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除了可以辅助了解课文内容外,也是绝好的说话、写话材料。有效利用好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能为学生日后写话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借助课后习题来为学生写话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借‘题’而筑,助词量夯实""依‘题’而垒,助句段摹写""顺‘题’而说,助表达有序"这三方面来探究,以此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外阅读习惯是指学生将语文学习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和技能自觉地运用于课外阅读的稳定行为。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培养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上提供了有效支撑,从教材出发延展内容、课后练"法"、家校合作、全班共进、动态评价,有效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3.
课后习题是编者为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所精心编著的抓手,也是语文教学在使用统编版教材中走出分析式阅读的简单模式。纵观统编版教材中的课后习题,都是以具体学习任务的形式呈现的,相对于具体的"抄写、背诵、默写、批注、圈画"等要求,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在任务驱动的状态下捕捉其中所蕴含的情境资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能力、获得素养。本文提出"推进习题,搭建情境支架;依循习题,渗透相关方法;融合习题,统整练习资源"三大策略,让语文教学走出零散分析的尴尬。  相似文献   

4.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阅读活动,对激发阅读兴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传授阅读方法有积极的作用。《安徒生童话》为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有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以此书为例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统编版语文教材逐步投入使用。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统编版与人教版教材插图中"同文异图"的现象,发现两个版本教材插图在数量、尺寸、色调、风格和布局等方面均有不同,统编版教材更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插图的作用;提高专业化水平,主动"解码"插图;合理利用插图,改革课堂教学实践。除此之外,在教学和研究中继续探索,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秉承“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理念,借鉴以往教材编写经验,更具科学性、时代性,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在诸多板块都进行了创新,其中就包括课后习题。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的数量、呈现方式、内容等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教师可以寻找一篇具体的语文课文来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老王》,探讨统编版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具体特征,并且对于相应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课本教材的重要性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语文教师也可以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文本包括教学阅读文本、自主阅读文本、综合学习、名著介绍和古诗词课外阅读。辅助阅读系统包括课前"预习"、课后"思考与探索"、课后"积累与拓展"和课后"阅读提示"。名著导读体系采用"1+2"的模式,即一本必读名著加两本自主阅读推荐,而这些文本的选择整合都渗透进了群文阅读的理念。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群文阅读的实施,可以从整合重构文本集群,创设融合驱动任务,指导发展阅读策略等几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8.
课后习题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关键路径,更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明确课后习题的训练点,以有效的语言训练,推动学生高效掌握课文重难点,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刘巧珠 《天津教育》2022,(10):176-178
<正>课后习题系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具体内容与每单元的语文要素相配套。因此,课后习题是教师落实语文要素的有力抓手。对此,教师需根据课后习题的功能,合理地优化课后习题训练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锦上添花,让学生学会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技巧,从整体上提高语文学习成效。一、在语文教学中应落实语文要素语文要素也被称为语文学习要素,它是与统编版语文教材共生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实践探索,全国上下掀起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改革热潮.2019年秋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全面应用.与以往的十多本小学语文教材版本相比,课文的总篇数虽然减少了,但课外阅读量却增加了.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统编版语文教材改革的最新成果,及时掌握统编版语文教材篇目数量和选文选编变化的关键点,树立全新的阅读教学新理念,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我们进行了“建构‘自主化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专项研究,主要做法如下:(一)转变过去仅以语文教材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格局,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实行“以学习课本为主”的阅读课与“自主选择”的阅读课相结合的原则。(二)建构“自主化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2.
叶芬 《成才之路》2020,(6):124-125
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学习阅读方法,课外阅读丰富积累。教师要为学生由课内向课外的过渡搭好"桥梁",要让学生"走出去"还能"回得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方法,丰富积累,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文章对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郑强 《成才之路》2020,(6):32-33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解读语文部编教材“交流平台”板块蕴含的语文因素,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使学生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文章分析语文部编教材“交流平台”板块设计的意义,并对语文部编教材“交流平台”板块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Skill and drill remediation in developmental reading courses do not prepare students for reading tasks in future college-level courses. When a skill and drill model is replaced with a model that utilizes contextualization, students engage in relevant activities with authentic texts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college-level activities. The reading department at Chandler-Gilbert Community College (CGCC) eliminated the skill and drill textbook from its courses and teamed with library faculty to create a curriculum integrated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Reading and library faculty provided students contextualized project-based activities that integrated reading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strategies. The development, re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GCC’s reading program that eliminated textbooks and contextualized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reading strategies through project-based activities are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is study further addresses gaps in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a fully contextualized reading course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for no more cost than the cost of a traditional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5.
教科书作为教学实施的依据之一,其科学的编排体例等对教与学都有重要指引意义。1933年,傅东华编著《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创新编撰239条“暗示”,诱导学生对于教材内容作分析、综合、比较之研究,期使获得透澈之了解,及深入之欣赏。这些“暗示”从功能上可分为告知式、启思式、混合式三种类型。傅东华通过全新编撰的“暗示”,以期联结编者、作者、教师、学生四个主体的意志,通过明确文章解读的关键点、指示课文的读写结合点、设置多样的言语实践点,将阅读和文章作法紧密联系,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某中学初中生英语阅读现状和英语阅读态度的问卷调查显示:初中生英语阅读基本立足课本,以提高阅读成绩为目标。初中生普遍对英语阅读持积极态度,其中工具趋向态度最强,但阅读的积极性随年级的递增呈下降趋势。具体到阅读态度五个维度间的相互关系,初中生情感趋向态度与融入趋向态度、工具趋向态度和评价趋向态度成正相关,与社会趋向态度呈负相关。其中,情感趋向态度与融入趋向态度成较强的正相关。基于此,为使学生对英语阅读长期保持积极的态度,英语教师要为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课外英语读物;同时,转变英语阅读教学理念,设计多种多样检验阅读效果的活动,从而充分发挥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输入假设理论和转变式玩耍理论的角度,分析"Quest Atlantis"(简称QA)教育游戏在我国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方面具有潜在的和独特的应用价值。在经过课内和课外两个不同QA应用阶段的实证研究后,我们发现:(1)QA在我国大学生的课内和课外英语学习中均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在提高阅读能力、增加词汇量以及训练写作能力方面具有促进作用;(2)QA的最佳应用途径是与英语类课程和教学的结合,而不是在课外供学生自主式学习。  相似文献   

18.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要重视课堂语文教学,更不能忽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9.
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包括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与物质保障。进入新时代,我国着力构建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保障;明晰权责统一、运转高效的教材治理结构,健全组织保障;建立系统规范、科学有效的教材建设制度,完善制度保障;调动教材建设主体积极性,强化经费与物质保障。面向未来,围绕高质量建设目标,建立健全彰显中国特色、适应新时代要求、促进学生发展的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必须坚持强化教材意识形态正确导向,强化地方和高校的主体意识与责任,分类制定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教材质量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优化教材编写和审查环节,健全教材向教学转化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实行之后,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文章在分析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价值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策略。教师要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确保学生课文朗读时间的充足,重视轻松、愉悦朗读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