在特长教育实践中,舍本逐末,急功近利,走入了误区。误区之一:取代个性发展一些中小学将“发展特长”与“发展个性”混为一谈。认为“发展特长”抓得着,看得见,最容易显示素质教育成果;只要发展了特长,也就发展了个性。因此,在教育实践上,把特长培养提高到不适当…  相似文献   

2.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是基础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 ,也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全国各地已有很多中小学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取得可喜成绩 ,但也有些地方在实施过程中走入误区。作者试图通过分析 ,力求澄清认识 ,使素质教育的实践尽早走出误区 ,得到更好地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3.
试析素质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平度市师资培训中心曹清堂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但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究竟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由于条件所限,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些误区,影响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理性思考马维马录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跳出两个误区一要跳出应试即“应试教育”的误区。考试作为国家选拨人才的一种手段,必然长期存在。就是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检测学生学业,素质教育也不会取消考试这一重要手段。目前,有些人...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走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部分学校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中小学的音、体、美课因不能参加考试而被视为“小三门”,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长期被语文、数学等“主课”所累,偏重于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大脑超负荷运载。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埋没了学生的创造力及个性的发展。学生们架起一副副眼镜,  相似文献   

6.
2004年11月12日,郑州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规定”,明确指出,不允许频繁组织考试,不允许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次,并将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列入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严重违犯将面临下岗。无独有偶,前一段时间,重庆一所学校的“教师守则”明令禁止老师批评学生,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上述种种,被誉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践。但笔个人认为这种人性化教育已经走入一种误区。  相似文献   

7.
高海燕 《江苏教育》2007,(23):55-56
清思 反思 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 在中国,“素质教育是什么”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得到了回答。一个是政府决策层面,由政府决策系统承担,以文件、决定、计划、法律等方式做出回答。纵观20余年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是决策层对素质教育的一贯表达;而实施素质教育的范围、要求、重点随形势和认识的变化有不同表述。另一个层面是中小学的实存状态。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对“素质教育是什么”的认识存在误区,表现为三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围绕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广泛地探索和创造,必将对新课程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素质。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同时也为了避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走入误区,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认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谋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主要分析了目前学校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现状,提出了评价中小学校园网应用平台的标准,制定了一个初步的规范,以免广大学校在校园网建设中走入误区,同时,对目前流行的“科利华”,“ZDSoft.net”,“托普数字虚拟校园系统”和“飞鹰办公,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四个校园网应用平台进行了测试与评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已经蓬勃发展。因此,学校及家长要正确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避免走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从而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小学误导行为管窥江苏马洪根当前,社会处于转轨时期,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方向性的误区。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中小学误导行为非常突出,亟待解决的矛盾十分尖锐,导致了“越陷越深”的困难局...  相似文献   

12.
儿歌只能当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零食”,不可当作生命中的“主食”。近日.在重庆市音乐与幼儿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幼教专家告诉家长:“整天让孩子听儿歌、学儿歌、唱儿歌。走入了幼教音乐的误区。”儿歌就像是孩子最喜欢吃的零食,每个孩子都爱吃,但它并不是营养最多、最好的食物。只有古典音乐才是蕴藏无尽养分的“主食”。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教育科研,主要是行动研究,其特点是边做边研究,情景性和操作性特别强。因此,很容易让我们的教师走入仅凭经验进行“实干”的误区。一旦科研部门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教师们又易犯削足适履、扭曲原有教学行为以迎合上级意图的毛病;受到挫折后,一些教师便对教育科研丧失信心,采取“做秀”的策略,应付有关部门的阶段检测和结题验收。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困境呢?我根据自己当中小学教师和在教科所积累的课题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14.
卢劲杉 《师道》2002,(4):25
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使双语教学日渐被很多中小学提到教学计划中。但很多学校在双语教学的试行中,存在一些错误做法。有关专家提醒教育界人士:双语教学切忌走入误区。偶尔说英语不是“双语”有些学校误以为,只要在课堂上说了外语就算是双语教学了。多数中小学老师用英语表达的往往只是“谁能回答这个问  相似文献   

15.
着眼于素质教育 改革中小学教学王继湘着眼于素质教育,改革中小学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普遍共识。本文对此谈点个人看法。一、中小学教学的弊端多年来,中小学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改革的成绩是主...  相似文献   

16.
九七年七月起,国家教委、省教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深人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在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形势逼人,这也是发生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小学既然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影响了多年,一些陈旧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不能一时消除。因此,全面积极地推进素质教育,有几个问题不得不令人思考。 首先是更新观念,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消除误区的问题。更新观念不单纯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只有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的更新转变,才会有素质教育的。而“应  相似文献   

17.
一、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 许多同志认为,素质教育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新思想,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其实,建国以后,我党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都是以素质教育为载体的,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方针,其真谛无一不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众所周知,为保证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顺利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先后下发了诸多“减负”指令,其实,这绝不是一件新鲜事,1955年7月1日,教育部就曾经发布过《关于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负担…  相似文献   

18.
罗然 《吉林教育》2000,(3):13-14
我省是农业大省,基础教育的重头戏在农村,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当务之急。前不久,笔者曾撰文谈了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应做到五个“必须”。如果把本文当作上文的续写。那就要在做到五个“必须”的前提下,突出素质教育的“眼”,即突出“农”字,这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生命所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实施素质教育。但是,_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在一些人的头脑里,素质教育已经走入了误区,他们仅仅认为一些基本技能是“素质”,严重忽视创新素质的培养,把能力的培养与基本知识的积累割裂开来。一对照美国的创造性教育,我们看到美国人十分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训练。但是,国人在这一点上把“创造性”和“素质”弄混了,误认为学生学一些基本技能,就是有“创造性”、有“素质”了。于是,在节假日,在星期天,在课余,大量的学生被家长带着去学钢琴、提琴,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样,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就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但是,素质教育毕竟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一个过程。因此,目前教育界对“由应试教育向索质教育转轨”的认识也不统一,甚至有人走入了新的误区。笔想就此问题谈些个人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