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一题 在锐角△ABC中 ,AB上的高CE与AC上的高BD相交于点H ,以DE为直径的圆分别交AB、AC于F、G两点 ,FG与AH相交于点K .已知BC =2 5,BD =2 0 ,BE =7.求AK的长 .解法 1 :易得CD =1 5,CE =2 4 .又易知B、C、D、E四点共圆 .由托勒密定理知CE·BD =DE·BC CD·BE .代入数据解得DE  相似文献   

2.
例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上的高CE与AC上的高BD相交于点H,以DE为直径的圆分别交AB、AC于F、G两点,FG与AH相交于点K.已知BC=25,BD=20,BE=7,求AK的长.  相似文献   

3.
题目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上的高CE与AC上的高BD相交于点H,以DE为直径的圆分别交AB、AC于F、G两点,FG与AH相交于点K,已知BC=25,BD=20,BE=7,求AK的长.  相似文献   

4.
文[1]所证明的文[2]的猜想为:题 已知△ABC中,点D、E分别在 AC、AB上,BD与CE相交于P,且BD=CE.  相似文献   

5.
王扬 《中学教研》2005,(3):36-37
200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第一大题为:在锐角△ABC中,AB上的高CE与AC上的高BD相交于点H,以DE为直径的圆分别交AB,AC于F,G两点,FG与AH相交于点K,已知BC=25,BD=20,BE=7,求AK的长.  相似文献   

6.
(5)组构命题、命题变换题 例15 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5个条件: ①AB∥CD;②OA=OC;③AB=CD;④∠BAD=∠DCB;⑤AD∥BC.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边上的点,AD=mAF,AB=nAE,FE与AC交于点G,试探索AG与AC  相似文献   

8.
<正>一、构造三线合一妙解几何趣题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俗称"三线合一"边三角形每一个角的平分线,和它对边的中线,以及这边上的高都重合,也叫三线合一.例1如图1,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AE⊥BD于点E,已知AB=3,AD=33(1/2),求△AEO的面积.  相似文献   

9.
一、选题要由易到难 ,有已知到未知 ,由简单到复杂。1.已知 :梯形 ABCD中 ,对角线 AC和 BD相交与点 P,过点 P作 AB的平行线 EF分别交 AD、BC与点 E、F。求证 :EP=PF(如图 1)。2 .已知 :△ ABC中 ,E为 AB上任一点 ,EF∥BC交 AC与点 F,BF和 CE交于点 G,连结 AG并延长交 BC于点 D,交 EF于点 H(如图 2 )。求证 :(1) DC∶ BD=EH∶ HF;(2 ) BD=DC。3.根据第 2题的条件 ,求证 :S△ AEG=S△ AFG。以上这组题目是由易到难、逐步引伸的。这样有目的地采取梯度式题组训练 ,不仅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 ,重点解决一二个问题 ,而…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中考大幕已落,凸显新的课程标准的试题也比比皆是,聊城市的这道以平行四边形为载体,内有三个中点的试题,不失为一道重点考查的好题.题目已知: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D=2AD,E、F、G分别是OC、OD、AB的中点.求证:(1)BE⊥AC;(2)EG=EF.图1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得出BC=AD、BO=OD,又已知BD=2AD,易得BC=BO,又因为点E是OC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BE⊥AC;(2)利用(1)中的结论,由G为AB的中点,可得到EG=21AB,再由E、F分别是OC、OD的中点,由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易得:EF=12…  相似文献   

11.
第一题已知锐角△ABC的外心为O,K是边BC上一点(不是边BC的中点),D是线段AK延长线上一点,直线BD与AC交于点N,直线CD与AB交于点M.求证:若OK⊥MN,则A、B、D、C四点共圆.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初二暑假作业第27页有这样一题:已知D为△ABC边AB的中点,E为AC边上的一点,AE=2CE,BE和CD相交于G,求证:BE=4GE。这道题和重心定理极其相似,重心定理是:已知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求证:E,CD相交于一点且BE=3GE。因此,我想AE=3CE,结果如何呢?更一般地,AE=nCF呢?于是得出下面的定理。定理1 已知D为△ABC边AB的中点,E为AC边上的一点,AE=nCE,BE和CD相交于G,则BE=(n+2)GE 证明:作AH∥EB交CD的延长线于N, ∴△CGE∽△CHA。  相似文献   

13.
(5)组构命题、命题变换题例15 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5个条件: ①AB//CD;②OA=OC;③AB=CD;④∠BAD=∠DCB;⑤AD//BC. (1)从以上5个条件中任意选取2个条件,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有(用序号表示):  相似文献   

14.
<正>1背景介绍近日,笔者发现圆中有以下结论:如图1,AB是⊙O的直径,C、D是圆上异于A、B的两点,设直线AC、BD相交于点M,直线AD、BC相交于点N,则MN⊥AB.证明因为AB是⊙O的直径,所以AD⊥BM,BC⊥AM,于是点N是△ABM的垂心,从而有MN⊥AB.  相似文献   

15.
对于某些几何题来说,常可立足于三角形的一条高,进而构造(或证明)第二条高找出垂心,再巧妙应用垂心的性质来解题往往十分简捷明快,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使证法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然而利用垂心解题一般刊物谈及甚少,下面就如下问题举例说明。一、证明两线垂直例1 已知如图,Rt△ABC的直角边AB为一边向形外作正方形ABDE,延长AB至F,使BF=AC,CD与AB交于H,  相似文献   

16.
计算菱形面积时,如果已知其对角线长,可运用公式S_(菱形ABCD)=1/2AC·BD.公式的证明如下:如图1.设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知AC⊥BD,从而OD、OB分别为△ACD、△ACB中AC边上的高,因此有S_(菱形ABCD)=S_(△ABC)+S(△ADC)=1/2AC·OB+ 1/2AC·OD=1/2AC·BD.  相似文献   

17.
初中平几课本第二册,习题二十的第9题为:“已知,如图,AC⊥AB,BD⊥AB,AD和BC相交于点E,EF⊥AB,垂足为F。又AC=p,BD=q,FE=r,证明:1/p 1/q=1/r。”它的证明不难用平行线截得线段成比例的性质来完成。如果进一步深究下去的话,命题可作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推广:如图,已知AC∥BD,AD和  相似文献   

18.
题:已知AC⊥AB,BD⊥AB,AD与BC相交于E,EF⊥AB于F。设AC=p,BD=q,EF=r,AF=m,FB=n。(1)用m、n表文r/p;(2)用m,n表示r/q;(3)求证:1/p+1/q=1/r。 1) 把条件AC⊥AB、BD⊥AB,EF⊥BA改为CA∥EF∥DB,结论还成立吗? 2) 1/p+1/q=1/r说明p、q定了,r也就定了,能否  相似文献   

19.
课本中有些题目,看似平常,实际上内涵丰富,有着不寻常的功能和应用价值。本文对课本中一道题目作些探讨,给出其推广形式和发掘其功能、作用。题目如图1,已知;AC⊥AB,BD⊥AB,AD和BC相交于点E,EF⊥AB,垂足为F又AC=p,BD=q,EF=r  相似文献   

20.
题1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E,直线AD与BC交于点F,G、H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证明:EF与过点E、G、H的圆切于点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