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杰弗里·N·利奇把广义的“意义”划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这种分类对英语词汇教学有很大的启示。本文着重探讨了利奇七种意义的划分对英语词汇教学的这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根据社会符号学的意义观,意义分为言内语义、指称意义、语用意义。语用意义指语言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即符号对符号使用者产生的影响。由于符号使用者在社会地位、教育背景、内心情感、交际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语用意义的处理历来被认为是翻译的难点。就文学翻译中语用意义所涉及的表征意义、社交意义、联想意义、表达意义这四个层面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语义多层面上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词的意义有多个层面,如外延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等.外延意义是词的基本意义.从语义的多层面去研究性别差异可以拓宽词义研究的范畴,并为语义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提供一种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客观存在,但性别歧视并非随处可见;研究语义多层面上的性别差异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较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感情意义、语体意义及搭配意义五个方面探讨了相对同义词之差异,为正确理解、有效使用同义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学语言的描述和表达是否有意义 ,直接反映了科学本身的正确与有效与否。近代以降的意义理论大致有指称关系论、证实方法论、意义整体论、意义用法论、意向论、意义释义论、意义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等几种。本文具体介绍了这些意义论的基本思想 ,指出近代意义理论观念不统一 ,理论上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意义”这个概念本身理解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及对“涵义”、“意义”这两个概念未加严格的、固定的区别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体育,大学宝贵的教育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学意义(哲学意义、美学意义、伦理学意义),社会学意义,经济学意义,及教育学意义。体育巨大的文化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使其成为大学宝贵的教育资源。体育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英语的词义     
英语词义在英语语言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与英语教学 和学习关系密切的部分。词的意义种类繁多,内容复杂,仅词汇意义中就包括词的概念意义 。关联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感情意义等等。词义的演变速度缓慢,其原因涉及社会 的方方面面。了解词义及其特性会加深对英语语言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利奇、克鲁斯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意义作了进一步的划分。根据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具有三大元语言功能,词汇意义包含三个部分: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概念意义体现符号的外在含义,从义素的角度进行分析;人际意义体现词汇的语体意义和情态意义,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等意义;语篇意义体现词汇在语篇中形成的前后连贯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学活动、解读方法、意义生成三个角度对语文教学的文学作品意义进行反思,提出应拓宽作品意义探寻的视野,从形象入手,多角度、整体把握文本的意义,认为意义建构在理解的过程中,探索文本的意义世界与建构自我的意义世界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卞金华 《教学月刊》2021,(11):51-55
词汇学习和阅读教学是可以并行的,语篇主题、语境、意义为多元词汇意义探究提供平台.语篇中的词汇意义是多元的,厘清语篇主题意义、建构语篇词汇网络、开展单元主题阅读、追溯语篇词汇背景,是多元词汇意义探究的实践策略,有助于在语篇中探究词汇的语境意义、关联意义、框架意义和理据意义.  相似文献   

11.
假定斜坡的滑移面为直线,用极限平衡法推导了倾斜边坡的临界高度和临界坡角,解出了倾斜边坡中安全系数最小的滑动面的位置,确定了边坡中稳定土体的临界角度.结果用解析式表达,为边坡的稳定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空间解析几何中辅助平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构造辅助平面方法求:直线与直线交点;平面方程;直线方程;异面直线间距离。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构造辅助平面的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自由诗的建行有两个规律,一个是分立规律,一个是并立规律。分立规律指自由诗根据诗意和语法关系,存在着自然或特殊的断行现象。并立规律是将某些相似、相关的诗行并立在一起的建行规律。诗行建行应以分为主,以合为辅。  相似文献   

14.
有意味的形式——中国画的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是不存在的,是人们为描述世界,通过观察、思考抽象出来的表现方式。这种本不存在的线,经过画家的观察、思维、想象,构成了绘画最基本的语言。特别是中国画家赋予了线特殊的意味,中国画的线是一种富于东方艺术特质的表现形式,中国画家注重线的质地,讲究线的力度、内涵、韵律等深层美感的表现,中国艺术家还把主观的感受及精神情感注入到了线的表现之中。线在中国画中早已超出了简单的造型的功能,是情、境、意三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自由诗的建行有两个规律,一个是分立规律,一个是并立规律,分立规律指自由诗根据诗意和语法关系,存在着自然或特殊的断行现象,并立规律是将某些相似、相关的诗行并立在一起的建行规律。诗行建行应以分为主,以合为辅。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considers tertiary calculus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conceptualizations of slope. Qualitative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to classify responses to 5 items using conceptualizations of slope identified across various research settings. Students’ responses suggest that they rely on procedurally based conceptualizations of slope, showing little evidence of covariational reasoning. In contrast, instructors’ responses demonstrated a multi-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of slope as a functional property, which applies to real-world situations and plays an integr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key calculus concepts. While relatively diverse, the instructors’ responses seldom reported determining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rends of a line from its slope. This conceptualization was used frequently by students and could help them better understand how slope ties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derivative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conceptualizations for students in this study align with past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emphasis of the secondary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upporting the possibility of cultural influences (academic and geographic) on individuals’ conceptualizations of slope. Thus, 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 into conceptualizations of slope and provides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on slope and the broader topic of cultural influences on mathematical meaning.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旧体诗中,在《诗经》《楚辞》之后,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汉魏六朝时代的五言诗,唐代人称此为古诗,以别于唐代人按严格体式和韵律写的属于"近体诗"范畴的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长律。由于五绝、五律诗每句中的5个字是前两字一顿、后三字一顿的句法结构,正是与七绝、七律诗句的后5字构词顿数相同,以至与许多词的五字句顿式一致,所以五言律句的构制,就成了诗词写作合于韵律的必须具备的实践准备条件。在五言诗的写作上,五言绝句的难度更大,因为每首诗只有20个字,且要独立成章,因此必须立意集中,不枝不蔓;文字精妙,难于增减;借端托寓,蓄意深微;意到辞工,不假雕饰。由于五言绝句的体式精微,施展的天地极小,所以历来虽有名篇,却少有独擅此体的名家。  相似文献   

18.
言意观是中国古代论的核心话语之一,深刻影响到中国古代学的艺术品格和诗学品位。本以“言意之辩”的缘起为逻辑生长点,较全面地论述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义生外等理论命题的美学参数及生成机制,以期有效达成中国古代论的现代转换及其与世纪之交西方语言哲学的对话性接轨。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平面型场景图像的三维度量重建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阐释,提出了层次化的平面型场景图像三维度量重建方法。该方法不必对摄像机定标,首先根据平行线来计算图像平面的消失线得到仿射重建,然后在仿射平面上利用直线之间的已知相对长度、已知角度和相等未知角来计算圆点得到度量重建。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中的方程与空间几何图形比如平面、曲面、直线、曲线是有对应关系的,三元一次方程就与空间几何图形——空间平面相对应。一些特殊的三元一次方程,比如常数项为零、或者只含有两个未知数、或者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就会与一些特殊的空间平面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