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实施以来,校本研究在专家的有效引领下,以问题为指向,以教师为主体在基层中小学开展得轰轰烈烈。很多学校把校本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把生长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上,把落脚点放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提升上,培育了许多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增长点。但同时也出现了“盲目立项、贪多求大”,“频繁废立、成效低下”,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实施以来,校本研究在专家的有效引领下,以问题为指向,以教师为主体在基层中小学开展得轰轰烈烈。很多学校把校本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把生长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上,把落脚点放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提升上,培育了许多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增长点。但同时也出现了“盲目立项、贪多求大”“频繁废立、成效低下”“不重转化、舍本逐末”等不容忽视的负面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校本研究“第一责任人”的校长,应该注意些什么?笔者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把校本教研的重点放在了“文本”研究上。以“文本”为载体,以“课堂”为研究平台,把“教”与“研”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集体在校本研究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集“研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写反思”为一体的“五课一反思”文本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4.
2004年4月,唐山市丰润区被确定为教育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基地”。丰润区是唐山市的一个大区,农村基础薄弱,而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个体为本的教研,怎样才能真正开展以教师为本的校本教研活动?在“专业引领的形式与渠道的拓展”、“网络为平台的校本教研”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之后,丰润区教育局开始尝试网络教研引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通过网络来解决“专业引领人员受人力因素制约,不可能经常性的深入到每一所农村学校”的问题,通过网络在线研讨的方式,及时帮助、引领农村教师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广大农村教师顺利适应和融入新课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辽宁教育》2007,(9):F0003-F0003
大连市第八十中学是一所市级先进校。近几年,他们札札实实地狠抓“校本开修”,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上。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我校校本教研把出发点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积极探索具有适合自己特色和个性发展的校本教研模式,以活动为载体,  相似文献   

7.
“以校为本”是校本研修的精髓,“以组为体”就是以每个子课题为一个研究共同体、一个团队,在校龙头课题的引领下,各学科从实际出发,围绕学科中的热点问题、困惑问题来确立研究的子课题,组成一个课题研究的共同体。下面就以语文学科的课题为例,谈谈在课题引领下的以校为本、以组为体的校本研修方式。  相似文献   

8.
《山东教育科研》2008,(4):60-60
青岛市教科所根据“校本研究”需要,把密切关注课程改革的实践,为“校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专业引领。首先提出了四个结合:“校本研究与新课程实施结合、校本研究与科研课题结合、校本研究与教育叙事研究结合、校本研究与教师培训结合”;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教科所根据“校本研究”需要,把密切关注课程改革的实践,为“校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专业引领。首先提出了四个结合:“校本研究与新课程实施结合、校本研究与科研课题结合、校本研究与教育叙事研究结合、校本研究与教师培训结合”;  相似文献   

10.
郑明珠 《河南教育》2006,(12S):14-14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与学生正在课程改革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如何把新理念.新知识及时补充到教师知识结构中,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高,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我们把“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作为出发点,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修改和完善了备课制度和评课制度,组建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学科组”“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引领人在研究中的作用.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型组织。  相似文献   

11.
青年教师培养方法与途径研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课题以校本发展为主线,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为支撑点。通过有效引领,增强青年教师的自主发展的能力;促进了对青年教师整体进行科学管理、正确引导的方法和途径的探索与研究,成就了青年教师自主成才。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活动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校本教研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坚持“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三个运作层面上,做好做实校本教研:以专业引领带动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以自我反思使每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体;利用同伴互助把校本教研活动引向深入。经过实践,推动了校本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与学生正在课程改革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如何把新理念、新知识及时补充到教师知识结构中,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高,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我们把“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作为出发点,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修改和完善了备课制度和评课制度,组建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学科组”“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引领人在研究中的作用,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型组织。一、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校本教研就是要着重研究发生在…  相似文献   

14.
校本研究是把关于新课程改革研究(主要是新课程的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一种研究活动。校本研究在实质上促进学校教育环境和面貌的改善,促进学校教学实践的改善。但我们在开展实施校本研究时,应该注意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校本研究等同于本校研究 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有些人很可能以为“校本”就是每个学校关起门来搞教研,校本研究只是各个学校内  相似文献   

15.
在“十五”期间,我校有省级、市级课题各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各教研组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积极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示范和引领作用,围绕“探究式教学模式综合研究”市级课题开展校本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是:学校管理已开始渗透“把教科研作为学  相似文献   

16.
在开展“联片互动”校本教研工作中,西湖区采用了“固点、串线、组面、成体”的运行策略,使校本教研走上了一条思路清晰、循序渐进的实践轨道。固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要提升校本教研“联片互动”的地位就必须寻找切入点,我们把这个“点”固在“教师专业发展与素养提高”上,并且以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标准来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在“知识和能力”点上,重在学习——唤醒改变的意识。我们开辟专家讲座,让教师与专家、与理论对话,寻求理念的支撑与引领;下发学习材料、典型案例,让教师学会与文本对话,进行理念的自觉审视;以问题引导学习,不断使…  相似文献   

17.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研,它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以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教研。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个人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研究人员的及时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下面把我中心小学探索校本教研活动的收获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活动正为广大学校和教师所熟知并积极推进,但需向“校本研修活动”方向发展和提升;以“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方式的“课例研究”有待提升;教师备课形式面临诸多挑战,有待突破和发展;课题研究开始走向规范,主题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尚待开发;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专业引领能力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9.
校本研究的多个模式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目标在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与驾驭课程的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组织。校本研究的行为模式因需求的不同与侧重点的差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校本教研活动正为广大学校和教师所熟知并积极推进,但需向“校本研修活动”方向发展和提升;以“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方式的“课例研究”有待提升;教师备课形式面临诸多挑战,有待突破和发展;课题研究开始走向规范,主题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尚待开发;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专业引领能力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