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最易忽略的一环是不注意观察,对所要画的物体还没有看仔细、看完整,就盲目下笔,结果作业时一改再改,所画的物体外形很不准确。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美术教学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一.培养观察意识,认识观察作用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我问学  相似文献   

2.
用粘土或橡皮泥塑造各种物体、人和动物,是幼儿很喜爱的一种手工劳动。泥塑形象具体生动,幼儿在塑造物体过程中,玩弄的是柔韧的粘土,所以有很大的快感和游戏感。通过泥工教学,可以培养幼儿对雕塑艺术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初步学习一些泥工技能。一、泥工教学选材幼儿泥工的题材应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各种物体、人和动物。形象应比较优美,特征明显,容易塑造,便于幼儿联想开去。如幼儿学会了塑小篮子,在塑水果或蔬菜时就会联想到再塑一只小篮子,把水果蔬菜放入篮内。又如幼儿学会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们把电教手段适当地运用于幼儿园的常识教学中,对优化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运用幻灯投影,观察物体的细部观察是幼儿认识自然、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幼儿园常识教学中,一般采用观察实物、观察图片、观察标本等方式来认识事物。但由于有的实物或  相似文献   

4.
看做结合 就是让幼儿在观察实物的同时进行操作练习。在组织幼儿观察某一事物后,随即引导幼儿将观察对象用图画或橡皮泥表现出来,然后再次观察再次表现。例如认识汽车,先带幼儿去停车场观察各种汽车,回园后让幼儿画画自己所看到的汽车,共同回忆汽车的相同特征。第二次观察后让幼儿修改所画的汽车,并说说画的是什么汽车,像不像。还可以将图画和实物比较。采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兴趣,发展幼儿的注意、记忆和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和作画能力。  相似文献   

5.
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幼教老师抓住这个环节有目的地培养幼儿观察一些事物,使幼儿从中获取新知识,提高其观察能力极其重要。 一、在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1.绘画活动与观察 图画是一种视觉形象,图画教学离不开观察。观察使幼儿认识事物,为绘画提供丰富的内容和感性知识。儿童对事物观察得越仔细就画得越生动;儿童头脑中储存的印象越多,图画的内容就越丰富多彩。因此,对幼儿的图画教学必须以观察为基础。如:在教小班幼儿画手巾时,我改变了过去那种不观察实物,只让幼儿参照教师的示范画进行绘画的作法,而是不出示示范画,  相似文献   

6.
幼儿画房子教学探索石岱画画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他们所画的内容是他们生活中所熟悉的,接触的常见的物体。房子,是幼儿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因此画房子历来被幼儿教师列为教幼儿学画画的主要内容。但一般教师选画房子,把它单纯作为一种技能训练手段。所以在教学方...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我一直坚持教幼儿画水墨画。水墨画作为祖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我国儿童极易接受的一种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选材要注意技法的单元性。教师在水墨画教学中除了注意选译那些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形象生动的以及有明显特征的物体作为幼儿画水墨画的对象外,还要注意技法的单元性。对幼儿来说,所谓技法一般是指用笔的方法。许多物体用水墨来表现时,用笔方法基本上是相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教学过程中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观察、去实验 ,来获取更多的材料。经过收集、整理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由学生自行得出结论 ,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1 设置悬念 ,调动学生好奇心小学生的好奇心只停留在好玩、好奇的水平上 ,老师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把好奇心发展下去 ,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不同寻常的现象 ,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如 :教学《沉浮的秘密》一课导入时 ,我让学生把石头、木块、泡沫块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然后问 :“什么样的物体会沉 ?什么样的物体会浮 ?”学生答 :“重的物体沉 ,轻的物体浮。”我拿出一大块泡沫和…  相似文献   

9.
观察西红柿     
设计意图 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最主要的方法.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儿童观察能力的训练.近期,我班正在进行"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幼儿对一些常见的蔬菜和水果有了初步的经验.如何抓住契机.调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观察活动中进一步激发观察的兴趣,帮助其整合并提升经验和认识,从而发展其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的能力.我们选择了幼儿熟悉且喜欢的西红柿作为观察物,设计了此次观察活动.  相似文献   

10.
“费时多,效率低”仍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在作文教学规律的认识上有所发现,在教学矛盾的解决上有所突破,成了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作了几点有益的尝试。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力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积蓄说写素材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特点,不太注意周围的事物,更谈不上细致的观察,对周围生活环境不熟悉,不注意,哪来的材料可写!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于是,我便利用游戏来引导小学生留心观察事物。如有一次,…  相似文献   

11.
范例和演示     
范例和演示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何使用得当,起到尽快让幼儿掌握技能,又能启发幼儿想象创造的作用,都很有讲究。范例和演示手段的运用一定要和观察活动相结合,否则,只凭范例和教师的演示教学,势必导致幼儿机械模仿,长此以往,幼儿只会照样画葫芦。示范及范倒用的物体图象是平面的,与实物有许多不同,加上每个儿童观察事物  相似文献   

12.
正区域活动是我们为幼儿创设的具有教育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宽松的学习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观察和实验而认识物体的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解释事物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形成智慧,发展个性,培养自信,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我园以构建活动区特色为突破口,根据《纲要》提出"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把活动区作为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我地区、我园幼儿的实际,构建能使幼儿快乐创新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画房子历来被列为幼儿学画的主要内容。但许多教师把它单纯地作为一种技能训练的手段。在教学上,较多地采用灌输方法,让幼儿呆板地模仿。模仿多了,很容易模式化。久而久之,使幼儿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他们将不再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房子的形状、结构、色彩。画出来的画呆板,没有儿童情趣,看不到幼儿特有的知觉方式和表现方法。我认为绘画教学固然要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但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的常识教学如何进行?它与小学的常识教学有什么不同?在教学中怎样更有效地促进幼儿智能的开发?对于上述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想法。一、幼儿园的自然常识教学在于启蒙幼儿园的自然常识教学在于启蒙,重点是启迪幼儿的智慧,培养善观察、好提问和爱思考的习惯,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不少伟人,在幼小时就对事物有了特殊的兴趣和观察的习惯,如达尔文逮虫子,瓦特观察壶盖跳动,爱迪生孵鸡蛋,牛顿制作耗子风车等等,正是这些幼小时萌发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走上了探求科学奥秘的路。因此我认为幼儿园常识教学必须在激发幼儿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丰富幼儿想象力方面下功夫。(一)引导幼儿活泼好动往往被事物的外形、色彩、动作及声音所吸引,不注意本质的特点。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幼儿“想看”、“去看”、“会看”,激发他们探索新的问题。例如孩子们到中山公园照哈哈镜,看到自身形象是扭曲的、多变的,滑稽可笑,并不思考它的原因,我就问:“为什么人会变样?”孩子们这才发现,镜子的面凹进去,把我们照成了长脑袋,镜子的面鼓出来,又把我们照成了小短腿。  相似文献   

15.
内容和要求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比较物体的高矮,使他们懂得高和矮概念的相对性。 2.教幼儿学会用“最高”、“比较高”和“最矮”说一句话。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情况分析我班幼儿对物体的高矮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对物体高矮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一概念模糊不清。为此,我设计了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和自身感觉来认识物体高矮的活动。活动准备 1.贴绒教具:长颈鹿、大象和松鼠。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新生对周围的各种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已能初步的进行观察,但观察的目的性较差,观察持续的时间较短,观察时常受无关事物或细节的干扰,往往只注意物体表面的、明显的部分。观察的兴趣以直接  相似文献   

17.
观察是儿童认识自然的开始。教学中应该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自然课的教学中,我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呢?一、在观察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深入细致的感知活动。但是一般学生看东西,往往是无意观察,只注意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隐蔽的重要的特征。为了克服学生的这一弱点,我在自然课的教学中,首先向学生提出观察要求,引导他们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细致地观察。例如,教“怎样认识物体(五)——岩石”一课时,课前先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各种不同的岩石,  相似文献   

18.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观察活动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去年我新带一个中班,为了培养这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我经常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观察活动,下面谈几点体会。一、选择好观察对象中班幼儿注意力极不稳定,观察往往只注意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所以选择体积大、颜色鲜、变化明显的事物让他们观察,容易引起兴趣。如观察万人体育馆比观察新工房有兴趣,观察花儿比观察树木有兴趣,观察动物比观察植物有兴趣。入春以前,孩子们对小蝌蚪百看不厌,透明的鱼  相似文献   

19.
这里的编歌词是指在幼儿熟悉音乐,掌握节奏的基础上,再对歌词进行改编、增加新内容的教学形式。我是分三个阶段对中大班的幼儿进行编歌词的教学尝试的。第一阶段:知识准备编歌词首先要有生活基础,编哪一方面的内容,就要丰富幼儿那方面的感性知识。平时我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多观察事物,并教给他们观察事物特征的方法,丰富他们的语汇,教他们怎样打比方,使描述更形象生动,为编歌词做好准备。如让幼儿编有关春天的歌词之前,我引导幼儿观察冬去春来自然界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孩子们经过观察,最初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幼儿的思维具有相对的具体性且是单向的,看不出物质运转中的可逆性。他们只从所处的位置来看待世界,总以自己为中心,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状态或某一细节,而不能注意到事物的变化和全面看待事物。为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我们采用的方法之一,是让幼儿认识事物的相对关系。世间的事物,有比较关系的无不具有相对关系。在学前计算教育内容中,就有物体量的不同程度的比较和空间位置的比较。相对关系的认识,是幼儿掌握物体量的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