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赛男  梁艳 《神州学人》2022,(11):44-47
趋同化管理是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方法。本文梳理了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实施困境和现状,探讨了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认为学校必须将趋同化管理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举措,依靠制度建设推进师生共识,从服务出发构建工作体系,创新培养举措激活留学生内生动力,为突破趋同化管理困境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2.
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是高校国际化办学提质增效、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响应国家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和深入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呈现趋同理念陈旧、生源质量较低、部门协同不足、工作队伍乏力、思想教育薄弱等困境。以"双向趋同,整体提升"理念为指引;通过改革顶层设计,强化协同机制;提高招生门槛,确保生源质量;配强教工队伍,优化教育管理;加强思想教育,彰显中国特色等路径,深入推动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实现中外学生融合发展,助力一流高校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建设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特别是在建设"两个一百年"的关键时期,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随着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日益增多,我国高校对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工作也成为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人才的重要保障[1]。结合我国高校趋同管理的现状,文章以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为例,对留学生趋同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现有研究比较关注制度完善和文化融合两个方面,对以管理信息化创新推动实现趋同化管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趋同化管理的理念指向,结合现有模式,着重分析趋同化管理进程中面临的制度、系统、数据和使用方面存在的协同困境,并提出可通过整体协同的制度设计、面向对象的系统优化、重点突破的数据采集以及推广应用中引导提升的方式,逐步实现趋同化管理的根本导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常见的三种问题——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管理工作的成效问题以及趋同化管理程度问题,结合各高校的管理实践经验,总结应对以上问题的策略。可通过编写《留学生手册》、开展道德与法纪教育讲座、重视跨文化交际培训来缓解跨文化适应问题;可提倡教管合一,健全留学生服务机制来提高管理成效;通过完善留学生管理制度,逐步趋同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职院校开始招收留学生,如何提高教学及管理质量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医药类高职院校招生起步较晚,留学生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对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文章结合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趋同化管理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探索优化教学质量和管理效能的可行方法,为提升我国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管理的趋同化是留学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走向国际化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当前,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存在办学理念定位偏差、工作制度设计缺位、文化“融合共享”思维缺失等现实困境,需从留学生管理的思维理念、顶层设计、文化精神、校企合作等方面有效、有序推动来华留学生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到石油工程专业学习的本科生规模逐渐扩大,国别也逐渐增多,来华留学生本科教学问题日益增加,来华留学生本科教学趋同化研究备受关注。本文针对石油工程专业来华留学生本科教学的趋同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实施方案,对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谢晓伟 《海外英语》2023,(8):185-18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持续上涨,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来华留学生难免出现各种跨文化适应问题。基于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社会适应问题的分析,将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社会适应分为人际适应、环境适应和学业适应三个方面,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强调跨文化体验、趋同化管理、外部支持以及建设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对武汉四所高校20名来华留学生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访谈数据的扎根理论编码分析显示:新冠疫情使得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短板凸显,留学生综合素质表现有喜有忧,线上教学保证了停课不停学,共同抗疫使留学生的亲华情感和对中国制度的认同感增强,留学生积极付诸抗疫行动。基于武汉战疫期间留学生情感和行动的变化,建议利用战疫故事对留学生开展中国国情认知教育,提高留学生跨文化交流适应能力,在趋同化管理中重视朋辈群体作用,鼓励留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等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