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景描述】本案例以学生熟悉的莫泊桑学写作为主要情节,通过教师的讲述,与学生进行现场交流,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下领悟了如何用“第三只眼”去观察事物、陈述事实。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莫泊桑吗?(教师笑问,下面举手的同学很多)生:他是法国作家。他是《羊脂球》的作者,还写过《项链》。师: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非常广,都读过这些书吗?(很多同学点头)文章写得好不好?(教师惊喜地问)生:写得很感人、很好……师: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么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是怎么学习写作的吗?生:不知道。(学生摇头,然后用渴望的眼神看老…  相似文献   

2.
正【片段一】师:词语学得不错,课文读得怎样?下面来检查一下课文的朗读。打开课文,这课有7个自然段,标上了吗?谁来读第1自然段?(生读)师:读得非常正确,你让我知道了杭州很美。谁再来读读这段?(生读)师:你让我感受这是个美丽的早晨。听老师来读读。(师示范读第1自然段)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那么这预示着故事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生:美好。师:让人满意的结局。同学们,在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中,作者写景不是随随便便写的,他写景是为了后边的故事发展做铺垫的。谁来读第2自然段?(生读)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好!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相信同学们上课的表现,一定会让老师更加高兴的,你们说是吗?为了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大家。(出示课件,播放音乐《老鼠爱大米》)师:怎么样,喜欢吗?生:喜欢。师:听到这美妙的声音后,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问题)生1: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2:我想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多,要想知道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还要掌握它的研究方法。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相似文献   

4.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天天在一起学习,大家都是好朋友,对不对啊?生:对。师: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好不好?生:好。师:你们知道这位新朋友是谁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放动画课件,并启发学生寻找线条。)生:线条。犤评析:教师教态和蔼,语言亲切,创设了一种愉快的情境,很快拉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导入新课。犦三、探讨感知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你能到前面把它们的样子画下来吗?(请两位同学到投影仪上画出几种线条)师:同学们画的线条真漂亮。你们知道吗?这位新朋友…  相似文献   

5.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背诵有关蝉的诗。)师:奉港的同学真不错,刚才你们读了那么多的诗,有些诗真的我不知道。所以我相信这节课是上得很好的。首先想请一个同学说一下,像这样的文章是什么样的文体?(指一名学生)好,你说吧!生: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师:科学小品,呵,科学小品有什么特点呢?生:它写得生动活泼。师:生动活泼。你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6.
<正>案例描述:片断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喜欢)我们班有48人,如果你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你会让同学们怎样排队?说说你的想法,并完成表格(略)。生1:每排站4个同学,站12排。生2:可以站2排,每排站24个同学。生3:也可以48个同学站成1排。……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体育中蕴  相似文献   

7.
(课前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在课上汇报交流)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进一步查找了有关鲁迅的资料.关于鲁迅,你们还知道哪些?生:鲁迅是一位作家.生: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很多书.生:鲁迅青年时到日本学过医.他很尊重他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课前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在课上汇报交流)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进一步查找了有关鲁迅的资料.关于鲁迅,你们还知道哪些?生:鲁迅是一位作家.生: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很多书.生:鲁迅青年时到日本学过医.他很尊重他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课文《桂林山水》教完了,我特意上了一节写字指导课。过程如下:师:同学们,我们来个小比赛:谁会读下面这些字?(老师把该课的生字工整地板书在黑板上:漓澜瑕翡峦障筏绵。)(学生纷纷举手,进行赛读。)师:下面我们继续进行小比赛:每个组派一个同学到黑板前书写以上的字,看谁写得最好看。(老师也参加比赛。)师:接下来,让我们比较一下谁的字写得最漂亮。(学生一致肯定老师写的字最漂亮。)师:谢谢同学们对我的夸奖。其实呀,我们学习语文,对文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会写,写得越漂亮越好。这节课老师想教大家写好这几个字,你们愿意跟老师学吗?生:(众口同…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 :师 :同学们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 ,等会儿找同学到黑板上默字 !(学生积极准备 ,教师巡视 )师 :准备好了吗 ?(众生举手 )师 :好样的 !谁愿意上来 ?(众生高呼“让我来 !”)老师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默字。师 :同学们 ,他们俩默的字正确吗 ?(众生评 :正确 )师 :咱们来评一评 ,他们的字都有什么优点 ?(众生评议 )师 :真棒 !各有优点 !要是你们能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会更棒。 (轻轻拍一下两人的肩膀 ,赞许地目送二人回位 )片断二 :师 :同学们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 ,等会儿找同学到黑板上默…  相似文献   

11.
一、词语为线,整体感知,挑战教材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师: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积累卡,我们听写几个词语。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写?(请三位同学)师:(听写词语)卓尔不群、艰苦危险、锲而不舍、准确感人。(师评价:写得很漂亮,请同学们注意写字姿势。)师:写完之后请同桌互相检查,到黑板上书写的同学写得很漂亮,我们谢谢她们。好,  相似文献   

12.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吗?(学生自由汇报:做游戏、玩电脑、饲养小动物、打篮球、踢足球、弹钢琴……)师:课堂上玩过吗?生:没有。(大部分学生答)生:玩过,在活动课上我们玩过纸飞机,还玩过……师:我发现你们都非常喜欢玩,乐于参加与玩有关的活动。如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你想玩多长时间?生1:我想玩10分钟,行吗?(教师没有表态)生2:20分钟?(教师还没有表态)生3:玩一节课!师:(竖大拇指)赞同他的观点吗﹖生(齐):赞同!评析:“玩一节课”这才是学生的真实想法。为什么学生一开始不敢这样说?因为我们的课堂还受多少年来…  相似文献   

13.
(课前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在课上汇报交流)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进一步查找了有关鲁迅的资料。关于鲁迅,你们还知道哪些?生:鲁迅是一位作家。生: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很多书。生:鲁迅青年时到日本学过医。也很尊重他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师: 同学们, 你们旅游过吗? 生:旅游过. 师:谁能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言论……)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好地方. 老师真想有机会也去看一看. 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都去过哪些地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想! 师:为了这节课,老师特意把自己去过的一些名胜古迹、游览区等部分景点的纪念门票拿出来供同学们欣赏.(出示纪念门票,学生欣赏.) 师:其中有世界名迹:长城、故宫,有我国著名的秦皇岛、海底世界等等.对于这节课表现突出的同学,下课后老师将把它们奖励给你们. 同学们有信心得到它们…  相似文献   

15.
一、第一课时师:上课前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不喜欢读小说呀?生(齐):喜欢。师: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学生纷纷举手。)生:每读完一篇小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把小说中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和朋友听。师:复述故事情节,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又与别人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好!师:既然大家都喜欢读小说,老师就满足大家的这种爱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在1921年写的一篇小说《故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读通读懂小说《故乡》,而且要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师:昨天,安排大家回去预习课文,按照我们的…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数字游戏吗?(生:喜欢)老师在这张纸里写了1个数字,你们猜一猜,是哪一种数字?(生猜: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师:谁猜得对呢?(揭示并板书答案:分数)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生: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知道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生:我还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师:那么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生: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生:分数有什么作用?师:(小结)同学们想知道的东西真不少,这些问题在今天及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弄明白的。好,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学…  相似文献   

17.
正一梳理文脉,关注写字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艾滋病小斗士》。还记得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吗?(板书:恩科西。)师:课文围绕恩科西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呢?生:写恩科西怎样与病魔作斗争的事。生:恩科西是一个南非儿童,他得知自己得了艾滋病后,一边学习怎样面对艾滋病,一边关心和他一样的儿童。师:说得非常完整、连贯。有一位同学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了下来,可是遇到了不少拦路虎,想请你们帮忙,愿意吗?  相似文献   

18.
[案例]苏教版五下"用数对确定位置"练习片段1.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我要表扬一位同学,他一直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他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2),你知道他是谁?生:他是钟鑫。师:判断正确吗?(生齐答:正确)  相似文献   

19.
师:谁愿意为同学们读这一段?(第二自然段)(举手的人并不多,其中一位是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好动好斗的学生,老师同学对他的印象很差。我专门请他读,想借机树立他的新形象,但我不敢抱太多希望)生: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出乎我的意料,结果读得非常好,几乎无可挑剔,可是有许多孩子在笑,我有些纳闷)师:同学们,你们笑什么?是因为他读得不好吗?生:老师,他把“盘子”两字读得特别长,挺好玩的。师: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读?(想)稳凯,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生:因为我们看太阳很小很小。我把“盘子”拖…  相似文献   

20.
犤教例犦(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课文,明确了云雀的心愿:到沙漠去植树,把沙漠变成绿洲。这时突然有一位学生提问)生:老师,云雀的心愿能实现吗?(这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师:这位同学问得非常好。云雀的心愿能不能实现呢?我们大家来讨论一下,能或不能都要说出理由。生:我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