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是关键。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养成终身学习数学的习惯与兴趣。1激发情趣抓住课堂强调一个“导”字如何使学生每节课学得轻松,而且效果好,这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追求的理想。但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切实了解学生已掌握了哪些有关的知识。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最近生长点”去展开教学,如果起点太低,学生听课会觉得索然无味,而起点太高,则学生很难接受。所以备课也是“备学生”,不仅要备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还要备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2.
于黎黎 《学苑教育》2019,(12):67-67
忙忙碌碌,我已在三尺讲台做了十几年的英语教师,我也从一个活力四射的新大学生变成了一个中年教师。每天重复地备课上课,学校学生,我发现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状态,那么我很快就会进入“职业倦怠期”。因此我努力钻研,勤奋创新,争取每节课都有新意,每节课都让学生有新鲜感,用新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启示1:“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学习”,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学习”的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变为组织,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盲人放驴不松手”的弊端,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听课中,不仅仅要关注上课教师教学理念的不同呈现、教学风格的不同展示,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从上课教师直观的、外显的课堂教学呈现中,对其在教学中所蕴含的教学理念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在思考中真正领会教学理念。要积极关注活生生的学生个体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是否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带着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听课是教师学习他人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最直接的形式。听课教师听课前不做必要的准备,那么听课时就有可能无法理解上课者的教学意图;如果听课教师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底蕴,就很难提炼执教者的教育理念;如果听课者不能敏锐地感受到教师的教育机制与学生的思维火花,就无法通过听课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无怪乎,当有些教师外出听课活动后,问其收获如何?只会说“差不多”、“很好”这样的评价。这样没有产生效益的听课,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给学校的其他教师增加了工作量,更枉费了主办者的各种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6.
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而每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班主任而言,学困生无非是最让人头疼的了,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课,学习基础比较差,失去学习信心,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明显缺陷,总爱惹是生非。这些学生需要老师做大量的思想工作,用精神的太阳照亮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听课三得     
听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参加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听了很多的课,觉得耳目一新,收获不小,体会颇深。现归纳出听课三得和大家交流、共勉。———一线教师要做“美食家”在听课时,我发现很多一线的教师不太会听课和评课,没有真正领会听课和评课的功能。笔者认为,如果将上课比做“炒菜”的话,那么听课、评课就是吃菜和评菜,一线教师不仅要做个“好厨师”,还要做个“美食家”。要做“美食家”,就要做到“三看”和“三评”。首先说“三看”。一看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中心。“看学生”的含义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动起来:手动…  相似文献   

8.
任务单导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任务单导学,即教师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任务单发给学生,课堂上围绕任务单,师生、生生共同探究完成各项任务,从而减少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教师课堂上连续讲解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将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每节课都安排课堂检测,起到教学反馈的作用。任务单导学就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上课要注意听讲!”成为一代代家长和教师训导学生的信条。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成效。问题在于,家长和教师的告诫未必是每个学生都能愿意做到的。真正做到上课注意听讲的并不多,学生走神的反而不少。  相似文献   

10.
正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提问也是一种艺术.初中生学习中自制能力还不是很强,上课容易走神,上课提问则是防止学生听课不专心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如果教师提问的方式不当的话,又会给学生带来恐惧心理,担心自己会被提问到,学生学习时心里比较紧张.上课提问也是有讲究的,适当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带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成效.提问艺术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学生们需要的一种教  相似文献   

11.
王沛 《教师》2015,(10):125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学习环节——听课。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听课是最为便捷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促进我们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一、学会听课,是促进专业成长的基础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习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在现实中,不乏有一些老师,拿起笔记就进入课堂开始听课,听课过程就是摘抄上课教师的板书。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表象听课,  相似文献   

12.
导课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计划的设计过渡到课中心的教学过程,一堂课的开端质量如何将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一般来说每节课的前十分钟,学生都精神饱满,精力集中,如果这时教师能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劲头十足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一忌应付差事。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潡教授指出,"除非你不做教师,如果你要做教师,必须参与听课评课。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课堂生活是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评课与上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把教师仅理解为‘上课的人’,还要将他们理解为‘听评课的人’。通过参与听评课,教师可以加深对教育专业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许多教师还没有把听评课当做与教学同样重要的事。心态决定行为,只有带着积极的、学习的态度去听课才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4.
听课,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经常参与的实践活动之一,也是我们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契机。然而,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注意力都聚焦到上课的老师身上,很少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率、体验感,去关注师生在课堂这个动态过程中是如何共生共长的。这样的听课,既不利于我们理性地分析各种教育现象,也不利于真正实现“取他山之石”的目的。笔者认为,听课,不妨从三个“关注”着手,即:关注教师的教学技艺、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关注师生互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学到的知识才会比较稳固。事实证明,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根本不适合我们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只有那些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学习数学需要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需要预习功课,上课需要认真听课,课后需要按时复习,这些是最基本的学习过程。对于知识不能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好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数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庞博 《广西教育》2008,(8):13-13
2003年,学校提出了“让每位学生都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笔者认为,学校要整体构建,才能达到让每位学生都和谐发展的目标,作为教师,应侧重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和谐发展。构建和谐课堂,实现和谐教学,其内涵就是改革教学关系,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培养最佳的精神状态,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真正达到“学习是乐趣,上课是艺术,听课是享受”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汤青 《现代教学》2007,(1):56-58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大多数教师往往注重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发挥。在新课程理念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上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听课时应注重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通过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了解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另外,听课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我们要边听课边思考:如果这节课由我来上,应该怎样处理教材?哪些环节的处理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  相似文献   

19.
[背景]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实现这一核心思想最关键的因素是要注重教学过程,注重每一堂课,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收获。可是由于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兴趣、能力、学习方法、对英语的需求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差异,结果在班级学生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事实上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一要有所准备。明确听课内容并有所思考,是听课活动的基础。如果在不了解上课内容的情况下匆忙走进教室听课,那么就很难真正地参与到研究中来,很难使自己的听课活动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听课时应有所准备。首先要了解听课的内容,如开课的课题是什么、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