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华颖 《文教资料》2006,(32):22-23
道德源于生活,因此,高校德育也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当前高校德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回归生活世界是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德育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2.
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生活世界是学校道德教育鲜活的“教育场”;回归生活世界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学校道德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关注德育主体的现实需要,培养生活中的德育主体。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人类道德生成的基础,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职学校的德育就成了无源之水.中职学校德育的现状告诉我们,德育尴尬迭出、德育困境重重,只有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到不可违避的现实生活世界,才能焕发其育人魅力、彰显其德育活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大学德育的弊端之一是脱离生活。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是德育的主题和素材的来源。德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要关注学生生活中的价值冲突,创新德育方法,采用活动教育法、案例教学法、道德咨询测验法等。  相似文献   

5.
现代德育面临的困境在于与现实的生活疏离。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的产生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德育的实施离不开生活。只有当我们树立起生活德育的信念,让德育走向生活,德育才真正能有实效。  相似文献   

6.
现代德育面临的困境在于与现实的生活疏离.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的产生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德育的实施离不开生活.只有当我们树立起生活德育的信念,让德育走向生活,德育才真正能有实效.  相似文献   

7.
现实德育陷入困境的原因:德育目标政治化、德育内容知性化、德育方法灌输化、德育途径单一化、德育主体错位化。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的策略是:要使德育目标围绕生活、德育内容联系生活、德育方法贴近生活、德育途径融合生活、德育主体走进生活,让德育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8.
大学德育实效性的弱化和低迷已成为德育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要从方法论的角度重新反思和解读道德教育.若要走出德育困境,提高德育实效,必由之路是实现三个转变:道德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理解与对话是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论追求。  相似文献   

9.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本土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我国德育理论界达成的共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学界“回归生活世界”观念的影响。在借鉴西方学术成果的时候,有必要考察“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提出的本土特殊语境及其独特的价值诉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当前中国德育找到正确的回归生活世界的路径和方向,从而避免对西方学界的简单追随和效仿。  相似文献   

10.
如何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使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界探讨关注的一个话题。学校传统的德育方式流于说教,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导致德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节,使学生的知、行不能统一,德育效果微乎其微。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让德育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并落脚现实生活,德育教育就会彰显生命活力。如何才能巧妙地将德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有效实现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当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经验和体会,充分运用“四个法宝”,“生活即教育”的德育观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重归故里——试论现代德育向生活世界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性向生活世界回归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当前德育困境的原因之一,就是一味注重科学世界的德育而忽视甚至遗忘了生活世界的德育,从而泯灭了生活世界生动的主观性。因此,现代德育应回归生活世界,从中找回其主体意识及其意义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无视学生主体,单纯采用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灌输为主要手段。近年来“德育同归生活世界”逐渐成为德育理论界的共识,然而生活实践中如何实现德育回归?回归的道路上学生遇到了什么?又是什么促使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提升了思想道德水平?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从生活实践中寻找。“龙蛋行动”给了我这样一个深入研究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重归故里——试论现代德育向生活世界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向生活世界回归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当前德育困境的原因之一,就是一味注重科学世界的德育而忽视甚至遗忘了生活世界的德育,从而泯灭了生活世界生动的主观性.因此,现代德育应回归生活世界,从中找回其主体意识及其意义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走出德育困境,德育必须走向“生本”。生本德育“激扬生命”,是在生活中让学生自由生长的德育。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以生命、生活、生长为本这个中心。生命、生活和生长的“整合”联系,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完整性。生命、生活和生长的“向度”区别,构成了生本德育的实践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在于与现实的生活疏离。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的产生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德育的实施离不开生活。只有当我们树立起生活德育的信念,让德育走向生活,才能显现真正的实效。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其真谛是教育从生活中来、教育服务于生活、教育不能拒绝生活。  相似文献   

16.
传统德育主体性的缺失,德育与生活的相互疏离,是导致现代德育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新世纪谋求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实现生活与德育的融合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改革精神和发展趋势。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完善了德育理论,提升了德育效能,拓展了德育空间,引导个体对可能生活的美好追求。回归生活的德育是让学生拥有一个"生活世界",在这个生活世界里关注个体的生命价值,注重引导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体健康地成长,趋向于善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王辉 《陕西教育》2007,(1):24-24
如今.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渐入人心。使得原本与生活浑然一体却被人为剥离的德育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而经历、体验和升华则是德育回归生活的必由之路.当人们从新的视角.用本真的眼光打量这个“寻找回来的世界”的时候.不得不承认:生活世界一直是德育的发源地、栖息地、生长地和目的地.德育的源泉、本性、内容、目的以及方法都存在于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生活与德育具有本体的关系.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不是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建构“可能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因此,德育就是生活德育,是个体在完整的生活内容中,以道德的生活方式,自觉建构一种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文晓 《教育探索》2003,42(6):96-98
我国学校德育因忽视学生主体性而呈现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导致学校德育步入困境。强调学生道德学习活动,赋予德育活动以高尚品位,建立“爱”的德育模式、将帮助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20.
金慧峰 《文教资料》2013,(16):117-118,138
学校德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脱离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是因为追求功利主义价值观,以道德知识传授为中心,同时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脱节,从而导致学生面对多元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行为的失范,无法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本文提出建构生活德育理论以走出困境,生活德育追求个人的多元化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和谐统一,以活动为支点,以发扬主体性为内核,从而培养德性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