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海事组织STCW2010马尼修正案对海船船员的语言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国航海类院校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契机,启动"大学英语(航海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投入到立体化的教学系统、教材和师资建设中。具体措施有:(1)结合学校实际和航海类专业特点,制定《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2)编写国内首套涵盖基础英语和航海类专业英语知识的《大学英语》(航海类适用)系列教材,航海类专业执行定制教学计划,实现通用英语(EGP)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无缝连接。(3)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定期统一安排海事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航海专业知识更新培训,提高教师职业发展能力。另外,论文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航海英语听说自主学习为例,分析了航海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策略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探讨了航海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策略的注意事项,旨在通过策略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航海技术类专业学生专业领域内的语言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正呼唤语言服务与其同步或先行。除了速度,语言服务质量标准应尽快出台。本研究将《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笔头输出及其策略"中的16个三级能力指标量表编辑成测试表,直接"嫁接"实验测试中国英语学习者,在4个水平的学习者中开展建模测试,获得中国学生在CEFR量表中的自我评价度,量化分析其可行性,进而参考CEFR量表主要内容,揉进中国英语测试大纲标准,提炼出中国目标英语笔头输出能力量表的基础理论模型和典型描述参数,为下一步"嫁接"研究寻找接口。  相似文献   

4.
随着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性的转型,这些院校的英语课程改革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将探讨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的理论框架,揭示目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在CEFR框架下探讨应用技术型英语课程在英语能力标准制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英语实践能力和评价体系方面应进行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语言能力标准之间的对接有利于不同测评体系分数的互认与解释。本研究探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在阅读技能方面的级别对应关系。研究采用共同锚题非等组设计,将63条CEFR阅读描述语和104条CSE锚题描述语组成15份问卷,同时辅以半结构化访谈,共收集超过2 700名教师的5 441个作答数据和超过23 400名学生的23 460个作答数据。结果显示,CSE阅读量表与CEFR阅读量表之间存在着相对清晰的级别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语言能力标准之一。研究匹配手册,将我国英语测试与《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相匹配有助于我国英语测试与国际接轨,促进其他国家与我国英语教学评估相互认证合作。  相似文献   

7.
英语作为国际航海通用语言,国内各航海院校十分重视,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航海系男生多,学习热情不高,水平参差不齐。在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如何寻找合适的途径使听说学习更有效率,并能最大化地满足学生听说方面学习的需求?这一课题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学习语言模式为理论框架,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系英语听说课程的自主学习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年的对比教学和实验,结果表明,听说自主学习模式更好地照顾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从而为这一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8.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进一步突出了航海英语作为"有效沟通"手段的重要性,指导了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使航海英语听说能力达到航海类适任证书考试的标准,满足马尼拉修正案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这个深刻影响着欧洲国家语言教育系统的参考标准,其影响正慢慢地从欧洲扩大到世界范围。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诞生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等方面进行评析;介绍《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以及对我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的启示和影响,并以英语和法语为例;指出在《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下的语言学习者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标工作岗位群的核心职业英语听说能力编写教材,进而带动高职高专英语听说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高级职业英语》的大框架下,本课题小组负责听说技能(初级)研究与教材编写。随着《高级职业英语听说教程1》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我们看到了解决"哑巴英语"问题的希望:职业英语教学必须贴近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NS)、欧洲《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架构:学习、教学、测评》(CEFR)以及日本《日语教育标准》(JFS)等教育标准的内容要点与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国内日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国内日语教育改革的对策与建议:注重培养日语学习者跨语言沟通能力、从多个方面提高日语学习者的翻译能力、提升日语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构建基于Can-Do教学理念的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运用标准设立的方法探讨了商务汉语考试(BCT)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之间的等级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商务汉语考试(BCT)和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对应关系,商务汉语考试(BCT)涵盖了《框架》中从A2到C1这样一个标准等级序列;这种等级序列的分距之间在商务汉语考试(BCT)中表现得非常和谐,体现了商务汉语考试(BCT)作为跨度考试的特点;文章最后总结了BCT与CEFR之间的等级关系。  相似文献   

13.
欧洲汉语能力基准项目(European Benchmarking Chinese Language Project,EBCL)是欧盟资助并由来自英、法、德、意的四所高校承担的研究项目,其主要目的是依据《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CEFR)》为欧洲的汉语学习者制定一个可以参考的汉语能力基准框架。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欧洲汉语能力基准项目及其参考依据——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并以欧洲汉语能力基准项目阅读理解能做说明为例,阐述基准项目对欧洲框架的继承与发展,最后论述了基准项目和欧洲框架对国内汉语水平考试研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教材评估有其现实重要性。文章采用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的对照法,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教学内容作出评估。《听说教程》与《读写教程》密切配合,以《读写教程》PassageA的主题为基础,充分利用课文中已学过的语言素材进行听说训练。通过听说训练进一步消化《读写教程》所学内容。集中对听说尤其是说的技能进行由易到难的训练,使学生在提高读写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听说能力,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对读写和听说两个层次上所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井燕  王丹 《教育教学论坛》2012,(Z4):160-163
根据当代航运经济发展以及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对船员听说能力所做的新规定,本文从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师资配置等方面逐一探讨了广西北部湾航海人才航海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与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船员英语水平普遍较差的现状,阐述了以培养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为突破口,从而尽快提高我国船员英语水平的观点,并指出了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航运业的蓬勃发展,优秀航运人才的培养备受关注。航海英语教师作为一线工作者,肩负着培养具有较高英语综合能力人才的重任,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至关重要。作者从调查分析高职院校航海英语师资的素质现状出发,结合需求分析理论和Freeman的语言教师学习理论,提出加强航海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希望对高职院校加强航海英语师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这篇译文译自《中国英语教师英语听说教学法》一书。作者对中国英语教师如何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提出不少有益的建议,且与《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如师生互动、淡化语法规则,以听说带动对规律的把握等十分吻合。所附的《教师自我评估表》虽有简单化之嫌,但总算抓住了教学能力的关键,不妨按图索骥,看看自己在哪方面有所缺失。  相似文献   

19.
在麦可思公司对徐州建院2009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能力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基础上,通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比较和国内专家学者对大学英语改革的预测,结合学生英语基础分析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的困境,探讨高职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出路,提出应在行业情景下突出英语实践性特点,提高学生在特定场境下语言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英语课程总体目标提出了具体内容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及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听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培养“说”的能力已成为英语学习初级阶段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标准》还强调,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的要求,实施对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