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酋长SOS     
天津忍者亲爱的酋长,帮帮我这只可怜的“小虾米”吧。小弟最近在玩《波斯王子-时之砂》,在游戏中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游戏进行到10%的时候,土耳其王宫的机关我过不去。这个游戏很难啊,酋长无论如何也要帮我!  相似文献   

2.
游戏     
小时候,只要一有空,我们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玩儿游戏。儿时的游戏花样可多啦!踢毽子、丢沙包、老鹰捉小鸡、跳绳、捉迷藏都是我们常玩儿的。读书后,每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我们一个个像离弦的箭似地飞向操场,跟自己的伙伴玩儿些爱玩儿的游戏,校园里总是笑声一片。那些游戏如春天的青菜般,一段时间过后便会“过时”,再过一段时间又会玩儿出新花样,要在很长一段时间看到我们玩儿同一种游戏是很难的。每逢六一儿童节,我们更是玩儿得不亦乐乎,积极参与各种游戏,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去换取各种爱吃的糖,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相似文献   

3.
“轻游戏”: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如今 ,电脑游戏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 ,已经成为很多青少年学生重要的课外娱乐活动。为了探索游戏的教育潜力 ,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将游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障碍 ,如 :(1)教师很难快速判断哪些游戏适合教学使用 ;(2 )由于游戏中存在大量与学习不相关的内容 ,因此会浪费课堂时间等等。为了克服这些障碍 ,我们提出也许“轻游戏”会是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在本文中 ,我们会仔细探讨什么是“轻游戏”,为什么要使用它 ,以及如何使用它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小学和幼儿园这两个教育阶段,有着明显的不同特点。尤其是数学学习方面,教学要求和方法上有较大差异。而质的差异在于,学前阶段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而一年级学龄阶段则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活动,并以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来保证。这一变化,对幼儿来说他们短期内很难迅速适应。笔者认为,利用游戏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很好途径,我们要十分重视游戏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心理游戏是通过游戏娱乐的方式对人的心理产生干预,从而达到缓解人的心理压力、释放紧张情绪。心理游戏对于学习而言,通过这种巧妙的游戏娱乐,能够激发学习的潜能、提高学习的兴趣、解决学习上的困惑,因而在学习中对于心理游戏的训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对于高中生而言,因其尚处在学习的关键阶段,所以要对他们的学习方式进行重视,而将科学合理的心理游戏巧妙地融入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就有利于其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课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为学生以后的政治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枯燥的书本知识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心理游戏的训练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跳皮筋儿、拔萝卜、踢毽子、抽陀螺、老鹰捉小鸡……这些曾经流行于上世纪的儿童游戏,在今天的城市里已很难寻觅。课间十分钟,学生们多数喜欢待在教室里休息或是在走廊上聊聊天,而不愿到室外去撒欢儿,操场上很难看到学生做游戏的场面。放学后、双休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背着大书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在不断改进,游戏化教学就是新型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是老师通过黑板和多媒体展示出要讲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在书上或笔记本上记下来,进行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小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小学生也很难在40分钟的课堂上一直都全神贯注地听课,可能听个十几二十分钟就会走神或做小动作。但如果教师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就会感到学习的内容很有趣,能够让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还能活跃课堂气氛。然而,游戏化教学不是很容易实现的,需要老师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才能实现它在教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暑期能参加夏令营当然是件美事,但必须要提防可能存在的商业陷阱。同学们谈及的理想暑期生活呢,则好像又缺了点儿游戏精神。如今家庭里多是独生子女,哪还有往日大家庭的热乎气氛?多和身边的朋友们交往,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弥补这种缺失。户外的运动、游戏,则不仅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能力,而且还能将自己从虚幻、疏离的网络游戏中解脱出来,从而在现实的游戏中重新正确认识合作、友谊的意义。一场游戏的效果可能胜过教诲的千言万语。下面介绍的这些游戏,都是一些传统的户外游戏,简单易行,有些现在可能已经很难见到了,但都曾极大地丰富过八九十年代之前的孩子们的体育和精神生活。怎样,咱们再试试父母曾经玩过的这些好玩的游戏吧!  相似文献   

9.
有时我们到餐馆吃饭.常常有这样的感触:同样的菜,为什么有的地方做得好吃。而有的地方却做得很难吃呢?我想这主要是由于厨师的厨艺差异造成的。同样,在教学上,游戏只是给大家提供了原材料,这道菜好吃与否,却要看教师的个人技术了。那么,游戏教学对教师有哪些要求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绘本阅读是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普遍采用的方法,而且一般都为静态的阅读方式,即让幼儿静静地看书、读书。但对小班孩子而言,他们集中注意时间短,这样的静态阅读又较枯燥,很难维持其长久的阅读兴趣。将猜想游戏、角色表演游戏、艺术游戏、体育游戏等多元化游戏运用于绘本教学中,让孩子在玩中阅读,在玩中理解绘本内容,感受绘本体现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肖涛 《教师》2014,(13):95-95
一、小学数学课堂引进游戏教学法的意义在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点造就了他们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的性格。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逻辑性强,而且也比较枯燥,这也就导致大部分的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都很难充满兴趣,或是说很难融入到数学的学习中。但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就很能吸引他们。将游戏融入教学中就可以让小学生看到趣味性,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的许多创新意识、创新灵感都是在游戏中无意产生的,要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游戏中进行.教师在游戏准备中要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材料的制作;在游戏进行中要适时地引导:在游戏完成后要针对游戏中的问题积极评价,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语法学习对于初中生而言是枯燥无味的,学生对语法学习很难提起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比赛、游戏等激发初中生的语法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毛惠丽 《甘肃教育》2014,(10):69-69
正教育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和过程来呈现教育内容,以学生获得知识、概念、策略、技能等为目的,是集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虚拟现实性等于一体的一种游戏,是一种可以寓教于乐的新型教学手段。一、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英语语言的积累、掌握、运用都需要大量的个体实践。因此,单凭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5.
游戏可以使体育课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利用游戏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游戏教学的关键是创新,游戏创新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游戏创新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游戏创新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游戏创新要注意保健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小孩子天生下来就比较喜欢游戏,如果只是单单的教学幼儿知识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说,需要在给予幼儿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创新优化教学,适当的加一些幼儿教学的趣味性,将游戏与理论知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幼儿教育的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现在的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现象还不是很让人放心。甚至,这样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完全得到所有老师的重视。我的论文将从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化教学策略以及游戏化教学注意事项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是语言方面的代表性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进英语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根据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游戏"遵守规则"的相关性、"生活形式"的不可分离性以及"家族相似性"三个观点,实施语言游戏教学要注意三个方面:即游戏一定要有游戏规则,且每个学生都要严格遵守,游戏的设定要尽量与生活形式紧密联系,游戏的设定要注意多样性、娱乐性和竞争性。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4):4-6
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组织好角色游戏,教师要着手于游戏的准备工作,分析本班幼儿的实际,制定游戏计划,在游戏过程中多观察记录、进行有效指导评价,一定能成为幼儿最好的游戏伙伴,促进游戏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生正处在充满好奇、活泼好动的阶段,这也是学生天性的表现。但现今小学数学教学照本宣科,采用题海战术,让教学生硬死板,与学生的天性相反,很难吸引学生,更谈不上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爱上学习的目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兴奋点所在,结合学生的天性进行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观察就可以得知,小学生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游戏、活动和团体交流之上,在面对游戏和活动时表现得相当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应尊重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重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要学会做一个旁观者,要做游戏的引导者,要体会、观察和理解幼儿游戏的感触,从而教育、引导幼儿,更好地发挥游戏活动的教育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