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我们广泛清理原始文献,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落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从政治斗争、文化思潮、士人交游等多方面作立体考察,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际关系中认识一个作家的人生,并评价其人格。遵循这一思路,本文专论张载。  相似文献   

2.
论张华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应该在广泛清理原始献的基础上,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人群落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从政治斗争、化思潮、士人交游等多方面作往来穿梭般的立体考察,于 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际关系中认识一个作家的人生,并评价其人格。遵循这一思路,可以勾勒出张华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一、起自寒微,涅而不缁;二、才奇勋,名高望重;三、亦儒亦道、弥缝补阙。  相似文献   

3.
从今年起,国有企业富余人员不再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通过终止、解除劳动关系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直接进入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中实现再就业。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指出:“十五”期间,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为5 200多万个,实际能提供岗位4 000多万个。我们将都要直面这一严酷的现实,每一个人都将面临终生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岗位激烈竞争的无情挑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我国即将加入WTO,一大部分人将会面临失业,而一旦失业,就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完全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情操作…  相似文献   

4.
乘势与创新     
近期,在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中国职协召开的全国企业职工培训经验交流及工作推动会议上,张左己部长再次强调要乘势而上,努力实现职业培训的转机、振兴、突破和扩展,进一步明确劳动保障系统实施职业培训发展战略的工作宗旨、指导思想和目标。对此,在职教会之后短短几个月之内,张左己部长已多次反复进行强调,劳动保障部也多次推出一些重大活动和措施,以扎实的作风和举措学习贯彻职教会精神,推动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劳动保障部党组和领导对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对乘势而上的职业教育培训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5.
"物"理"务"理"悟"理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好物理,应按照由"物"理、"务"理到"悟"理这三个阶段进行. 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物理实验、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概念,来研究物理规律,就是要以"物"喻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含,以"物"提示理的真谛.这一阶段是感性认识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陈顺成 《现代语文》2006,(5):106-108
"制定"和"制订"使用情况较为混乱,与现行辞书对二者的界说不无关系."定"、"订"在本义和引申义上都不相同,与"制"结合后,"制定"和"制订"二词的语法功能无异,意义却是泾渭分明.近代,"制订"误用为"制定",二者渐混.应该从意义角度对二者的使用条件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7.
许多字典辞书中都将"口无择言"的"择"字理解为"选择"义,认为与"口不择言"之"择"等同.笔者认为,上述解释恐非确诂.本文从"口不择言"和"口无择言"两词在古书典籍中的使用入手,分析了其不同含义,从而得出前一"择"为"选择"义,而后一"择"为"败、坏的"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周易》中的"爻"作了诠释.文章从"爻"的形状生成说起,论述了"爻"与"十"、"爻"与"×"的关系.文章又从"爻"的形状论及"十"与"×"的普遍性.文章最后由"爻"的本义("爻,交也"、"爻,效也")论及"爻"的衍生义.  相似文献   

9.
"早恋"与"来往过密"不是用词的不同,而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牵涉到观念的更新,观念不更新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好"来往过密"的问题,为的是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青羊区教育局一至四号"减负令"切准教育时弊,果断出击,大快人心.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减负"之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 一提到教育体制改革,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减负",学校减负,教师减负,学生减负.一路"减法"大游行."减负"固然必要,但是正确的"减负"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1.
改编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在课后都有"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试一试"、"议一议"的要求,可归纳为"读"、"议"、"说"、"试"、"讲"的五字教学法.此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习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辅车相依"中"辅车"的解释,历来存在分歧.概言之,无非是"车之一物与车"和"面颊与牙床骨"的不同.这两种解释都可说明"辅车相依"的比喻义,但到底哪种说解更正确,更符合历史原义?"辅车相依"中"辅车"的意思到底是什么?通过对现存典籍及以前研究的考察,我们认为"辅"就是大车载物时两旁的挡板,"车"就是古代用来运物的大车.  相似文献   

13.
"某"与"某某"     
"某"是指示代词,"某某"是"某"的重叠形式,二者在句法、语义上有很大的差别.在句法上,"某"只能前置于某些词语或后置于姓氏;而"某某"除了这两种用法外,还可以充当主语、宾语、中心语、同位语的前项或后项等.在语义上,"某"有时表指别,有时表称代,有时兼表指别和称代;而"某某"一般只表称代,有时还表量的加强.因此,我们认为"某某"不是"某"的构形重叠,而是构词重叠,"某某"是一个称代词.  相似文献   

14.
"非常时期"论"非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利萍 《现代语文》2006,(6):112-113
以"非常男女""非常可乐"等为代表的语言现象中的"非常"一词,是与一般形容词不同的一个独立的词类--区别词,有其独有的特点.其含义为"异乎寻常的",是"非常时期"中的"非常"这一义项的发扬光大.本文对区别词的语法特征从几方面进行描述,并将其与形容词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15.
通常所说的反义词即是指意义相反的词,着眼其"异",其实反义词不仅有"异"的一面,还有"同"的一面.反义词中的"同",即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领域,"同"是构成反义词的基础.同时在共同的意义领域中它又有对立的一面,"异"是"同"中的对立关系.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反义词是同与异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诞生"与"诞辰"真不愧是两个忠于职守的好兄弟,为人们的一个又一个"纪念日"而呕心沥血,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日,"诞辰"忙着张贴横幅标语--"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14周年".当时庆祝的场面非常热烈,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庄严的聚会.  相似文献   

17.
"杨柳"并称,堪为同类,但"杨""柳"单列, 亦不分你我.朱自清散文<绿>有"什刹海拂地的绿杨" 一句,挺拔的杨树而至袅娜拂地,真真不可思议:但此处之"杨"实为"柳"也.再如"二月垂杨未挂丝""万树垂杨拂地生",这两个"垂杨",实指"垂柳"."杨柳"并列,有时单指柳树,如"杨柳依依""河边有几棵杨柳"等.至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之"垂杨柳",实际上也是垂柳.  相似文献   

18.
传统"六书"说不能适应现代文字学研究的需要.近现代学者提出了一些新说,但仍不甚理想,各说之间分歧也比较大.因之,现拟跳出"造字"和"用字"的框框,提出汉字发生法和汉字构字法理论,主要是汉字发生法的"二书"说和汉字构字法的"四书"说.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发展与需求会催生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心理新闻"就是一例.而为论述"心理新闻"存在的合理性,可以正式提出"心理事实"这一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在实际生活中,所谓"事实"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物理事实,二是社会事实,三是心理事实.传统新闻理论和实践过多强调了对前两类"事实"的报道,而对第三种"事实"有所忽略.所谓"心理新闻",就是时近期发生的、积累了一定阶段的"心理事实"的报道.目前,在新闻实践中,这种新闻产品已经出现,但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急需理论上的探讨与完善,以期对新闻实践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20.
"错"中求"美"     
"错"--一个大家都不怎么喜欢的字,但它却随时跟在我们的身边.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错都是存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在课堂中,笔者认为学生的"错"是一种美,也是一种教学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