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广东省的薄弱学校约有8900所,这些学校多数分布在边远山区,地处农村,经济较为薄弱,校舍破旧,教学仪器配备率小于50%。在1998年省召开的“改薄”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确定把“改薄”作为未来5年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我们根据厅对“改薄”工作的部署,认真抓好薄弱学校的常规仪器配备工作,在设备方面投入“改薄”资金500万元,按初中补助1万元,小学补助4000元的标准下拨经费,用于常规教学仪器的配备。这次抽查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实验室、仪器室,部分学校建起了较高标准的实验室和  相似文献   

2.
《江苏教育》2005,(4A):45-45
所谓农村初中实验室“2 1”工程就是在初中原有的物理实验室和生化实验室基础上。增加生物实验室。形成独立的理、化、生实验室体系。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新建独立的实验大楼。或添加相应的实验室,配足教学仪器设备,满足教学要求。20014年,南通市为农村初中实验楼、仪器设备等投入超过了1000万元。有36所学校完成了农村初中实验室“2 1”建设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3.
1月12日,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市政府实事项目“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宣告全面完成。各级政府共投入经费85.65亿元,对全市占三分之一的相对薄弱初中进行了改造,经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验收,本市19个区县政府“初中工程”全部合格,547所公办学校(包括193所重点加强初中学校)全部  相似文献   

4.
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造薄弱学校策略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城市的薄弱学校在 20%— 30%之间,有的甚至达到 40%”①在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所占比例还更大。“所谓薄弱学校,指的是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相对薄弱。”②它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办学条件在本地区 (域 )属下游   办学条件是判断薄弱学校的重要方面。所谓办学条件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校园建设及教辅设施,另一个是师资的配备。以上饶市信州区薄弱初中为例,城区薄弱初中办学规模小,人均面积少,缺少必要的运动场地和设施,校园陈旧,实验…  相似文献   

5.
近日,随着我省“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我省即刻下达2014年“全面改薄”省级资金67483万元,从而正式拉开了“全面改薄”项目建设的序幕。 按照《青海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全省“全面改薄”项目从2014年开始,至2018年结束。期间,将从消除D级危房做起,通过实施消除现有D级危房、推进标准化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和特殊教育学校、逐步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6个子项目,重点改善农村牧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最终实现消危房、保基本、补短板、达标准、促均衡,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学校运转,缩小校际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焦苇 《上海教育》2006,(7A):27-27
——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阶段实施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工作。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最低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每生每年提高到520,初中每生每年提高到720元,学生观摩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费用在公用经费中支出。继续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帮困助学力度。进一步规范对来沪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收费行为。  相似文献   

7.
2004年以来,临县教育体育局按照市、县统一安排,在借鉴方山等县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合理规划,先后撤并了4所薄弱初中,投资200多万元对原有初中和部分辐射功能较强的中心小学进行了改、扩建,创办了一批农村寄宿制小学,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但在寄宿制学校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困难办学资金严重不足。按照小学“一费制”收费标准,小学每生每学年收杂费、取暖费80元,加上财政转移支付款,每生平均费用140多元。以临县城庄寄宿制小学为例。该校现有学生755人,一年总…  相似文献   

8.
萍之 《河北教育》2014,(4):11-11
自2010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以来,中央财政对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村薄弱学校已投入教学装备类项目专项资金219.27亿元,其中96%已完成招标采购,地方配套达145.23亿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通过项目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教学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一些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旧貌换新颜,一些转学到县城学校学习的孩子,正在重新回到自己家乡的农村“薄弱”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9.
《青海教育》2011,(1):I0001-I0002
西宁市劳动路小学原名青海省建新监狱子弟学校,始建于1972年,2005年交由城中区教育局更名为西宁市劳动路小学。2008年以来先后投入近480万元进行学校硬件建设,学校的面貌焕然一耕。2009年学校成为市级生本教育实验校,“城中区生本教育实验基地”;2010年10月被命名为“全国生本实验基地”。学校现在有教职工30人(其中支教7人),8个教学班,学生358人。  相似文献   

10.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长期困扰着桂林市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1987年,桂林市开始进行初中招生制度改革,取消小学、初中重点,取消初中入学考试,小学毕业生实行划片就近升入初中。改革的整体目标是:“重心下移、打好基础、增加后劲、全面提高质量。”一、取消重点小学和重点初中,加强薄弱小学和初中建设。从1987年起,桂林市采取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对薄弱小学和初中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在经费上增加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二是调整充实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三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各级教研部门、督学室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指导、评估。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这些学校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90%达到了市平均水平,一部分跨入了市先进行列。与此同时,取消了对原重点中、小学在人、  相似文献   

11.
梁清星 《湖南教育》2001,(20):22-22
按照教育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要求,今年秋季,在贫困地区中小学试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具体作法是:在严格核定杂费和课本费标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两项费用,核定一个合理收费标准,只向学生收取一项费用,不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2001年“一费制”最高限额标准为,农村小学每生每学年12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230元。实行“一费制”,减轻了农民负担,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缴费率大大提高。但是,实行“一费制”后,学校经费大幅度减少,日常运转困难,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湛江市从今年开始,每年拨出 500万元,至 2002年共 2000万元作为“改薄”补助专款,努力把全市1235所薄弱学校改造成规范化学校。 这笔专项经费,用于重点扶持困难地区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湛江市还要求各县(市、区)也要拨出“改薄”的专项配套经费,作  相似文献   

13.
薄弱学校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和政策原因。改变薄弱学校面貌,促进薄弱学校差异化、跨越式发展,对实现人的现代化极具现实意义。分析薄弱学校产生的背景,根据调研材料从生源、经费、教师、教学、文化五个方面讨论了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发展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助推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新时代可从机制、投入、队伍、制度、文化五个方面探寻激发薄弱学校竞相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英国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改革的市场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工党奉行“第三条道路”教.育政策的背景下,英国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改革的市场化特征鲜明:推行教育行动区计划,支持组建特色学校;实行“公立与私营”合作战略,积极兴建“合同学校”;推行初中学校联盟战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市场招标机制,学校教育督学中介化。这对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基础教育体制的视野中,引进市场化调控机制来推动我国薄弱学校改革不无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之友》2006,(1):63-63
继薄弱初中改造初见成效后,沈阳城区首批20所薄弱小学综合改革也于日前启动,且这些学校将陆续试行校长年薪制。至此,沈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已经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市、区两级政府每年将为每所小学投入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学校的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配套经费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同时,改革学校校长必须由竞聘产生,鼓励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向改革学校流动,实现优秀师资的均衡配置。此外,为了真正调动改革学校校长的积极性,今后,校长职级制和年薪制将在这些改革学校率先启动试行,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并实施包括教师聘任、结构工…  相似文献   

16.
《学苑教育》2019,(9):5-5
近日,浙江省政府公布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全省所有县(市、区)均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1000所以上,乡村小规模学校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本次结对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县域内的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小规模小学、乡村薄弱初中建立紧密型的城乡结对学校。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衢州市柯城区实行了城区强校名校托管农村学校的管理模式。2008年,柯城区的“名校托管”演化为“一校两区”模式并向初中学校、幼儿园、特殊学校延伸。在衢州市柯城区实行“一校两区,均衡发展”的教育背景下,作为柯城区重点学校的兴华中学于2008年8月正式接管了相距15公里的农村薄弱学校——华墅初中。  相似文献   

18.
《教育情报参考》2006,(5):F0003-F0003
上海市闸北第二中学于2002年被区列为初中建设重点校。在全体师生努力下,三年来,学校发生巨大变化,走出一条薄弱学校内涵式超常规发展道路。学校在新班子带领下,拟定了“稳定、质量、改革、发展”的办学方针。  相似文献   

19.
招生范围占大冶市城区半壁江山的东岳中学,5年前.是一所市民公认的薄弱学校,“差”和“落后”是学校的代名词,7个教学班,430名学生,门可罗雀,经营惨淡。现在,学校已拥有40个教学班,近3000名学生,“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实力50强学校”、“湖北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黄石市教育科研十强学校”……一块块奖牌折射出学校的综合实力。展开5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一所薄弱学校是如何扔掉“薄弱”帽子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12月,在山西省教科院的统筹安排下,“山西省初中教育管理体制研究”课题组对山西省8个县(市、区)12所县城初中和乡镇初中学校及分管教研和培训(简称研训)工作的约40名管理者、近200名教师进行了题为“山西省初中学校研训现状调查”的调研。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除通过县教育局职能部门及有关人员获取信息外,问卷调查采用目的性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办法,共选取12所初中学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对被调查的教师采用分层抽样的办法,即分别按比例从初中一、二、三年级中抽取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学校管理者的问卷主要针对学校主管教研活动的校领导和中层领导发放。共收回有效教师问卷154份,领导问卷27份,回收率分别为77%和68%。访谈对象主要为县、校负责研训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