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滚翻直腿坐动作技术:由蹲撑开始。向前滚翻至背部着地时,要慢速放腿,腿着地后利用头胸带动上体成成直角坐。要求: 动作圆滑,腿直,而且胸有波浪成直角坐。保护与帮助: 跪立于练习者侧前方,托臀部,控制前滚速度,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屈膝滑杠"是指学生在练习双杠"分腿坐前进"技术时,在换手握杠身体前倒后,不是直腿滑杠靠拢进杠,而是屈腿勾杠进杠。"屈膝滑杠"后接下来的"支撑摆动成分腿坐"只能是屈膝摆动而不是直腿摆动,这样完全破坏了整个动作结构,如果严格按照体操考试的规定属于动作错误,不予评分。  相似文献   

3.
张金普 《武当》2014,(5):19-20
太极功的修炼包括站桩功、太极拳基本功、转腰’尾间收功、前打丹田后打命门功、气贯四梢功、摇橹功、抻筋拔骨功和慢步行功等八项。  相似文献   

4.
高继寿 《武当》2015,(3):22
学练传统太极拳,修炼太极内功,不是仅靠练好拳架就能得到的,需要有明师指点,在做好各项身法,外三合,备五弓的前提下,需要布气、行气、运气。"以意导气,以气催形"。不仅要气沉丹田,更要气沉脚底。只有气沉脚底,才不是打半截拳,才能贯穿,才能"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才能"劲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要做到气沉脚底,先要气沉丹田。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练功的人,"气"是在胸间,在  相似文献   

5.
林书立 《武当》2010,(3):48-48
以肚脐为中心的下腹,有丹田、命门、会阴等重要窍穴,是道家气功修炼的主要区位。其中丹田为人体的中心,是生命力的焦点,为炼精化气之处,所谓“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金丹四百字》)所谓“十二经脉皆自丹田生,散之为四肢百骸也”(《太极祭炼内法》)。命门在两肾之间,肾主水而藏精,为人身元阴之处;命门主火而升发,为人身元阳之处。元阴是先天的真水,元阳为先天的真火,  相似文献   

6.
舒佑辉 《武当》2005,(3):51-53
一、怎样修炼道家丹道养生功 一、练功的姿势:坐、立、行、卧无论用何势皆可修炼,修炼前均要宽衣松带,最好用松紧带裤。如《摄生三要》中说,"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直","种种施为,须端祥闲泰,使此身常在太和元气中"。 体弱多病、尤大病元气已伤者,先采用卧式为好。神经衰弱、夜不能寐,可用练功引导入睡;高血压患者,多用卧式,易于放松。  相似文献   

7.
拜读了《体育教学》2003年第2期《我教“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一文,感到赵老师等采用垫子辅助教学,对学生学习掌握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的动作有一定的帮助。但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对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的教学有不同的看法,愿与赵传成等老师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1、头手倒立和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助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垫子上练习头手倒立,倒立前两脚撑地是固定的,对翻臀、提腰确实有一定的帮助,学生很容易掌握此动作。而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在倒立过程中,两腿离杠、伸直,悬于空中,腿和脚与杠面没有形成固定支撑。…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气,主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其府为腰。从经络学说来看,两肾从属督脉命门穴。命门,含有生命之门的意思,其功能主要是命门之火的作用。命门火,即肾阳、元阳、真阳、真火。其功能有:元气之根,人体热能之源;元阳通过三焦布达周身,并助三焦之气化;肾阳能暖睥胃助消化;真阳和性机能、生殖能力密切相关;有纳气作用。总之,“命门总主乎两肾,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根据这些道理,我国古代医学家、养生家和武术家一般都认为:对于肾腰的锻炼,也就是对人精、气、  相似文献   

9.
以形鉴真法     
丁金平 《武当》2012,(4):42-44
学习武术或丹道,只有拜访有本领的老师才能学到真东西,而如何分辨丹道和武学高人的学术真伪是很重要的。现仅就这一话题,简单讲述几点内家圈里以形鉴真的方法。第一点,拳架低。看他的拳架是否在中盘以下,内家功夫讲究"走下盘",低架下势是劲大力整的根本途径。初练时架子低不下来,但随着不间断的修炼,身体会愈来愈松,关窍越来越开,架子越来越低,筋骨越来越柔,而内气自足,腿力雄健。马步能自然做到大腿趋于水平,与地面平行,小腿尽量垂直,且双膝不超越脚尖,脊要直,松腰命门后竖,不能撅臀挺胸,这样就能气沉丹田。拳谚云:"人走下盘,气自腾然。"能练出强悍功力的内家拳种大多强调低桩下势,诸如自然门矮  相似文献   

10.
孙燕玮  孙波 《健身科学》2012,(11):33-34
1.混元一气(乾卦掌)动作说明:两脚并拢直立,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呼吸自然,意守丹田,二目平视,随吸气双手抬起屈肘,合抱于胸前,掌心相对,力点在手臂外侧,命门要外突坐胯,同时膝微曲下蹲,重心移至右脚。待左脚没有一点力量时,再慢慢伸出左脚,左脚要擦地而行,所谓擦地就是脚微离地面。左脚沿圈线向前趟出腿,伸直时绷直脚面。左脚平落五指抓地,然后腰左转目平视圈中,右脚须摩膝摩踝向前趟出。落地时脚尖沿圈线内扣,手臂不动,以此类推,就这样里脚直外脚扣,一步一步慢慢走成一个圆圈(图2)。  相似文献   

11.
周建勇 《武当》2005,(11):33-33
少林金刚门私房秘技——金刚踔腿功,属于外练硬功型技艺,练的是阳刚之劲,不需要配合内功修炼,是一种简单易学,有实效的腿功。不论是谁只要肯下苦功,人人都会成功。踔腿功在本门已秘传几百年了,它具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功法,同时也是一种隐蔽性极强的低腿与暗腿技法。  相似文献   

12.
内家小周天功是武当内家拳筑基功,由赵信慧道长传授。他精通内家拳术,内功造诣很深。常习此功,精神旺盛,内气充盈,河车小周天运转,百脉俱通,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御侮防敌,修炼铁布衫功,并对慢性疾病疗效甚好。一、功法姿势:以半跏趺坐为主,(单盘坐,左腿压于右腿之上)手掐子午连环决,以左掌内拇  相似文献   

13.
龙须子 《武当》2011,(3):47-48
内丹术中的静坐分为两个问题,一个是"静",一个是"坐"。坐,如何坐得让身子不动,有利于入静。静,如何人静,达到人静甚深的"恍兮惚兮"。先谈谈坐。中国道家内丹术在修炼时,要让身子不动,"身不动精固",就容易人静,容易炼精化气,为了让身体不动,采用了坐姿,双盘坐,  相似文献   

14.
<正>《多种形式的滚动、滚翻方法和游戏》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水平一体操单元必学内容之一,它的表现标准为:能说出所学的滚动、滚翻动作的名称;能在多种形式的游戏中,完成各种方式(不同方法、不同姿态)的滚动、前滚翻成坐撑(直腿坐、分腿坐、屈腿坐)、前滚翻成蹲撑、连续前滚翻、合作前滚翻等动作,表现出动作的连贯、协调、稳定、创意以及良好的体能素养;能大胆地表现自己,在身体活动中获得快乐,表现出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互帮互学、和谐相处的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双杠分腿坐前进动作是初二年级双杠项目中规定的基本教材,教学中利用跳箱代替双杠进行辅助教学,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第一课次(?)跳箱上分腿骑坐练习(图1)双杠上跳上成支撑以及摆动练习第二课次(?)跳箱上完成难点动作:挺身展髋动作(图2)双杠上完成分腿骑坐动作第三课次(?)跳箱上完成难点动作:挺身展髋后前倒直压腿弹杠(图3)双杠完成跳上支撑摆动成分腿坐动作  相似文献   

16.
少林踔腿功     
周健勇 《精武》2007,(6):17-17
少林金刚门之踔腿功属于外练硬功型技艺,练的是阳刚之劲,不需要配合内功修炼,是一种简单、易学、易练、易用的腿功,只要肯下苦功,就能练成。少林踔腿功酷似足射功,但比足射功更完善、更科学,是一种隐蔽性极强的低腿、暗腿技法,适宜实战中使用。少林金刚门之踔腿功,主要是  相似文献   

17.
冯志强 《精武》2006,(10):41-43
八、单腿提降功单腿提降功是修炼单腿轮换提气降气通经络的功法。【动作】外下内上,轮换提降自无极始,两手先顺左腿外侧向下俯伸,再沿左腿内侧向上提收,然后转顺右腿外侧向下俯伸,再沿右腿内侧向上提收。如此周而复始,左右腿轮换提降9次(图46~图53)。  相似文献   

18.
认真仔细阅读贵刊1999年第6期《双杠上“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的教学浅见》一文,感受颇多,作者文中所提出的问题,也正是我教学中经常涉及到的问题。因为“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是我校一年级学生的必修项目和考试项目。几年来,面对众多的学生,教学上对之的情感和体会颇深,但是在该动作技术的教学方法上有不同的看法,今斗胆提出,望专家和同行批  相似文献   

19.
认真仔细阅读贵刊1999年第6期<双杠上"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的教学浅见>一文,感受颇多,作者文中所提出的问题,也正是我教学中经常涉及到的问题.因为"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是我校一年级学生的必修项目和考试项目.几年来,面对众多的学生,教学上对之的情感和体会颇深,但是在该动作技术的教学方法上有不同的看法,今斗胆提出,望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杨春  肖英 《武当》2008,(9):20-21
太极拳原属道家神圣修炼中的功法,而后被民间所传承,随着岁月流逝变换,太极拳传承已渐失道家传真的修炼内涵,人们对张三丰经、法日渐忽略和漠视,往往修与炼概念混淆不清,甚至一些太极名家也把炼混同于修,认为太极拳就是太极拳修炼的全部。其实不然,严格地说,太极所有功法都不能称之为修,其中包括站(桩功)坐(静功)卧(睡功)用(攻守护道之法)以及精、神、意、气、力、筋、骨、皮、毛、肌内外五行之练法。无论是内炼或者是外操,无论行功盘架划分多少层次,本身不具有修持的内涵,都属于以武事修身,改变后天身体状况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