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对文体的辨析归类是与文体的产生、发展同步的,其间分分合合、时繁时简,历代研究者都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古代文体的独特性日渐明朗,文体功能作为较为理想的分类标准也渐渐浮出水面.<尚书>、<诗经>已兆其端;<文章缘起>、<文选>等采用一体一类、同类相从的分类方式是对这一标准的模糊运用;<文章正宗>则对文体分类的思维方式加以开拓;<古文辞类纂>以"为用"为标准,最终以简驭繁,为文体分类作出了突破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与其他文体交流、融合、变迁。文体间常交互学习、借鉴与互动。新闻文体脱胎于应用文,受文学和史传文体影响颇大,倒过来又对应用文体和史传文体产生启迪和影响。与此同时,媒体的变迁也会深刻影响文体的嬗变,在新媒体时代,这类变迁正在不断发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散文诗引入中国将近百年,却依然无法摆脱挥之不去的文体身份焦虑。1980年代以来,一种旨在为散文诗伸张身份合法性,主张散文诗独立于散文和诗的观点开始被广泛接受。然而,对于散文诗而言,致力于辨析、确认和探索散文诗文体独特性也许更为重要。事实上,“文体转译”和“文体溢出”提供了两个观察散文诗文体特征的指标。散文诗作为一种“镜像文体”,不仅具有巨大的细节涵纳性和技法弹性,更映射着写作者的精神视野和人格情怀。  相似文献   

4.
5.
程诚 《文教资料》2014,(31):99-101
清规是中国古代禅宗丛林管理的规文,主要内容涉及寺院管理的诸多层面,同时具有法律、礼法性质。在文体体式上,清规表现为“总说—分述、层层展开、逐条铺叙”的形式,是中国古代文体实用性特征的直接表现。而在表现手法上,则是以散语体为主,骈散结合,具有警策性和佛理意蕴。对佛教清规文体的考察,有助于认识中国佛教相关文体的形态变迁、应用情况,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文体思维教学,文体包含文本体裁和文本类型。一篇文本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划分,文体多元,可采用符合文本体式特征、参考作者创作定位、比较切近文本内核、便于达成教学目标的策略妥当选择文本文体,精准实施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刘勰《文心雕龙》在坚守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寄寓着丰富伦理意蕴的文体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宗经思想统领下五经作为文体源头、文学伦理思想共同体的文体制度;二是每种文体有各自应遵循的写作规范和文体地位尊卑之别所体现的文体秩序;三是文体伦理责任的文体批评原则和以折衷为核心的文体批评方法;四是文体批评实践中符合儒...  相似文献   

8.
化妆品说明书属于科技文体的范畴,具有一般科技文体的普遍特征。同时,化妆品说明书兼有广告宣传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通过分析30篇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样本语料,从语音、语相、词汇、句法、语篇五个层面对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化妆品说明书独特的体裁风格。  相似文献   

9.
现代小品文的文体特征及文体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小品文是散文中的一种独立的文体。本文从文体文化学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它具有题材广泛闲杂、细微平凡;主旨以小见大、耐人寻味;结构上体制短小、灵活自由;语言上笔调随意、独抒性灵等独有特征,且具有消遣愉悦、感发熏陶、社会认识、精神自由等文体价值,从而把小品文与其它类似文体区别开来,确立它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曹路 《教师》2014,(14):87-87
新课标中对学生提出了文体把握的要求,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体意识、注重文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文体意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本文从把握文本结构、明确学段目标、读写相结合三个方面谈了围绕文本的文体特征,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回归语文本色。  相似文献   

11.
考词有三种文体形态:四字或八字短语、骈体和散体。其中宋代散体考词更符合考词的文体功用,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被考官员实绩。考词从语言特色到文体功用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魏晋南北朝的典雅隽永到唐代的重视用典、注重德行,到宋代的不事用典、重视才干,再到明清时期的用辞繁复、流于形式。不论从文学、文体还是史料价值角度看,考词都随着时代官吏制度及文风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文体是作家个性的外化,是作家的文体意识在创作中的一种表现。徐訏小说打破了各种文体之间的壁垒,扩大文体的张力,真正实现了不同文体之间互渗、互融、互利、互惠,为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佛教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有二:一是佛典翻译,二是教义宣畅,由此产生了两类性质迥异的文体,即经典文体和应用文体.它们对中国古代文体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有的直接得名于佛典翻译,如偈、绝句与散文;有的得名于教义宣畅,如导文与散花词;有的则是华梵文体共同作用的产物,如志怪、传奇、变文等.  相似文献   

14.
诸海星 《天中学刊》1999,14(1):73-74
文体,即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指的是各种文学作品的类别。它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外部表现形态,构成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方面的要素。由文体分类,可以进一步认识文学作品内部组织规律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凡独立成篇的文字,都称之为“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在内。因此,中国古代的文体,指的是各种文章(比文学的范围更广泛)的类别。中国古代文体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讨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我们今天所见的最早的典籍文献。在中国文学创作的历史中,各种文体在不断产生、变革、更新、充实、丰富,对它们的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可使我…  相似文献   

15.
鲁讯开启和造就了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字。鲁讯乡土小说透射出来的人格力量、文化器识、批判理性以及文本风格对整个20世纪乡土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艺术影响,而他关于乡土文学本质的独特认识与理论建构也对现代乡土文学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规约、指导意义。鲁讯的乡土文学观与乡土小说实践是现代乡土文学艺术之源。  相似文献   

16.
女性叙述文体的散文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叙述文体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天然的亲近散文文体,虚构文体的文体意识比较模糊;习惯使用日记体、书信体等自叙传的叙事策略;消解文体之间的体式疆界,跟着感觉走是其基本的叙述语态。所以如此,是女性的生存处境、文化习性、审美心理以及女性与散文文体之间的默契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四、六级英语作文多数是说明文或议论文,应该采用较正式的语体的词语和结构.教师在教学中应做些适当的文体分析,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让学生熟记一些书面表达中常见的句型,扩大词汇量,写出得体的作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文体分类形成了一套富有民族特色的理论体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试图对其中的主要缺憾作以总结归纳,并就其原因作以简要分析,以期能对当代文体分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体性质的正确把握直接关系到文本的制作与阅读,影响着文体的分类研究。文体性质究竟由哪些要素所规定,历来众说纷纭。只有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系统分析的方法加以研究,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刘师培判断的古今文笔概念分期为基础,分别从历代文体起源、文体分类、文体变迁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刘师培古文理论中的文笔问题。刘师培作为扬州学派的汉学家代表,认识到厘清文笔无疑是推翻桐城派"古文为正统"主张的重要途径。在探究刘师培"宗骈"的文体观基础上,笔者认为他并没有否认俗语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普及作用,他的观点是即使在这种社会形势下,骈文也有存在的必要,表现他客观理性的文体研究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