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20,(2):99-106
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是服务全民健身事业的基础支撑,是体育场馆市场效益发挥的助推器,是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缓解的有力杠杆。客观、量化的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质量评价,是检验新时期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社会服务效率的基本依据。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通过相关专家多轮次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确立了涵盖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财力资源、文化资源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的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共享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福建省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机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福建省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场馆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社会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提出了福建省高校体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研究表明:福建省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机制应采用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政府购买体育服务、高校体育资源市场化、互联网+高校体育资源、PPP模式建设运营高校体育场馆的模式,可进一步优化配置高校体育资源,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促进福建省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咨询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宁波市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社会共享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宁波市大部分学校相关负责人对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实行社会共享具有基本正确的认识,但受经费、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实际操作情况不尽人意.由此提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利用率,服务于社会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长沙市13所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与器材配备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高校各类体育场馆的平均配备率不平衡,部分室内场地严重短缺,室内场地总体配备率不够。高校体育场馆承担着高校教学和体育训练及社会公益服务等诸多任务。高校体育场馆多功能的发展也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及管理机制;探索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公益性模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陈玮君 《精武》2012,(19):59-61
对桂林市6所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数量、类型、面积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桂林市高校体育场馆配备水平不高,各高校在场馆数量、类型、利用率等方面上都存在差异。普遍存在体育场馆数量不足、生均面积水平比较低、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不高等现象。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改造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校园健身路径工程;充分开发与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有在开放学校的体育场馆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共享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70%的高校体育场馆不同程度的对社会开放;对外开放的场馆类型中,有偿开放的多为室内场馆和游泳池(馆),无偿开放的则多为室外场地;在开放时间上,有偿开放的时间段多为下午和晚上,而无偿开放的时间段则多为早上和下午.影响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因素主要有领导和老师的思想意识、学校及设施的安全问题、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条件、高校本身的条件、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时间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中,总是存在着资金紧缺与发展需要的矛盾。本文在了解了市场供需的前提下,通过分析高校体育场馆当前的管理体制与投费体制,提出在湖南省高校运用PPP模式建设体育场馆的方案。将社会某些企业的资金引入到高校中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让社会投资和校方投入一同建设体育场馆的设施。  相似文献   

8.
西安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与经营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西安35所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西安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严重短缺;西安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方式相对落后;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没有融入社会,经营的立体规模有限;经营效益较差。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资金应积极向社会融资,以弥补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投资不足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提高,高校扩招已接近最大化,独立院校体育场馆硬环境资源与学生人数比例极不协调。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我省六所独立高校体育场馆硬环境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校的体育场馆资源硬环境利用率低、差别较大;而且体育场馆管理专业化水平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提升。建议:拓宽融资渠道、引进社会资本,本着谁建设谁受益,努力挖掘各类体育场馆硬环境资源,不断满足高校学校体育的条件目标,培养浓厚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在对南昌市群众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高校体育资源及社会经营性体育场馆收费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群众休闲体育与高校体育互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冬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与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赵宁 《冰雪运动》2008,30(2):51-54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比赛结束后,高校体育场馆如何管理、经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高校大冬会体育场馆的管理机制应以体育部门为主、后勤部门为辅,以协作式管理机构设置为佳;资产经营制、风险抵押和抵押租赁等承包制应成为其管理与经营的模式。提出场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要求,体育场馆的收费、风险管理和使用者管理等制度建设,以及体育场馆管理与经营的评价方式与内容。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江西省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研究发现: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不足;活动空间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主;活动内容向娱乐化方向倾斜。提出高校应树立整体的学校体育思想,建立积极的余暇体育消费观,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突出大学生社团在余暇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普遍存在质量差、利用率低、用途单一、自我封闭、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探讨了加快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步伐,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与使用的力度的措施,指出应充分利用外资进行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有效地推动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省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高校体育的物质条件是搞好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保证。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全省33所普通高校现有体育场馆状况的统计处理和比较分析,反映出我省高校不同类型的体育场馆平均负担量大,以及室内场馆数量严重不足等现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现有场馆总面积及人均面积,每个场地平均负担量等九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对杭州市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中场馆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课程资源、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做了整理与分析,阐述了杭州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中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杭州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借鉴公共体育场馆改革成功经验(私有经济融资),提拟出结合高校(武汉大学)特点的体育场馆规划建议,以期为今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现行“场校对接”这种志愿者培养模式及运作方式进行了阐述,浅析了“场校对接”培养模式及其优缺点,提出建立本土为主兼容国际化理念的多元型志愿者培养模式,对体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旨在进一步加深对体育志愿者培养模式的认识,为体育志愿者培养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长沙举办第5届城市运动会的运作理念,市场运作模式以及提高长沙城市品位,促进长沙城市全面建设进行分析。以供北京2008奥运会组委会参考。研究结论:(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五城会圆满成功的运作理念;(2)举办五城会推动了长沙市城市建设,提高了长沙城的城市形象;(3)五城会重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运作模式;(4)市场运作,城运精神,城市形象相互协调统一是长沙2003年城运会的成功经验;减轻“低谷效应”注意新建体育场馆功能转换,重视体育场馆的赛后开发和利用,是实现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北京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海  杨国庆 《体育学刊》2004,11(5):93-95
对北京地区58所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数量、类型和面积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地区普通高校体育场馆数量严重不足、建造标准高;不同规模的学校,其体育场馆拥有量有显著差异,而体育场馆配备率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别的学校,其体育场馆配备率无显著差异。探寻导致北京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的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