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常有这样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做了错事后,会咬牙切齿地说:“这一次饶过你,下一次再这样,我非揍死你不可!”而等到孩子再次犯了错误后,家长还是那一套。一而再,再而三,孩子看出了家长的弱点,不但改不了错误,反而变本加厉。我的一个外甥就是这样,他上初一的时候就迷上了游戏机,以至于不思学习,经常旷课,偷拿家里的钱,甚至哄骗父母,以学校收费为名,把要到的钱拿去玩游戏机。父母对他毫无办法。在一次交谈中,我问他:“你最初是怎样迷上游戏机的?”他向我作了“坦白交待”:“开始我并不敢去玩,恐怕被爸妈知道。后来试着玩…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的同学小明今年14岁,前段时间,他迷上了游戏机,几乎将所有零花钱都花在了打游戏上,不久就将钱花得精光。为了继续打游戏,他把爸爸收藏的一枚邮票拿到游戏机老板那儿,怯生生地说:“我把这张邮票给你,你看我可以玩几次?”老板接过邮票后,拿着一把代币塞到小  相似文献   

3.
编辑叔叔: 我的同学小明今年14岁,前段时间,他迷上了游戏机,几乎将所有零花钱都用在了打游戏机上,不久就将钱花得精光。为了继续玩游戏机,他把爸爸收藏的一枚邮票拿到游戏机老板那儿,怯生生地说:“我把这张邮票给你,你看我可以玩几次?”老板接过邮票后,拿着一把子儿塞到小明手里,并说你玩多少次都可以。原来这张  相似文献   

4.
初二那年暑假,我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泡在网吧里。父母以为我上初三以后会收心,谁知我却不知悔改,发展到旷课、逃学。父亲发狠把我关在家里,我却偷走他们的钱,半夜去网吧。  相似文献   

5.
初二那年暑假,我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泡在网吧里。父母以为我上初三以后会收心,谁知道我却不知悔改,发展到旷课、逃学。父亲发狠把我关在家里。我却偷走他们的钱,半夜去网吧。  相似文献   

6.
初二那年暑假。我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泡在网吧里。父母以为我上初三以后会收心。谁知我却不知悔改.发展到旷课、逃学。父亲发狠把我关在家里.我却偷走他们的钱.半夜去网吧。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名12岁的六年级男孩,在班中担任班长,学习成绩优秀,名列全班前三名。六年级的第二学期,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游戏机厅,他出于好奇去玩了几次,不想被游戏吸引住,并渐渐着了迷,开始旷课逃学,一个学期只上13天学,白天黑夜沉迷于电子游戏,赊欠五百多元账,后来发展到偷同学或父母的钱。  相似文献   

8.
正高年级的班上,男生一多,自然迷上游戏机的就多。我虽早有耳闻,但苦于学生喜欢躲猫猫,一直找不到足够的证据来进行教育。这天上自习课时,坐在最后一排的小亮头埋得很低,我估计是在玩游戏机。当我走过去时,他竟然没察觉,捧着一个手掌游戏机正津津有味地玩,结果被抓了个现行。我当即表示游戏机要没收,并要请家长。这种风气一旦抬头,班内其他学生就会蠢蠢欲动。可当我没收游戏机之后,看见了小亮不服气的眼神,我突然想到这一招恐怕只能治标,不  相似文献   

9.
没有坏孩子     
没有坏孩子?真的没有坏孩子吗?! 一个半夜拿石块打碎了人家玻璃窗的孩子也算好孩子?一个偷拿了父母的钱逃学去打游戏机的孩子不是坏孩子?一个后来成了杀人犯的孩子还不算坏孩子? 确实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让老师们头疼,使同学们生畏,令家长们担忧。或许他们就是人们所说的坏孩子,或许将来会成为坏孩子。但是如果我们再问一问,谁说他们就是坏孩子,谁能保证他将来一定就  相似文献   

10.
他一直是个很听话的小孩,可是上初中的时候,却迷上了网络游戏。他开始逃学,开始撒谎,只要一有机会,就钻进离家大约两条街的网吧玩个昏天黑地。老师找过他,父亲打过他,母亲苦口婆心劝过他,他也曾信誓旦旦地保证再也不玩了。可是瘾一上来,他就无法控制自己。后来,老师不再关注他,父亲也彻底失望,对他不闻不问,只有执著的母亲不厌其烦地教育他、提  相似文献   

11.
谢雪 《家教世界》2009,(4):18-19
假期,我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泡在网吧里"战斗""升级"。父母以为我上学后会收心,谁知我却越演越烈,发展到旷课、逃学。父亲发狠把我关在家里,我却偷走他们的钱,半夜去上网。  相似文献   

12.
李茂 《教师博览》2004,(5):14-15
13岁的范德尔森往常总要逃学到捕鱼船上打工,一天干12小时,挣的钱虽然很少,但却是家里不可缺少的经济来源。从今年开始.范德尔森有资格从政府那里每月获得一笔小额现金,只要他坚持到学校上课,这笔钱就能到他母亲的手里。  相似文献   

13.
别怨孩子     
许多时候,家长们常常不满意自己的孩子:你让他好好学习用心读书,他偏偏迷上了游戏机;你让他把自己的东西摆放整齐,他总是把一切搞得杂乱无章,一塌糊涂;你让他和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时常有家长打来电话,反映孩子趁家长不注意时拿家里的钱,或买零食,或玩游戏机。家长很担心,孩子的这种行为会不会发展为偷窃?该怎样制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答。来话者(以下简称A):孙老师,您好!我儿子上小学4年级了,他特别爱玩游戏机。家里不给他那么多的钱去玩,他就偷拿家里的钱。现在,他已经拿过3次了。第一次我们批评了他,没打他。第二次我们打了他。可没多久,他又第三次偷拿家里的钱。我们家长为这事儿特着急。每次批评他、打他,他都说知道自己错了,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相似文献   

15.
和学生拉钩     
上学期,班里学习一向不错的王磊迷上了游戏机,结果不久,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而且还经常旷课、拖拉作业。 一天上课时,我把王磊揪上了讲台,毫不客气地训斥了他一通。可王磊倔得像块石头,对我顶嘴说:“你叫我不玩儿游戏机,除非你不吸烟了!”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学生在向我挑战。在众目睽睽下,我灵机一动,向王磊伸出手指头,说:“来,当着大家的面,我们拉钩吧!我戒烟,你也不玩儿游戏机了,怎么样?”自从和王磊拉钩后,他果真没再去玩儿过游戏厅。听其他同学说,王磊头几天经常在游戏机附近徘徊,但确实没有再进去。后来,王磊的学…  相似文献   

16.
眼睛的诉说     
大家好!我是一双明亮的眼睛,主人的朋友见了都赞不绝口地说:“这双眼睛水灵灵的。”主人也很喜欢我。可好景不长,我的小主人的姑父送给他一台“小霸王”游戏机,从那以后小主人就渐渐地迷上了打游戏机,不分昼夜地打,越打越着迷。游戏机的辐射使我整天又酸又痛,我多次暗示主人,可是主人仍然只是用脏手揉一揉我就算了,根本不把我的暗示当做一回事。不久,主人在没  相似文献   

17.
经常有家长打电话或来信,咨询孩子趁家长不注意拿家里的钱,或买零食,或玩游戏机。孩子的这种行为会不会发展为偷窃?该怎样制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发展?例如一位山东家长来信说:“……我的儿子正上初一,特别爱玩游戏机,家里不给他钱,他就偷家里的钱。现在,他已拿过3次了,第一次我们批评了他,没打他。第二次我们打了他。可没多久,他又第三次偷拿家里的钱。最可恨的是一次偷拿同学的40元,我们痛打了他一顿。我们为这事儿特别着急,每次批评他、打他,他却说知道自己错了,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请问孩子偷拿家中的钱去玩,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据《今晚报》载,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把应该交到学校的70元书钱,打游戏机挥霍掉。为逃避追究和惩罚,他对老师撒谎,称其父得癌症病危,要花近万元钱,所以家里掏不起书钱了。煞有介事的叙述,激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同情,老师当场为他慷慨解囊交了书钱。学校领导得知后,又组织师生捐款。老师后来才发现孩子编的竟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  相似文献   

19.
光明中学读初三的李海本来是个很聪明的学生.但自从迷上了网络,一有空就去网吧玩游戏、用QQ聊天,甚至为此旷课逃学,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  相似文献   

20.
儿子的爱好     
儿子迷上古典音乐是从观看了200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电视转播节目开始的,那时,他上初中二年级。此后,他所有的零花钱、压岁钱都花在了购买音乐书籍、音像资料上。有一阵子,他每天中午只吃两个馒头。"两天就能省下一张VCD。"在与我的一次闲聊中,他一不留神,泄露了自己的秘密。然而,省吃俭用的钱毕竟有限,于是,他另辟蹊径——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