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剑梅 《天津教育》2022,(22):146-149
<正>2019年秋季,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二年级统编教材的使用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绿翠小学围绕新课标的内容也进行了课程改革,改革之一是围绕解决小学语文的“读”与“写”的关系,帮助学生与家庭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读写融合”的训练。这一活动提高了学生学科素养和语文能力。为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融合,笔者以二年级统编教材教学为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2.
毛俊明 《学周刊C版》2020,(2):125-125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大变革之一即是在阅读和习作方面,统编版教材更加重视"方法提炼、方法指导",旨在使学生阅读写作能力螺旋上升.阅读及写作被视为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围绕着相关教学策略展开探析,自然很有必要.特分析小学阶段开展阅读写作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根据中高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提出将阅读及写作进行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统编版教材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抓手,以单元学习任务为驱动,促使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学习方法更新,通过“学习任务群”将语文学习整合为学习项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较之于以前的人教版教材有诸多不同,重要的变革之一就是安排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阅读策略对于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本文从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出发,围绕学习任务群与单元整合教学提出有关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实践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齐珍 《天津教育》2023,(20):111-113
<正>主题式阅读是一种全局性、创新式的阅读方法,主张以主题为中心展开阅读,有助于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更系统地把握阅读知识,提高信息概括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读写结合能力。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取双线编排策略,每个单元、每一课都有其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使主题式阅读高度适用于阅读教学活动。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参考,分析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的价值,研究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流程,提出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提炼阅读主题等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洪玲玲 《新教师》2020,(1):28-29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有一个大亮点,就是根据年级目标,将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渗透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版教材的课后练习更接近儿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师备课的一个良好切入点。因此,对于统编版教材,教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课后练习入手,围绕课后练习,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制订目标并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统编版初中语文课后推荐书目在提高学生阅读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探讨统编版语文教材课后推荐书目特点与价值,并从利用"1+X"阅读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实践、适当评价促进学生进步、对比阅读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研究有效利用统编版语文教材课后推荐书目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马丽娜 《天津教育》2021,(8):161-162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设计方面考虑到了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在编排上包括许多故事文本,课文内容丰富有趣,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动机,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科学应用教学策略,积极挖掘故事类文本的内涵,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故事类文本的教学策略展开具体分析,旨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讲故事或复述故事的相关要求,并基于这些要求从学生复述能力培养、复述策略学习的角度,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为例,略述笔者在复述教学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又受教材设计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已经由课程改革期间的"一标多本"转向了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这种统一性使得面向学生的、面向人文精神的文明建设有了一个统一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之下,这样的设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双线组元"。双线组元结构是统编版教材的一个新型设计,  相似文献   

10.
陶健  郭家君 《教育》2022,(13):19-21
纵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我们可以发现,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尚不成熟,因此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得综合发展,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就逆向设计与表现性任务的内涵进行分析,并探索了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  相似文献   

11.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阅读教学的地位。为了深入挖掘统编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我们需要深度分析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阅读改革的特点,并进一步思考什么阅读方法更适合小学生,什么阅读方法更高效。  相似文献   

12.
一、观察缘起2019年秋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已全面投入使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以同一"主题"安排每组课文,每一单元在编排的过程中,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形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整合单元预习目标、整合单元习作训练、拓展单元主题阅读,能使教学更具整体性、完整性,能有效落实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制,而从统编教材的设置中我们可以发现,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统编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强调课文阅读的重要性,旨在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际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主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对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具有探究兴趣有较大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统编教材的视角出发,对小学中段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相似文献   

14.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很重视"阅读",如何在学生一年级的时候就巧用教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呢?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基本的阅读方法、激发进一步的阅读兴趣、提升提取信息的阅读技能。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统编版语文教材逐步投入使用。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统编版与人教版教材插图中"同文异图"的现象,发现两个版本教材插图在数量、尺寸、色调、风格和布局等方面均有不同,统编版教材更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插图的作用;提高专业化水平,主动"解码"插图;合理利用插图,改革课堂教学实践。除此之外,在教学和研究中继续探索,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统编教材的使用,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有效融合了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得到明显渗透。提倡整本书阅读是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以统编教材为依托,科学指导整本书阅读实践,促进小学生阅读质量、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统编教材视野下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版全国通用语文教材俗称“统编版”已经在一线使用第四年了。“统编版”初中语文出现不少的亮点,新设计的名著阅读板块就是其中之一。“统编版”初中语文要立足教材,运用正确的策略实施名著阅读教学。特别是把激趣作为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把专题探究作为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第二步,并与写作等相配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进行深度的名著阅读。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文言文,又称小古文,因其用语简练,逻辑性强,很适合学生体会古人的写作技巧,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老版的人教版、北师大版等小学语文教材里都有文言文课文,但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就没有文言文课文,只是在练习中会有名言警句、古今贤文等文言文片段。当前全国正在推行统编版教材,小学文言文教学成了全国小学中高年段语文老师不得不关注和研究的内容。本文将从"兴""读""法"三个层面来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名著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之一。小学名著阅读从课外走进课内,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带来的改变。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名著单元,如何引导学生读好名著,既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又发挥语文学科育人的功能,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智慧之一:初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入选课文都是节选名著的片段,是名著某章节的缩写,没头没尾,给学生理解造成一定困扰。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62):31-33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两个特殊的单元,分别是阅读策略单元以及习作单元。通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教师都会融入不同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重新进行构建。和普通的单个文本阅读不同,阅读策略单元属于阅读单元,是将几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呈现,更能够突出训练的递进性,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文章就阅读策略单元的概念、编排特点进行阐述,分析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开展阅读策略单元的意义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开展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