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光电科技的进步把人类社会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时下科学界有一种非常热门的电磁波叫做太赫兹,太赫兹的频率比较特殊,在0.1THz-10THz,是介于微波与红外之间的一种电磁波段。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主任,太赫兹实验室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博导张岩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2004年人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6年以骨干人员入选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他主要从事光子晶体器件设计、太赫兹光谱与成像、表面等离子光学以及光学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张岩解析说:整个电子波谱中间留下的这段电子学与光学都很难覆盖的一段,就是太赫兹;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电磁资源。  相似文献   

2.
太赫兹(Tera Hertz,THz)是波动频率单位之一,又称为太赫,或太拉赫兹,通常用于表示电磁波频率。太赫兹是一种新的、有很多独特优点的辐射源;太赫兹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领域,将涉及量子力学、电子学、光学、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化学、神经学、信息学等广泛领域。目前太赫兹成像技术和太赫兹波谱技术构成了太赫兹应用的两个主要关键技术。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THz到10THz范围的电磁波,波长大概在0.03到3mm范围,介于微波与远红外之间。由于太赫兹能量很小和极强的穿透性,它不易对物质产生破坏作用,所以与X射线相比更具有优势。太赫兹波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通信、医学、环境、国防、军事等领域,该技术应用给新时代技术创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一个非常诱人的发展机遇。现代物理学解释万物在微观世界的最小单位即量子,皆呈现"波粒二象性",一切物质在微观世界均呈现高频振动波状态,由于共振频率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物质。人体是由物质组成的,也自然适合这一宇宙法则。根据人体细胞生物波频的混乱是仪器检测疾病的依据之一,所以通过太赫兹波作用,生产一种对人体生物波的同频共振,从而修复人体生物波,用以达到疾病的治疗也是目前科学研究方向,即量子波疗法,如音乐疗法。我们研究中发现大概振动为10~(10)-10~(14)的频率,约9.34微米波放射源的量子能量物品具有对人体产生一种助稳现象,并且其中可以简单又直观地体现很多量子特性,比如:量子纠缠效应等。该频率相对人体和生物是有益的能量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于部分物质在3THz以下无特征吸收峰,因此研究高于3THz以上的宽带太赫兹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四波混频模型,利用BBO晶体产生二次谐波,通过让双色激光共同激励空气形成等离子体细丝,从而辐射出宽带太赫兹波。转动BBO晶体的角度,让入射基频激光与BBO晶体光轴形成不同的夹角,测量不同夹角时的太赫兹辐射强度。利用碲化锌(Zn Te)晶体和磷化镓(Ga P)晶体进行电光取样,获得的太赫兹波带宽分别是2.5THz和4.2THz左右。结果表明:Ga P晶体探测到的太赫兹波带宽比Zn Te晶体探测时宽,Ga P晶体可以实现宽带探测,但是Ga P晶体探测到的太赫兹信号强度明显不如Zn Te晶体。此外,太赫兹信号强度随着BBO晶体角度变化而变化,周期为90°。  相似文献   

4.
太赫兹辐射技术在半导体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的性质研究、断层成像技术、无标记的基因检查、细胞水平的成像、化学和生物的检查,以及宽带通信、微波定向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研究该频段的辐射源不仅将推动理论研究工作的重大发展,而且对固态电子学和电路技术的发展也将提出重大挑战。本文主要对在半导体表面的太赫兹辐射的产生和磁场增强的太赫兹辐射进行讨论,进一步认识太赫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谈太赫兹波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刚 《科技广场》2007,(11):238-240
太赫兹(THz)波是指频率在0.1T—10THz(波长为3000—30μm)范围内的电磁波。本文简单介绍了太赫兹波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成像、军事安全、生物医学、天文物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太赫兹波(THz)在异质镜像对称一维光子晶体(ABBA)N中的带隙结构和光学传输特性。重点讨论在0.1THz~0.9THz范围内,周期数和薄层厚度对该光子晶体结构透射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强场物理研究取得新进展强场物理研究是目前国际前沿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领域,物理研究所L05组利用自己研制的激光装置和诊断设备,近年来在强场物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该组目前已在PhysicalReviewLetters上连续发表论文5篇,在PhysicalReview和PhysicsofPlasma等上发表40余篇,引起了国际学术界极大地兴趣。最近,该组研究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太赫兹(THz)辐射是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辐射频率在1012赫兹附近的一种电磁辐射,在物理、材料、生物、信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基于激光与固体材料作用产生的T…  相似文献   

8.
2004年,太赫兹被美国政府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四;2005年,太赫兹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家支柱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首;之后,欧洲、亚洲等许多地区发达国家的政府、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投入到太赫兹(THz)的研发热潮之中。就像潘多拉之盒的开启,太赫兹的"神奇魔力"从此被人们应用至很多特殊领域。  相似文献   

9.
固态氨基酸的THz时域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室温下对手性对映体D 酪氨酸、L 酪氨酸、外消旋化合物DL 酪氨酸和D 色氨酸、L 色氨酸、外消旋化合物DL 色氨酸在 0 1~ 2 0THz频谱范围内进行了光谱测量 .结果表明 ,所研究的氨基酸在此波段有特征吸收峰 ,THz时域光谱能够鉴别对映异构体和他们的外消旋化合物 .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美国政府将太赫兹(THz)技术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日本于2005年1月8日更是将THz技术列为“国家支柱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首,举全国之力进行研发。  相似文献   

11.
利用集集地震余震记录分析场地地震动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9年台湾地区"921集集大地震"的余震记录,用传统谱比法、线性反演法、S波接收函数法和遗传算法对比分析了车笼埔断层近场区域的场地反应.通过对比4种方法的卓越频率和场地放大因子,发现各种方法能给出较一致的卓越频率,但每种方法的场地反应放大值不完全相同.结果表明,线性反演法与传统谱比法的结果受到参考场自身场地反应的影响;遗传算法作为一种绝对场地反应计算方法其结果是可行的,用遗传算法计算得到的参考场结果对线性反演法结果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线性反演法与遗传算法结果非常吻合,也证明了遗传算法结果的可行性,建议推广遗传算法来计算场地反应;接收函数法的结果则同其他3种方法的结果相差较大,考虑到运用强震记录进行H/V方法计算的物理机制仍有争议,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慎重考虑应用S波H/V的方法来估计场地放大.最后给出车笼埔断层研究区0.4~20Hz频率范围内S波品质因子值为Qs=69.7f?0.73.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Sumudu transform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Laplace and Sumudu transforms. Further, we also provide an example of the double Sumudu transform in order to solve the wave equation in one dimension which is having singularity at initi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人像鉴别算法. 该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3级小波分解,然后把3个不同分辨率的低频子图像由小到大排列成树状结构,形成低频小波树. 接着利用独立元分析对每个小波树枝进行去相关、降维,形成特征小波树枝,并把它作为观测向量对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训练,把优化的模型参数用于人脸识别. 分析了观测向量维数与识别率的关系,以及状态个数和高斯概率混合成分的个数对识别率的影响,定性描述了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本质. 在ORL人脸数据库上,同其他四种相关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率较高,工程上易于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多时相AVHRR数据的傅立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傅立叶分析(FourierAnalysis)是一种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将中国全年 36旬的NOAA AVHRR的 1km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获得 1 2个月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然后运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检测该时间信号的频率分布状况.结果各频率分量与NDVI的累加值及不同周期的季节性变化等生物学特征相关.其中零频率分量为均值NDVI,而 1/1 2频率分量最大程度概括了中国地表覆盖类型的全年季节性变化模式.将提取出的这些生物学特征引入到地表覆盖分类的特征空间中,提高了类别间的可分性.这些研究表明了傅立叶变换是分析多时相AVHRR数据及提取植被的生物学特征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5.
The perception of acoustic information by humans is based on the detailed temporal and spectral analysis provided by the auditory processing of the received signal. The incorporation of this process in psychoacoustical computational models ha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both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y efficient audio compression schemes as well as in effective audio watermarking method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discrete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which closely mimics the multi-resolution properties of the human ear and also includes simultaneous and temporal auditory mask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technique offers better masking capabilities and it reduces the signal-to-masking ratio when compared to related approaches, without introducing audible distortion. Those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that are important both for audio compression by permitting further bit rate reduction, and for watermarking by providing greater signal space for information hiding.  相似文献   

16.
聂敏 《科技通报》2012,28(4):178-179,205
提出了一种提升小波变换和DCT变换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这种算法并不依赖于对方差,而是直接使用DCT变化和小波变化分别对高频部分、低频部分进行特征提取。实验表明,这种新的融合技术与传统算法相比,不但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更加保留了边缘的信息细节,同时也提高了处理效率,减少了使用时间,具有较高得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心类型DFT矩阵特征分解的MA-CDFRFT(Multiangle Centered Discret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算法在计算一组离散分数阶傅立叶变换DFRFT(Discret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时充分利用FFT运算来减小运算量。结合偶数点离散傅立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运算的对称性原理,通过数学推导将MA-CDFRFT算法中的一维对称性扩展到频率和变换阶数的二维平面上。利用这个二维对称性原理,改进算法将原算法的主要计算量减小了一半左右。仿真测试结果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线性滤波器单尺度去噪的局限性,以及直接对所测数据进行小波滤波带来的时间延迟性,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移动数据窗口的多尺度在线滤波方法,并将其应用于HeaviSine信号和某炼油厂蒸馏装置减一线的温度数据。分析表明,该种方法不仅能实现很好的去噪效果而且真正做到了实时处理过程数据。  相似文献   

19.
Fractional Fourier domains form a continuum of domains making arbitrary angles with the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s on the time-frequency plane. Signal representations in these domains are related to th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FrFT). In this paper, a new proof on the shift-invariance of linear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n fractional Fourier domains is given. We show that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is the unique linear distribution satisfying magnitude-wise shift-invariance in the fractional Fourier domains. The magnitude-wise shift-invariance property in arbitrary fractional Fourier domains distinguishes STFT among all linear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s and simplifi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ant distribution as shown by numerical ex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