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几次学科组研讨中,我们都程度不同地围绕2010年山东卷和2012年本市高一期中测试卷中有关“光荣革命”的试题,讨论应该如何讲解英国“光荣革命”的问题。试题与学生反馈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讲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光荣革命”时,许多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惑:1688年政变保留了国王,其实质不过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族妥协的结果,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既然这场政变是不彻底的革命,为什么还会为英国人所津津乐道,称之为“光荣革命”?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光荣革命”?  相似文献   

3.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是对英国历史有极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它废除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用“法治”代替了“人治”,彻底摆脱欧洲大陆天主教对英国的统治,并开创了一种在对抗中融合的历史运动模式,使英国此后一直处在和平渐进的环境中,为英国向现代化国家迈进创造了良好和谐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的资产阶级通过长期与王权的博弈,最终以“光荣革命”的形式取得了胜利,王权得到种种限制。在不断限制王权的过程中,英国的资产阶级逐渐主导了国家政治生活。英国政体带有典型的封建特色,归因于“光荣革命”并不彻底,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主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但不可否认的是,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后,对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国在“光荣革命”后,世袭贵族全面控制了国家的政治权力,占据了全国25%的土地(世袭贵族仅占全英人口的十万分之一),形成了所谓的“贵族时代”,这个时代长达一百五十多年。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这种局面开始发生变化,但世袭贵族并没衰落。英国世袭贵族的衰落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到1998年世袭贵族在上院的天然议员权被取消,世袭贵族在英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6.
李琼 《历史学习》2001,(4):14-14
17世纪后半期,英国在殖民扩张中,首先打败了荷兰,接着,为了争夺世界殖民霸权,与法国进行了长期的殖民战争。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到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法共进行了四次重要的殖民战争,结果英国打败了法国,夺取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那么,英国打败法国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由于1688年“光荣革命”和一系列限制王权法令的通过,英国国王很快便沦为政治偶像,是“统而不治”的虚君。实际上,英国近代王权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变化,就总的趋势而言,是朝着衰落的方向发展着,但具体又有一个由强变弱、由弱变强和强而复弱的曲折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教学构思 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在教学中较难处理,其中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课标“内容标准”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学生在初三时学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但在课前调查中,我发现他们只记得革命过程的一些事件,如内战、处死国王、旧王朝复辟、光荣革命等,对于英国为什么会制定《权利法案》、形成责任内阁等并不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怎样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如何认识英国确立代议制的伟大意义?采用哪些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9.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写道:“1688年,辉格党人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逃往法国……这是一次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变,在英国历史上称作‘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既然这是一次“政变”,为何却把它说成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呢?首先,资产阶级通过这次政变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正统主义思想、世袭制原则和王权神授的观念。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文告,宣布“国王詹姆士二世蓄意摧毁英国宪法,背弃了国王与人民的原…  相似文献   

10.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阶级为了谋求更多剩余价值,要求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因此光荣革命是大机器生产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观点认为 ,“光荣革命”是非革命的 ,斗争也不够激烈 ,是英国资产阶级软弱和不成熟的表现。实际上 ,从英国当时的情况看 ,迅速结束詹姆士二世的统治是维护革命基本成果的需要。因此 ,这种妥协是必要的 ,有分寸的。也应该是明智的选择。因此 ,用政变的方式来解决复辟王朝 ,避免社会动荡和过多的流血 ,是符合英国国情的明智之举。从客观上讲 ,“光荣革命”在英国历史上开始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时期 ,为资本主义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与资本主义有联系的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掌权后 ,大力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议会通过圈地法 ,掀起了…  相似文献   

12.
英国君主立宪制及其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史学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性”、“不彻底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们认为,从某种角度上说,英国革命的君主立宪结局比起法国革命的共和结局是具有一定“不彻底性”,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正需要“这个革命不十分彻底,不进行到底,不坚决无情”。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是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之间的“妥协”,但这儿的“土地贵  相似文献   

13.
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英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对光荣革命的许多观点重新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革命性质的判定.笔者认为光荣革命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兴起和社会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发生变化的时代,当时,资产阶级虽然还不够强大,但英国社会里已到处渗透着资本主义的气息,把光荣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河也是有依据的.  相似文献   

14.
现行人民版高中《历史55必修一在讲到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时写到:“‘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由国王指定的贵族担任枢密大臣。‘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英文密室一词逐渐用以指称内阁。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这段表述使人以为枢密院是咨询机构.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始于威廉三世时期。其实不然。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史学集刊552011年第2期)一文对内阁的形成进行了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15.
《天津教育》2009,(12):F0003-F0003
天津市第三中学创建于1901年,是一所拥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名校,在其发展史上,拥有“天津市第一所官立中学”“中国历史名校”“天津市‘三A’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等诸多美称。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英国革命是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转折点。作为率先走上现代化国家之路的英国,在法治方面同样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在17世纪革命以前,国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过英国革命一系列人权法案的颁布尤其是“光荣革命”中《权力法案》的建立,彻底改变了英国社会的人治状态而走上法治化道路。研究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对于建立法治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国在“光荣革命”后 ,世袭贵族全面控制了国家的政治权力 ,占据了全国25%的土地(世袭贵族仅占全英人口的十万分之一) ,形成了所谓的“贵族时代” ,这个时代长达150多年。工业革命完成之后 ,这种局面开始发生变化 ,但世袭贵族并没衰落。英国的世袭贵族的衰落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 ,到1998年世袭贵族在上院的天然议员权被取消 ,世袭贵族在英国退出了历史舞台。经过100多年的时间 ,在英国又完成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英国下院议员爱德华·伍德语) :废除了几百年来议会中以爵位世袭为传承纽带的特权制 ,代之以非世袭的议员…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2008,(7):F0002-F0002
北京育才学校1937年诞生于延安,被誉为“马背上的摇篮”,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小学部德育工作始终坚持“理念先,舆论导,重实效,抓养成”的十二字方针,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情感,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徐恒春 《山东教育》2005,(35):17-18
位于鲁东南的革命老医莒南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革命战争年代.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政府就诞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世界的现代化历程如果从英国的“光荣革命”算起,已经走过了300多年;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如果从鸦片战争算起。已经走过了160多年;中国现代化的起飞阶段,如果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算起,也已经经历了29个年头。无论是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还是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都深刻地反映出现代性的特征,都深刻地受到现代性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