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危机。为缓解这一危机,环境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现状。笔者认为,事实上环境教育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未能通过教育使“人如何与环境相处的正确观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赵才欣 《上海教育》2003,(7A):30-31
SARS来了,SARS也终究会去的,但SARS引起的对环境教育的反思与重建才刚刚开始。长期以来,我们总在“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教育”等形式或理念上争论不休、举棋不定,而没有花大力气致力于将实质性的环境教育真正实施到位。最近,国家教育部又一次将环境教育纳入普通中小学的专题教育范畴,并有实施年级(小学一年级到高二)和课时的规定。因此,现在应是我们重新审视以往学校环境教育的缺陷与不足,思考如何构建真正有效的环境教育新体系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的环境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的环境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环境道德和形成有利于环境的行为。基于此,结合环境教学实践,构建了基于网络的环境教育模式——“实践—交互—参与”教学模式,从基本结构、教学评价、教学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描述。该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实践来内化受教育者的环境品质,通过网络交互来实现教师的指导,它对环境教育的实践性需求和网络教学的交互性特色进行了充分的融合。该教学模式包括“走近自然——环境认知教育”、“感受自然——态度和情感教育”、“保护自然——环境行为教育”三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4.
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创设将角色游戏、区域游戏、探索性主题活动整合起来的“‘三合一’活教育环境”能充分地发挥环境这一“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职业》1991年第八期刊登了杨喜全同志(《谈谈“环境育人”》一文。该文提出了“重视与加强学校教育环境建设,优化教育环境,环境育人”这一很有见地的工作建议,也为我们提出了值得继续深入研讨的课题。这里,笔者不揣浅陋,也就“环境育人”谈点个人看法,以求教于同行。 “环境育人”历来为有识之士所重视,在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之教”净化教育环境的说法;也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正规教育中,环境教育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环境教育”这一术语是1920年苏格兰植物学家PatrickGeddes(1854~1933年)首次将“环境”与“教育”两词并列使用后才出现的。而国际上则是在1948年巴黎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正式使用它的。英国可谓是世界上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环境教育”一词在英国第一次使用并受到重视始于1965年,其标志是英国高等学校的研究领域开始涉及环境教育研究;到了1971年,环境教育就开始走入初级与高级中学的教学中,并且英国…  相似文献   

7.
1992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提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把环境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来抓,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生发环境意识,了解环境知识,养成环保习惯,提升环境素质。  相似文献   

8.
《教育导刊》2005,(7):F003-F003
广州市东环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该校本着“增强环境意识、树立人文精神、培养环境行为”的办学理念,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之中,树立“三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境教育思想,形成了“以德育活动为主线,结合文明行为、勤俭节约教育,培养学生环境素养”的环境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9.
1983年,环境保护被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把环境教育提到战略的高度,视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和参与保护环境的能力,造就爱护环境的新一代公民,国家教育部和环保总局共同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要求各地中、小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培养广大师生的环境意识和参与精神。有的省市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许多…  相似文献   

10.
“关于环境”“在环境中”“为了环境”的教育原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中所阐述的环境教育的原则,其中,“关于环境的教育”主要是指环境教育要传授有关的环境知识,理解不同群体对待环境所持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理解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在环境中的教育”则要求把熟悉的或相关的真实环境作为教育的资源和教育的场所,培养受教育的环境保持技能,  相似文献   

11.
教育环境的“控制”具有双重面具:一种“控制”主要是在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或占有的意义上使用的,是一种教育环境控制的剥夺观;另一种“控制”主要是在非奴役自由状态的意义上使用的,是一种教育环境控制的建构观,两种教育环境控制并存于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之中,由此,如何在双向分布的教育环境控制中,把握其合理控制与不合理控制的张力,教会与学会选择,是教育环境研究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导刊》2007,(4):F0002-F0002
广州市第一幼儿园是广州市首批开展环境教育的幼儿园。自1992年开始,该园一直致力于幼儿环境教育的探索,优化环境资源配置,精心打造蕴含环境教育因素的生态环境,建构园本化的环境教育课程,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的“绿色幼儿园”。  相似文献   

13.
彭茜 《山东教育》2007,(1):13-15
蒙台梭利自称其教育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并使之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她认为旧教育忽略了“环境”这一要素,新教育应包含三个因素:教师、环境和儿童。“环境”既指教室、大自然、幼儿园及社区甚至社会环境中的设施、活动与文化氛围,更指教具或教材。蒙氏警示,儿童“由于缺乏心灵营养而引起的倦怠”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主题之一,而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敲响了警钟。为了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党中央、国务院已把“搞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全民教育体系中。 1996年由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颁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是各级环保、宣传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环境教育与地理科学的关系 环境科学是 20世纪发展最快的新兴学科之一。从公害污染到自然生态保护,从公众的日常生…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是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净化和美化明天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课题。环境道德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生态平衡为目的的生态行为规范,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教育实效性的最终落脚点是环境道德水平的提高。杭州中策职高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展环境教育,1997年开设了环保专业,成为全市惟一一所培养中等环保人才的学校。在多年实践活动中注重环境道德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1995年荣膺“全国环境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1年被评为杭州市首…  相似文献   

16.
一、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早在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该会议正式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的方向。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宪章》,并开始实施“国际环境教育计划”。1977年,第一届政府环境教育会议在前苏联第比利斯举行,发表了著名的《第比利斯宣言》,自此以后,环境被视为一整体,同时包括自然部分和人文部分,而环境教育也被视为学科内容的一个环节,并透过跨学科方式以及个人和社区参与去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80年代,自然与自然资源保养国际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说过:“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环境。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创设的教育环境的结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用学生创造的周边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我们按照“软硬结合、和谐宽松”的要求,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净化、美化、绿化———硬环境的建设走进华南师大附中的校园,就像打开一部立体、多彩、富有…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必修课程的设计要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环境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新领域,是解决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措施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人类面临的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都跟化学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渠道,因而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了切实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化学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9.
做一名『和谐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奎英 《教育艺术》2005,(12):26-26
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教育对社会具有引导的功能。当人们呼吁建设“和谐社会”的时候,作为教育使命具体承担人的教师应当审视自己:我是一名“和谐教师”吗?我应该怎样担当起与周围的教育环境、教育要素相和谐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目前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困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大多数与化学有关。因此,把环境教育融入化学教学的始终,可以使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既可以向学生宣传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达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的目的,又可以通过环保教育中生动的事例和确凿的事实,达到深化化学教学改革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一、结合课堂教学讲授环保知识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内容涉及环境教育,如“一氧化碳”、“硫、硫酸”、“硝酸、硝酸盐”、“电解和电镀”等章节均涉及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内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