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且出现心理异常的比例正在上升。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咨询中心调查,目前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15.43%;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发展研究所调查,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24.3%;另据调查,中学生中...  相似文献   

2.
李玉奎 《宁夏教育》2006,(7):130-131
谈及青少年的心理建康问题,专家调查指出,有16.7%的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障碍问题呈上升趋势。其中少年(初中生)为13.76%,青年初期的学生(高中生)为18.7%,青年(大学生)为25.3%,女性青少年重于男性青少年,农村青少年重于城市青少年。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的心理腱康问题是严峻的,它严重阻碍着苛少年智力潜能的充分发挥,阻碍着他们学业的进步、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际之间的正常交流。  相似文献   

3.
论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上海市陆行中学张弓弼上海市有关部门曾采用五种国际上公认的权威量表,对全市青少年学生进行了各种心理测试,结果令人瞠目。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具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竟达60%之强,这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研...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表”和SIMH精神卫生自评表(SCL-90)等测试工具测查了1127名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比较了改革开放前后(1984年和1997年)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的差异。研究发现:(1)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总检出率为25.20%。(2)1997年的青少年学生各类心理障碍检出率明显地高于1984年的青少年学生,并在初一、初三、高二3个年级段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家长采取“以压为主”、“支配”、“溺爱”、“经常打”的教育方法、过重的学业负担、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是导致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究竟低到何种程度?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曾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心理检测,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的发生率竞高达50%,而我国目前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心理问题近来备受世人关注。据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分会介绍,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名青少年心理有问题,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并呈不断上升趋势。青少年时期是心理障碍的多发时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成长中的烦恼”是如此之普遍,“孤独”、“嫉妒”、“泄气”、“焦虑”是如此之深刻,是我们  相似文献   

7.
目前,威胁我国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障碍是青少年学生产生这种心理行为异常,甚至导致犯罪的主要诱因。分析体育锻炼改善和调理心理障碍的基本原理与独特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类型和各类体育运动的特点提出改善和调理心理障碍相应的运动处方.以便患者有效的消耗因患心理障碍所积聚的大量的心理能量,打乱患者已形成的病态心理秩序。最终使患者达到身心平衡,实现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章剑和 《教育文汇》2004,(10):17-18
据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分会介绍,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名青少年心理有问题,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并呈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马欣 《成才之路》2011,(29):72-73
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已达45%左右,以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为主的不良心理状况,严重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是专门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它结合生理、心理、社会三大因素来分析导致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原因,提供一个温暖、尊重、信任、理解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论青少年心理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疾患是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应当广泛开展心理训练,以解决青少年心理成长、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及挖掘心理潜力等问题。要综合选择具有先进性、互补性的训练方式,引导青少年心理素质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据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分会介绍,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名青少年心理有问题,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并呈不断上升趋势。青少年时期是心理障碍的多发病时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成长中的烦恼”之普遍,“孤独”、“嫉妒”、“泄气”、“焦虑”之深刻,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心病”不除,总有一天,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怪事就会冒出来。  相似文献   

12.
心理疾患是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应当广泛开展心理训练,以解决青少年心理成长、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及挖掘心理潜力等问题。要综合选择具有先进性、互补性的训练方式,引导青少年心理素质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特征为过于兴奋和兴奋不足,这两种心理状态是由主观,客观两方面的诸多因素造成的,要克服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就必须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训练:1.恢复性的心理训练;2.消除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3.增强自信心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4.
心理疾患是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突出问题,所以应当广泛开展心理训练,以解决青少年心理成长、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及挖掘心理潜力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综合选择具有先进性、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的心理困扰与心理障碍大多数与认知缺乏、认知不足、认知错误这三种情况有关,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从总体策略来看,应从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两方面入手。通过在认知层面上让其获得正确、理性的认知,同时在行为层面加以改变,从而消除青少年的心理困扰与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青少年运动员在排球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其表现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对如何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稳定性,以及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归纳出培养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是一个特殊和困难的阶段。由于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负担,使初出茅庐的青少年经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据有关部门对某中学1000多名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发现:心理问题的比率分别为初一53%、初二58%、初三56%。其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自我失控、升学压力、交往障碍、困惑、自卑、焦虑、抑郁等等。其中已患有心理疾病的初一18%、初二21%、初三19%。据法律专家调查结果,青少年犯罪已占全部犯罪的  相似文献   

18.
罗增梅 《甘肃教育》2006,(10A):35-35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并相继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面对进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这一重大问题,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深入探讨。同样也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认真思考的课题。1997年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曾在上海市5000多名儿童和青少年中作了一次精神卫生调查。发现有心理偏差(心理障碍)的学生高达27%。在学习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学习心理障碍。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消极心理表现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说,学业转型期是指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等方面发生较大变革的特殊时期。就整个学生时代而言,学业转型期通常包括三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和高中升大学。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急剧改变,学业转型期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构成了学生心理障碍的高发时期。加强对学业转型期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分析和研究,正确疏通、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动向,克服学业转型期心理障碍对青少年成长的不良影响,对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变革与发展,青少年面临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引发的心理障碍不断增加,给青少年德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青少年心理疏导与德育是统一体,并相互渗透融合。心理疏导对青少年德育结构与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德育进一步优化心理疏导工作。因此,必须建立德育与心理疏导的互动机制,优化两者互动的综合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