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虹 《新闻传播》2010,(2):48-49
回顾本次美国总统党内初选及大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如播客和博客(政治类)等已经由过去的零散的、辅助性的功能发展为引人注目的重要选战工具。其中,政治博客(political blog)在2004年的美国选战中初露端倪,如今已成为选举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政治博客为研究对象,在探讨政治博客的起源、类型、发展历程以及传播模式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民众和竞选者两个层面重点分析作为选举营销传播渠道和手段的政治博客对美国总统选举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其影响广袤深远,其争论尖锐激烈,为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望尘莫及。它虽然不像英国那样确立了程序政治、选民政治,也不像美国那样确立了以自由主义为根基的现代民主政治,但它阐释了现代性的最重要主题,现代政治的基本问题都能在法国大革命的宪政中找到注脚。在这个意义上,毛姆说,“法国人死了,灵魂上天堂;美国人死了,灵魂到巴黎”。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总统选举史上,2008年大选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诞生了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而且借助互联网、手机、视频等新媒体技术,"草根媒体"得以第一次登堂入室,成为影响美国大选的结构性力量.但是,不应过度放大"草根媒体"的作用,其发展趋势仍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文报刊产生于19世纪中叶,在初创时期报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基督教教义、提供华侨消息等。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华文报刊的政治特点鲜明,成为各派政治势力在美国的舆论阵地。20世纪70年代至今华文报刊的发展则在“政治淡化”的影响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章拟就美国华文报刊的历史发展演变做一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钟静 《今传媒》2008,(4):59-60
在美国,新闻媒体依靠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赋予的权力,成为与政府、国会、最高法院配合行动的"政府的第四部门",影响着美国的政治政策乃至政治结构,它们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的同时,也依赖于政治、受制于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美国软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政治效应也日渐增强。美国软新闻节目已经成为美国中期和总统选举候选人竞选的重要宣传阵地。对美国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也随之成为美国传播学及政治学界一个刚刚兴起的热点课题。美国学者开始定量研究美国软新闻节目是如何影响观众对美国政治候选人的评价和选民投票行为的。本文在综述目前美国学术界对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来此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杨欣 《声屏世界》2009,(2):28-29
2008年11月5日,美国总统大选以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而落下帷幕。在此届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的个人魅力、执政理念在新媒体的传播下征服了绝大多数美国民众。《纽约时报》发表的分析文章称,网络等新媒体对2008年美国大选产生很大影响,在此影响下,选民获取政治新闻的途径发生巨大改变。在长达2年的竞选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殷航 《中国传媒科技》2013,(9X):111-111
<正>美国媒体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自由化的商业媒体,不管是其内部运营还是在新闻选择与报道上都完全的遵循着商业化的运转。本文首先展示了美国现如今政治报道所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其政治报道越来越娱乐化、区域化和表面化。随后从美国选举法案的改变和媒体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化上来分析政治报道商业化出现的原因。最后,本文着眼于美国公众对政治商业化报道的态度,美国民众对待政治新闻日益趋于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传统媒体转型为背景,在对美国小型政治新闻报道机构Politico进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讨论特定报道领域新闻生产方式与传媒生态的演变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传统媒体转型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0.
唐玲 《视听》2016,(7):78-79
在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语境下,电视媒介的泛娱乐化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后现代主义美国政治娱乐化的背景下,《每日秀》脱口秀节目通过幽默风趣的内容拉近了年轻人与政治之间的距离。人们的政治文化参与给美国政治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宪文 《青年记者》2005,(11):72-73
1898年出生于中国的亨利·卢斯(HenryRLuce)和布里顿·哈登1923年筹资6.8万美元创办了一份新闻周刊——《时代》(Time)。它将每周的新闻加以组织和分类,对国内(美国)国际新闻、科学、宗教、商业、教育等领域的报道深入浅出,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目前,其发行量已达3000万份,如此庞大的发行规模背后是更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其观点代表并影响着人们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正因为《时代》的地位和影响,我们选取它作为文本分析的对象,抽取2004年一年共49期合计146篇涉及中国的独立报道,考察总体结构,试图发现其中对中国报道的特…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在90年代提供军事销售的目的是相对传统的——保护和援助盟友,扩大美国的影响。但是到了21世纪,一个新的问题被提出:美国如何把军事销售用于对付一个正在全球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郭平 《青年记者》2006,(7):69-71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自上世纪90年代在堪萨斯州兴起以来,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新闻角度出发的。事实上,欧美国家一贯以古希腊的公民社会为其参照,因此,本拟从政治传播的角度,以古希腊的公民意识特征为基础来考察“公共新闻”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对现代美国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推进,从而更深层次探讨“公共新闻”运动对美国现代政治民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郭平 《当代传播》2006,(4):85-87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自上世纪90年代在堪萨斯州兴起以来,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新闻角度出发的。事实上,欧美国家一贯以古希腊的公民社会为其参照,因此,本文拟从政治传播的角度,以古希腊的公民意识特征为基础来考察“公共新闻”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对现代美国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推进,从而更深层次探讨“公共新闻”运动对美国现代政治民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体技术和传媒工业的迅猛发展,媒体文化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已成为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媒体文化在政治、经济利益及社会责任意识的驱动下对美国总统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参与总统竞选、披露政治丑闻和报道总统及政府的重大决策,媒体文化在总统竞选、民主政治和政党地位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6.
胡菡菡  文平 《新闻记者》2008,(12):36-39
新媒体影响美国总统大选,早已不是什么新颖的观点.然而,直到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落幕,世界才真正感受到贯穿始末的新媒体的影响力,因为此前任何一任美国总统都未曾获得如奥巴马这样的称号:"互联网总统".  相似文献   

17.
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危险的国家》揭开了美国的神秘面纱。中国的政治传统讲究经世致用,强调对历史经验及教训的学习与借鉴;而作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历史"的美国,其国家治理则更多地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仿佛是一个精力充沛,同时却又缺少经验的年轻人,每每给自身和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美国,是一个"危险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从奥巴马当选看新媒体对美国总统大选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大选中新媒介的初体验 美国总统大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媒体秀.200多年前的美国大选,林肯只能坐着马车巡回演讲;七八十年前,弗拉克林·罗斯福看中了广播,那个彼时的传媒新宠,以大众传播的方式将其政治主张传散开去;而肯尼迪竞选时期,候选人在电视上面对万千观众发表演说成为了常态.  相似文献   

19.
舆论动力学视野中的美国权力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动力学以揭示舆论的生成与演变的内外动因为旨归,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视阈:其一,研究影响舆论生成与演变的个体因素和个体状态;其二,研究影响舆论生成与演变的外部因素,如社会交往环境、意识环境和公众总体环境等.本文在界定舆论动力的概念及研究视阈的基础上,论证了美国权力精英通过定义和解释外部事件、制造新闻和舆论修辞等策略,实现了权力对舆论中的个体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双重潜在支配.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政治发展促使人们开始重视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研究。在美国,由于政党政治对行政的控制缺乏制度约束,出现了困扰美国政治生活中的政党分肥问题。如何把政党政治的行政控制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如何能让政治风云远离行政的静水?古德诺在他的《政治与行政》一书中为美国民众提供了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