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需要层次理论与网络心理需求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本身具有的特征,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自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用需要的层次理论对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心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获得基本生理需求、渴望交往、寻求尊重及自我实现需要是青少年网络行为的主要心理原因.对需要层次理论与网络心理需求关系进行探讨,从心理的角度,更人性化地帮助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89):189-190
互联网普及率日益升高的今天,加强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互联网对城市青少年交往影响的研究已经很丰富了,但是就研究对象来说,对互联网和青少年交往二者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从研究视角来看,相当一部分研究还局限于现象的直观描述,其中社会心理学视角还得不到很好的强调;就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本文将主要分析互联网对青少年交往的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论述在社会化、人格发展、网络学习、网络文化、网络犯罪及网瘾等多个领域涉及的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交往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交往日益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青少年网络交往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建设性意见,才能趋利避害,有力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网络交往伦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道德危机是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网络文化合理性的不足或缺失是网络道德危机的深刻社会根源。网络交往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包括自由、开放与规范、秩序、理性的统一,公共意识与个体文化自觉的统一,对数字的尊重,有限共享与互惠的统一。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必须面向以网络文化为交往媒介的网络交往伦理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一、网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发展和变化 1.网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网络化的交往超越时空的限制,拓展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空间。传统社会由于信息手段不发达,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往环境,扩大了人们交往的范围和层次。网络交往成为一种潮流。但过度热衷于网络交往,会导致人们对现实交往需求的减少,从而拉大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人与人关系的隔膜。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网上环境较为复杂、虚假信息的存在、文化垃圾的堆积、腐朽思想的侵蚀等,严重损坏了网上交往环境,如果他们沉迷于网络交往,必然会对其健康成长,特别是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冲击。我们已经在前两期“热门话题”栏目刊登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实践研究》及《互联网与青少年》两篇文章,与您共同探讨了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本期继续与您共同关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证中小学生安全上网。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动机主要有好奇与从众心理的驱使、寻求自我认同、缓解抑郁的心理、情感表达的需要.大学生网络交往具有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交互性等特征.本文在全面分析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利与弊后,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道德学习的重要途径。中学生的社会交往主要包括与同伴群体、老师、父母以及网络中的陌生化交往。正确处理与不同对象人群的交往关系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从不同的交往对象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提出建立积极性交往认知、突出学生话语权、规范引导网络道德交往和教养民主化等四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网络交往与现实社会的交往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而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材料:作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媒体之一,网络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日常工作、学习、交往中,青少年常常要用到网络,网络已经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并且正在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杨秀芳 《文教资料》2008,(24):90-92
青少年网民数量巨大,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不容忽视,文章在认真剖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基础上,积极探究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根源,努力寻求应对措施,着力构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青少年"群体交往经验"的研究问题,从同辈群体的研究、异辈群体的研究、社区与青少年发展的问题研究、网络群体经验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关于青少年"群体交往经验"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为今后在此领域的研究和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网络聊天作为青少年网络交往的重要途径有其自身特点.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对三个青少年网络聊天室的跟踪观察,从技术环境、交流媒介、人际互动、社会心理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网络聊天的特点,以期探讨网络聊天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异性之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其既缺乏异性交往的心理准备又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巧,难免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分析,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异性交往的重要性、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对异性交往的态度与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以试图找出科学合理的青少年异性交往教育模式,指导青少年培养异性交往能力和积累异性交往经验,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已深深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深刻。网络文化有助于青少年拓宽知识广度、增强交往能力、加快社会化进程、提高创新意识,但也容易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产生性格扭曲、被不良网络文化污染,这就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网络文化背景下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加强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6.
网络在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交往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导致青少年民族意识、道德观念弱化,人格异化等负面影响。因此,只有构建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才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激活了青少年,又困扰着青少年。本文拟从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给青少年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分析了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等给青少年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是虚拟的,但也是现实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作用而拒绝网络。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时期,而青少年阶段的异性交往,又是实现其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链条。因为人不可无群,在男女参半的社会中,青少年必然面对异性交往,只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才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一、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即在与异性交往方面存  相似文献   

19.
中职生的网络交往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交往成为青少年包括中职生生活的一部分,由于中职生身心尚未成熟,自制力差,其网络交往中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和道德问题,也会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学校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进行教育引导和监护,促使他们进行健康文明的网络交往.  相似文献   

20.
<正>网络一方面给青少年的学习、交往带来极大便利,另一方面其负面效应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多方面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叙事班会让青少年认识到网络世界带来的得与失,理解合理使用网络的重要性,才能觉察自己使用网络的情况,实现上网自我监控,避免陷入网络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