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女子水球运动项目起步晚,发展快。缺乏成熟的水球训练理论和女子水球训练实践经验的总结,对水球项目的训练规律的认识还停留在"边学边干边发展"的阶段,其训练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也较为少见。本文根据我国女子水球运动的现状及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竞技能力,通过在对四川、宁夏女子水球运动员训练的调研,结合成都体育学院女子水球项目组已建立的糖酵解供能条件下大鼠游泳运动模型,探讨女子水球运动项目的糖酵解供能特征,不同运动负荷对运动员的疲劳和恢复规律,为女子水球项目提供糖酵解供能模型指导下的运动训练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超量恢复区间理论在四川省女子水球队的应用及科技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量恢复规律名存实难应用。为将可供实践之用的超量恢复区间理论服务于国家女子水球队2008奥运攻关课题,本课题组在已创建的糖酵解供能超量恢复区间理论的基础上,运用(1-5)×36h超量恢复区间呈正叠加过程(真超量恢复区间)的研究成果,连续一周对四川省女子水球队进行大负荷训练的应用研究。结果:经过一周大负荷训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糖酵解供能能力明显上升,血睾酮5×36h恢复组(81.47±12.57ng/dl)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52.25±13.15ng/dl)等。结论:应用超量恢复区间理论连续一周大运动量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能力、竞技状态和糖酵解供能能力,为第7、8、9天的比赛提供超量体能储备;为小周期训练和赛前体能调整探索了新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管慧香 《体育世界》2011,(10):103-105
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运用系统分析和逻辑归纳法,对“超量恢复”训练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核心和现今人们对运动训练理论的认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传统“超量恢复”训练理论应持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4.
运动训练"平台"现象与超量恢复理论的再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训练“平台”现象是现代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等学科极为关注的难题之一。在对国内流行的超量恢复训练理论的质疑再审视后,认为“平台”现象和超量恢复并不矛盾。运动训练中科学运用超量恢复规律,合理安排休息间歇,使机体能够不断出现更大程度的适应性恢复,打破运动训练“平台”现象,为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
运动训练中运用超量恢复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熊茂湘 《体育科学》2002,22(2):59-62
根据运动训练中机体承受运动负荷的特点,研究认为: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是指机体承受超过原有运动负荷刺激后,所达到的适应性恢复水平与原有恢复水平之差。对目前国内流行的超量恢复训练理论再思考后,提出:在运动实践中运用超量恢复规律的关键是合理安排休息间歇,具体要求是综合运用诸训练原则,目标是不断出现相对更大的适应性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6.
再谈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量恢复理论自提出以来争议颇多,主要是没有发现运动员在训练课的间隔恢复时间内出现超量恢复理论中所提出的"超量恢复"现象。笔者认为超量恢复现象客观存在,并且发现恢复过程中内脏疲劳恢复要滞于外周疲劳恢复,而在运动训练实际过程往往是仅限于关注外周指标和运动员的自我感觉为恢复指标,忽视了内脏的疲劳恢复。因此,认为运动训练中的超最恢复有区间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训练教学中,主动引入超量恢复理论,即用超量恢复理论指导训练,会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成绩较快提高。本文将就在超量恢复理论指导下的短跑训练问题作如下探讨。一、超量恢复在运动后的休息期,体内被消耗减少的能源物质得到恢复,不但能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会超过原来水平,这一过程称为超  相似文献   

8.
对“超量恢复”学说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超量恢复”学说提出之后,该理论就受到运动生理、生化和训练界许多学者的质疑。运动生理学家蒂玛瑞斯(deMattes)在其专著《运动生理学》中写道:“所谓的‘超量恢复’至今仍然在许多方面缺乏科学的证据”。霍尔曼(Hollmann)和海廷格尔(Hettinger)认为不能将肌糖原这一单一指标的超量恢复现象延伸扩展到解释整个机体对运动训练的适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了超量恢复原理的概念及机理,分析了运动训练实践中超量恢复原理的特性,并提出了超量恢复原理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超量恢复”学说提出之后,该理论就受到运动生理、生化和训练界许多学者的质疑。运动生理学家蒂玛瑞斯(deMattes)在其专著《运动生理学》中写道:“所谓的‘超量恢复’至今仍然在许多方面缺乏科学的证据”。霍尔曼(Hollmann)和海廷格尔(Hettinger)认为不能将肌糖原这一单一指标的超量恢复现象延伸扩展到解释整个机体对运动训练的适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女子水球运动发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4支体育院校女子水球队和5支省市女子水球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调查法、数量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女子水球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力图发现我国女子水球运动的特点,结合我国男子水球的发展:方法,分析世界女子水球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女子水球队的发展和参加2008奥运会,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庆  彭立刚 《体育科研》2004,25(6):49-51
采用文献法研究近年来国外训练学者对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和超量恢复原则的反思并进行了评论。指出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对于现代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解释不足,特别是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规律缺乏科学的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13.
潘盛华 《游泳》2009,(2):41-43,54
支撑跳跃技术是水球运动中较关键的技术之一,不论是接球、传球、断球或射门均要用到跳跃技术,而女子水球运动员的跳跃动作不论是技术要求上、训练安排上、强度节奏上和细节方法上都不完全雷同于男运动员,而必须要根据女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去探索女子水球的训练规律。  相似文献   

14.
短跑运动超量恢复训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一级以上优秀短跑运动员超量恢复训练实验的跟踪研究,证实了合理利用超量恢复训练原理对发展短跑运动员速度能力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明确了短跑运动超量恢复训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中期,苏联人提出了“超量恢复”理论,这一被后来称之为伟大的发现的理论体系,很快便被看成是近代训练效果能不断提高的生理学基础,成为安排运动负荷的理论依据。但随着商业利益的驱动.赛事频繁,使原有的大周期训练被割裂成间歇性的多个小周期,特别是“以赛代训”口号的提出,运动生化,运动医学的研究成果,都对“超量恢复理论提出了挑战。通过体能源物质的消耗与恢复,从运动训练与糖代谢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超量恢复”理论与运动实践的内在联系,以揭示运动成绩获得的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训练思路探索半世纪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系统论、脑科学和哲学理论对现行运动训练理论及“三从一大”、“超量恢复”等“简化论”的训练思路进行了反思和质疑。提出并阐述了“整体论”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17.
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思考和讨论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综述和评论了近年来国外训练学者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和超量恢复原则,提出了运动训练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海兵 《精武》2012,(32):13-14
通过对超量恢复理论与应激理论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现代运动训练实践展开讨论,指出两种理论在解释机体运动能力变化机制上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不足,在本质上没有明显的差别,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广大教练员运用超量恢复理论指导训练,即训练-停训周期交替进行,在停训时期内,选择训练后机体的超量恢复阶段施以新负荷,使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对于长期运动训练的运动员,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停训时间,基于其肌肉力量素质的变化规律。体育运动项目繁多,每个项目  相似文献   

20.
在训练中之所以必须进行恢复训练,这是因为经过紧张激烈的训练,机体中的能量储备必然消耗,产生疲劳,机能水平下降。根据恢复和超量恢复原理,运动结束后,机体能量物质必须要得到恢复和超量恢复,方能使机体功能水平得到提高,为提高运动成绩创造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