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反复修辞格在英汉语中都有大量的运用。从语言单位角度来说,“反复”可以分为词语反复、短语反复和句子反复;从句子结构形式来看,又可分成紧接反复和间隔反复。由于英汉语两种语言的差异必然在翻译中反映出来,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做出相应的变通。  相似文献   

2.
“Oxymoron”是英语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具有独特修辞效果的修辞格。它通过巧妙地将语义相反、对立的词搭配使用,以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感情或者说明某种意味深长的哲理,体现了语义特征的矛盾与和谐的辩证统一。汉语中也有相类似的矛盾修辞格,但由于英、汉语言的各个层面上的差异,“oxymoron”与汉语的矛盾修辞格并非完全对等,因此,翻译“oxymoron”时,译者应根据具体的语境,准确地把握矛盾修辞格中两个对立因素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内涵,并按汉语的语言习惯表达出来。这样,译文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汉语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其中修辞格生动形象地大量运用是一个重要原因,英语语言也有多种修辞格,并且很多辞格与汉语相同或十分相似.但由于文化差异,理解难度较大,中国学生对此了解很少.本文阐述了在高职高专教授英语修辞格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借助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中修辞格的理解进行英语修辞格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置换修辞手法在莎剧中屡见不鲜,丰富了莎剧的内容,生动了人物的语言,而且英汉语中的置换修辞格大致可以对等。通过对莎剧《仲夏夜之梦》中英语置换修辞格的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出转换修饰位置,保留原修饰方法和转换修辞格三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照应衔接手段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学生有必要了解英汉语法衔接手段中照应的差异性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使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翻译题的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6.
唐林楠 《海外英语》2011,(15):154-155
语言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使重复这一辞格在英汉语言中的运用各具特征。英语为摆脱赘述而倾向于避免重复,除非是为了特别的修辞效果。汉语为求语义突出、音韵和谐及句式的平衡与对称而不避重复。翻译中不顾及语言的差异则可能导致累赘重复。在廖美珍教授的译作《在亚当之前》中,我们可以见到很多修辞手法,其中,重复修辞格是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7.
由于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的差异,汉语修辞与英语修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使汉英散文的互译变得困难。鉴于此,笔者以张培基翻译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对其中常见汉语修辞格的英译进行分析和研究,从物质和社会角度探究了英汉修辞格的异同,提出汉语修辞格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修辞学理论为视角,以英汉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为例,对其中的幽默言语所运用的修辞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英汉语情景喜剧中运用的比喻、夸张、比拟、仿拟、反复、双关、移就、引用等修辞格手段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但是这并不说明英汉语情景喜剧中的幽默表达手段没有差异出现,这些差异多是由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徐牧 《考试周刊》2012,(32):25-26
由于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语在语篇衔接手段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从英汉语篇衔接的基本理论出发,以指称照应、替代、省略三个英汉语篇衔接的差异为切入点对英汉语篇衔接进行了对比,认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工具,而修辞是语言的使用,是言语表达的艺术,修辞手段被看作是"语言的装饰"。修辞格在英汉语言中均有相当普遍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词义、句子结构和音韵。文章主要对句子结构类修辞格,英语Antithesis与汉语对偶进行比较,主要从定义、语义关系和句法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形象化的表达是以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联想与对比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不同的文化教养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养成不同的事物比较习惯。对英语、日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比较五种常见的英、日、汉语的修辞格,有助于加深二外为日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日语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2.
英汉隐喻的共性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汉、英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段.鉴于相似的认知基础,英汉隐喻有着许多的共性.但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与社会文化背景又使英汉隐喻存在必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不同语言中,因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比喻。因此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比喻的文化差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举例从词汇多方面分析比较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进而总结英汉互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修辞在人们传递信息和进行言语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选取了英语中常见的辞格之一——metaphor来试析,从对比的角度探索英汉暗喻的异同,认为英语辞格涵盖了除明喻以外的所有汉语比喻方式。  相似文献   

15.
英语和汉语中许多成语运用各式各样的修辞方法,既简练又形象,具有独特的魅力。如果恰当地运用这些成语,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能收到极好的表达效果。文章旨在介绍几种英汉习语中使用的一些修辞手段,提高语言理解、欣赏及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英语辞格Repetition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上的修辞手法,主要分为七种形式。汉语修辞格中的反复也是被普遍运用的常见修辞手段,可分为三种形式。本文以英汉、汉英对照的形式,分别说明两者的特点,并进行区别。文中还将Repetition与顶真及回环两种汉语修辞格做了对比.并对英语辞格Repetition和汉语修辞格反复的翻译技巧和规律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英语常用语义修辞格与汉语相应的修辞格进行对比 ,并对其翻译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移就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它由转移修饰语(主要是形容词)和中心语构成,二者之间通过语义的“巧移”而形成一种临时的搭配.文章重点探讨英语移就格的基本性质、主要特征及其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谈英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因各自的文化不同而有所差异,但由于人类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的共性,某些动物的形象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本文试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谚语中动物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英语常用结构修辞格,将其与汉语相应的修辞格进行对比,并对其翻译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